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妮:幸福就是一切都刚刚好

2022-06-09 23:24李美锟
父母必读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妈妈

李美锟

幸福的家庭是有共性的:父母稳定的情绪管理、宽松的家庭环境、明确的家规,还不能缺少生活中的仪式感。当这一切都刚刚好,家庭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了。

“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将我成长的方向盘放心地交到我手上,我也要做一个给予孩子充分自由度的妈妈,我希望孩子可以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到春妮老师,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她标志性的笑容,知性温婉,甜美亲切。作为广受大众喜爱的主持人,在她节目中做客的家庭很多,她却鲜少和外界聊起自家的事。这次,接受《父母必读》杂志封面人物的拍摄邀请及采访,春妮老师敞开了心扉,和大家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生活。

一个温柔且坚定的妈妈

春妮老师的儿子3岁多了,正值淘气的年龄。很多男孩都淘气得让妈妈抓狂暴躁,但春妮老师却说,她并不会对孩子发脾气,可是打破规则的事情她也决不会允许。春妮老师想和大家分享的养育经验是:“一直以来,我和孩子的交流方式都是采取这样的策略—语气是温柔的,态度是坚定的。3岁之前,我无条件地满足他,给予他满满的爱和安全感。现在孩子3岁多了,正是立规矩的关键时期,很多事情,我们都在给他立规矩,但是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会不断尝试着挑战规则的底线,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妈妈的智慧了。”春妮老师观察到,现在有些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虽然语气上是斥责的,但是行动上却是顺从的。比如孩子想要再多吃一颗糖,有些怕麻烦的家长,虽然嘴上说着“怎么还要吃?不能再吃了!牙齿还要不要啦!”可行动上,却是经不住孩子的哭闹,以多给一块糖结束“战局”。面对这种现象,春妮老师聊起了自己和孩子的故事:“有一次,孩子吃了一碗葡萄,我们告诉他不可以再吃了。不一会儿,他跑过来跟我说他看到了一颗绿色的葡萄,我回应了他,但是并没有让他尝。他眨着眼睛观察了我的态度,等了一会儿再次跑过来,和我强调说他看到了绿色的葡萄,和紫色的不一样。我还是没有顺着他的话继续说下去。我虽然心里很清楚他想再多吃几颗葡萄,但规矩就是规矩,已经说好的事情,我们都要遵守。从小事可以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态度,我希望他是一个自律的人。”谈起孩子,春妮老师满眼的温柔,她说:“我和我爱人都是情绪比较稳定的人,我们一致认为身教重于言传,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坚持‘温柔且坚定’的原则,现在宝贝虽然只有3岁多,但他已拥有了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愿意倾听和理解父母,不会因为达不成目的而肆意吵闹。我们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有原则、有立场、有态度的人。”

一个会玩儿的妈妈

春妮老师和爱人日常工作都很忙碌,但他们约定:只要下班就立刻回家陪孩子,而且是全心全意地和孩子在一起。虽然他们工作繁忙,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陪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孩子得到的父母之爱却一点都不少。在化妆间隙,春妮老师和工作人员分享了儿子“刚好”和爸爸玩比赛认国旗的游戏视频,视频中的刚强老师,一改平日里的严肃形象,席地而坐,和孩子搶答起来。3岁多的小家伙几乎认全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国旗,强大的记忆储备和迅速的反应,让爸爸也只能低头捂脸表示认输。不只如此,他对于中国地图,乃至世界地图都了然于胸,这让我们惊叹不已。同时,我们更多的是想向春妮老师“取经”,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呢?春妮老师大方地和我们分享了她的养育理念:玩中学。别小看这3个字,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需要父母用心的陪伴和对孩子使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春妮老师说:“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赶上疫情爆发,我每天都抱着孩子在家溜达,当时他还只有半岁多,我突发奇想把家里各处都贴上了汉字,门、墙、窗户、电视等,在厨房门口也贴上了他爱吃的水果图案和对应的汉字。每次给他吃什么水果,我就在墙上指着那个对应的汉字给他看,就这样,我抱着他在屋里溜达,走到哪儿都给他指着汉字念叨一遍。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孩子可以给我回应了,有一天吃了蓝莓,他就在厨房门口指着汉字‘蓝莓’给我看。那一瞬间我又惊又喜。”自从“实验”成功后,春妮老师又帮孩子开发了在生活中认识“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这些抽象字词的游戏,孩子很小就分得清左右、上下、南北……春妮老师感慨地说:“我们总是小瞧了孩子,觉得他们不懂,讲这些太早了,其实不是,他们可以吸收得更多,至少我们父母可以给得更多。”春妮老师也曾面对过质疑,一些朋友觉得她“鸡娃”过早,可是她说,她并没有逼着孩子在学什么,从孩子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很喜欢她发明的这些玩法,这都是玩出来的。游戏是家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游戏中,孩子很快乐,大人也很快乐,快乐的同时还能学到不少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给予孩子足够自由度的妈妈

春妮老师在拍摄间隙聊起了自己的小时候,在双职工家庭成长的她,父母工作都很忙碌,小时候她经常被关在家里,一关就是一整天。不过,那时候父亲会从图书馆借来很多好看的书给她,她可以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写作业、看书、玩耍……对于课业的事情,父母从不干涉,包括最后她选择上哪所大学。虽然母亲很希望她留在上海,但还是给了她选择权,并向女儿表示,她在哪里,父母退休之后也会安家在哪里,希望她在选择上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春妮老师感动地说:“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将我成长的方向盘放心地交到我手上,他们无条件地信任我、支持我,我在育儿之路上,也深受我父母的影响,我也要做一个给予孩子充分自由度的妈妈,我希望孩子可以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春妮老师分享了孩子上幼儿园的故事,孩子第一天从幼儿园回家,就表示不想再去幼儿园了。和许多父母不一样的是,春妮老师立刻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因为她认为孩子可能真的没做好心理准备,那就不要逼迫孩子。不过,虽然她同意了让儿子暂缓入园,但是并没有完全搁置不管。春妮老师和爱人买了大量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故事,陪着孩子在家读故事,模仿幼儿园的游戏,还会带孩子去幼儿园门口,看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开心奔跑。就在某一天,孩子突然主动地和她说:“妈妈,我想去幼儿园了。”春妮老师认为,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父母要给他充足的选择,把握一个整体的大方向,在这种前提下,他可以充分发挥他的自由选择权,逐渐变得自立、自律、自强。

幸福家庭有共性

春妮老师有一档非常受欢迎的节目《春妮的周末时光》,她笑称这档节目是把家搬进了录影棚,很多名人来到节目做客都褪去了光环,还原了在家庭当中真实的一面。春妮老师见过很多幸福的家庭,她总结了幸福家庭的3个共同点:

1 父母都是良好的情绪管理者

父母拥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家庭的氛围就会特别好,孩子展示出来的幸福、自信、乐观也是无法伪装的。

2 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标准和要求

这里的标准和要求不是考试满分,竞赛拿名次、拿奖状,而是要有明确的家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哪条底线决不能碰。并且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爱要成方圆。

3 不能缺少生活中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一声问候、一束花、一首乐曲,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更加热爱生活。

春妮老师就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她和爱人达成了一个默契:不论谁先回家,听到门响都会去门口迎接那个晚归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听到门响也会跑到门口迎接爸爸妈妈。每次回家开门看到孩子站在门口,幸福感油然而生。春妮老师还幸福地和我们分享了夫妻相处的小经验:“彼时年轻,我们都有自己的个性,拌嘴不可避免。不过当他陪伴我度过怀孕全程,看到我辛苦地生宝宝,他跟我保证,以后这个家都听我的,再也不跟我争了。”春妮老师笑道:“我很感动,他始终都坚持着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首要关系,先维护夫妻关系,再维护亲子关系。受他的影响,我也在慢慢调整。夫妻幸福,孩子才会幸福,我们才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

仪式感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平淡生活中的小确幸,一声问候、一束花、一首乐曲,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更加热爱生活。

猜你喜欢
家庭幼儿园妈妈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恋练有词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寻找最美家庭
想念幼儿园
寻找最美家庭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