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探究

2022-06-09 22:55谢洁琳
校园英语·月末 2022年4期
关键词:读后续写支架互动

摘 要:互动是各类学习的源头,互动产生协同,互动强则协同强。本文基于互动视角,结合读后续写任务的特征,提出了聚焦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的互动策略:写前互动,解构文本;写中互动,构思拓展;写后互动,反思提高。同时,本文以2021年英语新高考I卷的读后续写题为例进行实践探索,旨在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读后续写;互动;协同;支架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省高考自2021年6月起采用全国卷,英语试卷写作部分有读后续写题型,在命题要求上与浙江卷基本保持一致,但基于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写作情境的命题理念,全国卷取消了使用关键词的要求,主要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350词以内)和两个段落开头句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为续而读、先读后续是读后续写题型的特征,考生须具备较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能较好完成该任务,内容的丰富性、逻辑的连贯性和语言的一致性是重要的评价维度。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续写作文存在主题、内容、逻辑、用语与原文协同度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续写内容未能有效服务主题,与主题无关甚至相矛盾;情节与原文或两个段首句脱节,缺乏衔接;续写部分的人物刻画与原文的人物性格特点不符;用语与原文相差甚远,表达随意,续写作文质量不高。

二、原因与对策

学生在续写作文中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互动的意识与能力。在续写前与文本互动不足,对原文的理解不透彻,未能把握原文提供的写作情境和理清故事的背景、主题、人物、情节的逻辑关系等;续写过程中与续写关键要素互动不足,导致内容空洞、情节脱节、逻辑混乱、语言使用随意,语言质量与前文相差甚远;续写后的评价过程中互动不足,主要是教师的评价,缺乏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评价促学成效甚微。

学习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读后续写也不例外。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应处于积极的交互状态,首先与文本互动,对文本进行解构,厘清文本的关键要素、逻辑关系等,继而在新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根据两个段首句与原文互动,实施内容创造和语言模仿。在此过程中,学生需不断与自身产出互动,与文本各关键要素互动,最终生成续写作品。同时积极参与到写作后的评价互动中,接受反馈、生成反馈、给予反馈,与自身原有认知互动,与同伴和教师互动,逐步更新认知,修改和完善产出,最终提高读后续写能力。

基于互动视角,本文提出教师在学生读后续写过程中强化互动,能提高读后续写的教学成效。例如,在文本解读阶段,教师可在加深文本理解、解析谋篇布局等方面开展强化学生与文本互动的活动,如要求学生做笔记,标注出能引发续写互动的关键信息和表达等,为续写搭建支架。在续写阶段,引导学生以语篇主题为导向,结合具体的语篇特点开展与文本各关键要素的续写互动, 如叙事语篇的关键要素常包括关键角色间的互动、与自身的互动、与他人的互动、与社会的互动及与环境的互动,以推动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发展,最终实现文章主题的传递。在续写后的评价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多维、多样的评价互动,师生、生本和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提高写作质量。

三、相关理论依据

《现代汉语词典》中,“互动”的意思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是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互动是各类学习的源头,互动产生协同,互动强则协同强。语言学习的互动协同模式就是基于該理念提出来的,即互动是协同的前提,互动双方为实现有效沟通,会相互回应或调整,最终实现心智表征和语言表达的趋同或协同。

基于以上理念,王初明建议在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指导的积极作用,引入人际互动因素和设计互动任务以增强互动强度,从而提高学生作品与原文的协同程度,发挥“续”的促学功效。

四、互动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基于互动视角,结合读后续写的任务特点,本文建议将读后续写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读写前、读写中和读写后。

1.写前互动,解构文本。这个阶段的互动目的是对文本进行解读。对文本的解读应从What(主题和内容)、Why(主题和作者)、How(文体和语言)三个问题入手,要对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所承载的价值取向以及作者有效传递主题的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开展基于这三个问题的互动,对文本进行解构,为续写搭建支架。

2.写中互动,构思拓展。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题意义为导向开展多元互动,合理创造、构思续写情节,使续写内容在语言结构、语言风格、逻辑和情感方面与前文保持较好的协同,以实现主题意义的有效传递。可以对原文的故事背景、情节、关键人物、主题、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段等关键要素展开多元互动,实施内容创造和语言模仿。

3.写后互动,反思提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多维、多样的评价互动,以优化学生的写作效能。

下面以2021年英语新高考I卷的读后续写题为例,探讨如何在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开展互动教学活动。

阶段一:解构互动,确定故事走向。题目所提供文本讲述了在母亲节一对双胞胎秘密早起为母亲制作早餐的故事,内容轻松活泼,富有童趣和爱心。结合叙事语篇特征,对文本关键信息进行梳理,如下表所示:

关于How的探究,聚焦故事的语篇结构和情节:双胞胎想给母亲做早餐来庆祝母亲节,结果粥溢锅了,面包糊了,厨房一团糟,这是故事发展的明线;还有一条表达人物内心的暗线:双胞胎从一开始的兴奋和信心满满陷入了惊恐和失望。在语言表达上,文本讲的是制作早餐的过程,情节主要靠动作推进,使用的动词质朴、简洁,如“They put some rice into...and left it to boil while they made...”,语言轻松活泼,洋溢着孩子的天真和爱心,如“There was nothing to it. Jenna and Jeff knew exactly what to do”。

阶段二:生成互动,细化故事情节。首先构思情节。原文中呈现了一系列问题:粥溢锅了,面包糊了,厨房一团糟,续写部分要解决问题。根据第一个段首句“As the twins looked around them in disappointment, their father appeared.可知双胞胎的父亲出现了,该段的互动对象是父亲和双胞胎。由第二个段首句The twins carried the breakfast upstairs and woke their mother up.”,可知该段的互动对象是母亲和双胞胎。结局是实现了计划,确定第一段的内容是父亲帮助双胞胎做好了早餐(解决了问题),第二段的内容是母亲见到早餐后惊喜而感动。下一步要细化活动过程,第一段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父亲了解了情况;父亲让双胞胎打扫厨房(解决了厨房一团糟的问题);父亲帮助做早餐(解决了做早餐失败的问题)。而第二段主要写双胞胎祝母亲节日快乐,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母亲醒来看到早餐后很惊喜;母亲吃了早餐;母亲赞扬了双胞胎;故事结局:回应主题。续写的两个段落各自构成相对完整的动态生成系统,又共同推动故事的发展,助力故事主题的传递,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写作过程的互动性特征。

语言的模仿,其实质是与原文的用语互动。因为续写就是以作者的口吻接着写下去,要延续作者的语言风格。本叙述语篇语言朴实,复杂句式不多,但平实的语句中蕴含深情。叙事文章中,描写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要借助细节描写,刻画具体的形象和具有画面感的场景,需运用“展示而非讲述”的策略,可以通过动作、情感、环境三方面的描写来实现。本文主要通过为母亲做早餐来体现家庭成员间的温情,着重动作和情感这两方面的描写。下表是对原文中部分相关描写的整理:

与原文的用语互动是指对语言表达层面的关键要素作出回应,可着力进行人物的动作和情感描写,并辅以适当的环境描写。例如,第一段的描写:父亲了解了情况:knew what they were up to (动作描写);父亲让双胞胎打扫厨房:told them to clean up the kitchen (动作描写);父亲帮助做早餐:made some egg sandwiches, cooked some porridge(动作描写);双胞胎的反应:cheered up (情感描写),help clean the kitchen (动作描写)。第二段的描写:双胞胎祝母亲节日快乐:hugged her and shouted, “Happy Mother's Day...” (动作描写);母亲看到早餐后很惊喜:eyes widened at the sight of the breakfast (情感描写);母亲吃了早餐:bit into a sandwich (动作描写);母亲赞扬了双胞胎:said it was the best she had ever tasted (动作描写)。关于环境描写,第一段可以描述原来一团糟的厨房变得干净整洁并充满了早餐的香气;而第二段的描写场景是妈妈的卧室,可以描述原来安静的房间此时充满了一家人的爱等。

总之,读后续写中内容的创造是与原文内容和主题互动,而语言的模仿是与原文的用语互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互动活动都需有明确的指向,要基于具体的任务特点,选取有助于完成续写任务的关键要素开展互动,使阅读过程与写作过程有机融合,体现读后续写过程的互动性、创造性特征。

阶段三:评价互动,优化写作效能。评价过程本身就是互动的过程,是评价主体与客体、其他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评价参与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拓展思维、修正完善,最终提升学习能力。结合读后续写的高考评价标准可以从主题理解的准确性、情节设计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三个维度对学生的续写作文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等互动活动,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学情进一步细化和补充评分细则,如句式、书写、卷面、字数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互动的评价是注重引导学生参与的评价,教师的指导旨在提高评价互动的强度和效度,充分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优化写作效能。

五、结语

学生读后续写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生成过程。互动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具体的语篇特点为学生搭建阅读、写作和评价支架的同时引入人际互动因素、设计互动任务,以提高互动强度和效度。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理解感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自身互动,构成连贯、完整、而有逻辑的系统;在写作后进行多元评价互动,提升以评促学功效。总之,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使学生的互动过程更具指向性,从而提高互动效能,最终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梅德明,王蔷.普通髙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王初明.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547-556,639-640.

[4]张媛,王文斌.认知语言学与互动语言学的可互动性探讨——宏观和微观层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4):496-507,639.

[5]韩炳华.强化互动过程 实现读写结合[J].江苏教育,2015(14):8-12,16.

作者簡介:谢洁琳(1980.05-),女,广东江门人,广州空港实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读后续写。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科研小型课题“基于支架理论的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XKT1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读后续写支架互动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