多YOUNG科学夜

2022-06-09 19:40舒建兰
中国科技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祝融火星车火星

舒建兰

星星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它们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抬头仰望,便能看到满天繁星,我们是否可以再大胆一点,想象未来的某个时候,我们在火星上迎接新年会是什么样?带着这些问题,2022年1月2日晚,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播出的首档沉浸式科学秀《多YOUNG科学夜》正式与公众见面了。节目创意来源于世界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倡导的、延续百余年的英国皇家科学院“圣诞讲座”,节目聚焦航天热门话题,以“在火星跨年”为切入点,讲解航天探索所涉及到的物理、化学、人体、生物、天文、航天等各领域科学知识,将零散的科学知识点串联成知识体系,通过“沉浸式舞美+趣味科普+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和想象力。

节目制作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用户收看节目的习惯、方式,基于移动端更符合年轻人及当代家长群体的收视习惯且更易于传播等因素,首次尝试探索在融媒体端制作播出青少年科普节目。此次创新推出以“火星过新年”为主题的“科学夜”,既为节目创作类型拓展出全新赛道进行了差异化尝试,也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我国科技力量展现的媒体融合注入新的活力。不少网友表示: “这样的节目对青少年很有意义。”“希望孩子们将来能在科学的探索上有所成就。”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多YOUNG科学夜》这样的科普节目。”节目还引起了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广泛关注,表示节目中的科学实验可以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国内外科教机构和专家参与助力确保节国专业性和科学性

节目汇集相关学会、高校等稀缺优质科学资源,保证节目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专业性。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协同联动,为节目内容提供了科学知识理论支撑。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坐镇,讲述科学背后的故事。栾恩杰、汪景琇、武向平等相关领域科学家及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费奇廷格,国际月球观测协会理事长史蒂夫·邓斯特等国际相关机构代表为全国青少年送上了新年寄语。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影响自己走上探索太空道路的精彩事件,让更多青少年了解科学家的科研故事,了解科学背后的温度与深度,让更多科学家成为青少年的榜样,号召更多青少年将科学家当作自己奋斗一生的梦想职业。节目邀请“天问一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火星车设计者贾阳作为主讲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森博士、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研究员艾素芬等科技工作者作为嘉宾加盟“宇宙级天团”,与观众一起“走向宇宙,踏上火星,迎接新年”。

巧妙的科学实验设计提升节目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你知道穿上5层航天服是什么感觉吗?你知道“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气凝胶对着陆器的隔热保护有多强吗?你知道原来“祝融号”火星车还有一个大它2岁的哥哥吗?节目将一场与火星有关的课堂搬进屏幕,以期成为孩子们热爱的选修课,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依托于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理解力,节目巧妙设计了实验道具,串联起航天领域的相关知识,灭火器火箭车、模拟航天服、气凝胶隔热、云室与航天服、降落與真空、太阳能火星车、火星环境、路径实验和火星焰火9个原创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向公众展示了人类从地球出发探索火星的过程中,需要面临的衣食住行各环节问题。科学家将书本上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出来,妙趣横生的实验让大家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比如“用灭火器推动1个80斤的小伙子还勉勉强强,那么如何让比小伙子重得多的火箭离开地面呢?”在生动有趣的实验展示中,观众便理解了火箭如何依靠动力离开地面的原理。

火星车关注的是动力,而人类如果在火星过新年一定更关心食物。 “如果我们已经抵达火星,可以吃点什么呢?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是不是可以定期从地球运送一些食物过来,如果真是这样,点‘太空外卖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在进一步的解释中,观众知道了在火星有限条件下,航天员会如何补充身体营养的方法。再如“火星与地球环境降落对比”实验,立足于还原真实的太空环境,在互动实验中运用了不少“黑科技”道具,为了模拟火星的低气压环境,专门打造了l根直径80厘米、高2米的大型真空管,还原出稀薄的火星大气,在大型真空管内高速坠落的降落伞,直观展示了“祝融号”着陆前的惊险场面。将抽象的科学原理与具象化的互动实验相融合,让青少年理解火星车着陆背后的不易与艰辛。节目中,公众还认识了“祝融号”在地球上的“无名哥哥”,原来它早在2年前就已承担了大量艰难的实验,替“祝融号”扫清了前路。节目中“陨石坠落的时候会摩擦烧掉一部分,那您能估计一下它正常要有多大吗?”等青少年与科学家的精彩对话,也让公众看到了我国青少年对知识的脑洞与求知欲。

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强了节国的可看性

在这场“在火星过新年”的旅程中,不仅有航天知识的趣味科普,更有意境满满的沉浸式太空舞台设计,中央音乐学院专门为节目每个环节量身打造、不亚于科幻电影背景音乐的乐曲。在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学秀”中,乐手用手风琴、单簧管、大提琴、小提琴4样乐器,根据现场不同的景象、意象,奏响出一曲曲或具科技感、或具未来感、或具古朴怀旧气质的音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直接为观众奉上了一个“科普讲座原声大碟”。科学知识与音乐艺术的结合,犹如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火热碰撞,二者相辅相成,迸发出双向魅力。科学实验与“科普讲座原声大碟”的穿插交汇,也在无形中陶冶了青少年对于美的理解,塑造了他们的心灵,让我们看到了科学教育与美育的互相渗透。

多种新媒体传播策略的使用拓展了节目的影响力

节目播出后,全网热搜12个,微博话题阅读总量超2.9亿,全网触达受众超4.5亿人次。其中,主话题“多YOUNG科学夜”阅读量超过1.2亿,登上微博要闻榜;“原来地球上还有一个祝融号”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TOP29、微博知识视频日榜TOP6,单条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1.3亿。节目在传播中打造了“给全国青少年的新年礼物”这一核心主题,联动“天问一号祝融火星车”官微发布节目主讲人贾阳的《祝融号7个冷知识》科普视频;联动国家航天局由“央视频”官微首发天问一号探测器回传的最新火星图像;联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由“央视新闻”发布独家“太阳画展”,通过多种形式逐步将“新年礼物”送出, “彩色动图感受太阳活动有多震撼”“真正的太阳观测图是灰色的”等话题登上热搜,扩大了节目的声量。播出期间,全国青少年汇聚在节目直播评论区花式报校名趣味讨论科学实验,一起来了一次沉浸式火星过新年。

总体来说,一方面,节目的综艺手段有助于消除观众对于科学的距离感,使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观众能够打破知识鸿沟,以趣味的方式走近科学,了解科学;另一方面,科技的电视化呈现大多拥有令人惊讶的视觉呈现方式,对观众而言无疑具有天然的吸引力。 《多YOUNG科学夜》不仅是在普及科学知识,更在传递科学精神。借助做实验,学科学,乃至听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增强主动性和自愿性,更容易使参与者注意和接收其中的科学信息,使青少年对科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面向未来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改变什么?在此之前,或许人们不曾思考过,或许思考后依旧迷茫。 《多YOUNG科学夜》通过一场“火星跨年夜”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引领青少年面向未来的探索,一种更有趣地认识世界的角度。

随着“火星焰火”的燃放,伴随着欢呼,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在青少年心里潜移默化、生根发芽,从而使节目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与深刻意义实现传播最大化。这也许就是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推出《多YOUNG科学夜》的目的所在。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一颗科学的梦想种子,引导他们将对科学的好奇心转化为探索世界的驱动力。少年强则国强,期待通过《多YOUNG科学夜》这样的创新科普节目,激发更多青少年在未来加入到科技强国这场“接力赛”中,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和憧憬,阔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132E811B-59F1-4B75-AC56-5F39F1BE546F

猜你喜欢
祝融火星车火星
“祝融号”在火星上的奇妙之旅
喜贺祝融车登上火星
玩转火星
微视点
火星!火星!
祝融胜共工
女娲补天
火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