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视域下组织员角色的认知与重塑

2022-06-09 01:33贺书伟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会角色角色塑造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生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背景下,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体现。高校组织员应成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的推动者、多元治理方式手段的实践者、多维治理时间空间的监测者。对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塑造,要坚持认知的习得与技能的培育相结合、继承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相結合、激励型响应与约束型规范相结合,加强其角色学习、指导其角色实践、优化其角色调适,使高校组织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角色;角色塑造

基金项目:2021年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2021SZ12)。

作者简介:贺书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讲师(浙江台州318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5-0126-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发文就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部署,构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梁八柱”。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十大育人体系”[3],到包括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等的七大思政工作体系[3],再到“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参与、全域协同、体系构建、交互运行中不断实现该领域的“中国之治”。在此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厘清高校内外各部门、各类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时代使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工作重点。因此,本文从社会角色理论角度,分析高校组织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生成逻辑,明晰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认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角色塑造途径,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

一、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生成逻辑

组织员队伍最早建立于1945年,其创立源于革命性和政治性的需求,是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产物。70余载,组织员制度历经了多次变化、曲折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发展与教育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强调县以上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对组织员的选拔、配备和培训。实践证明,组织员制度有利于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目前,《组织员工作手册》(新编本)将组织员工作职责明确为:在党委的领导下,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并对这些工作职责进行了细化。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高校党建工作尤为重要,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先后多次发文就建立高校组织员制度、明确组织员职责、建设组织员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1983年,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选拔教职工兼任组织员工作发展大学生党员。1994年,中央组织部下发了《关于在县(市、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置组织员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高校中设置组织员的编制、工作职责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明确。2005年和2017年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高校组织员配备标准。根据社会角色理论,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即组织员在其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规律、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领悟和实践,满足社会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期待。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现实和实践逻辑,这也体现了高校组织员制度建设的目标、问题及发展趋向。

第一,就理论逻辑而言,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生成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取向是实现广大青年学生对我国主流政治文件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高校乃至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为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冯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在育人理念上要求认同、服务和赋能;在治理主体上要求多元化;在权力的运行上要求平行双向互动、多元主体平行的;在空间上要求多领域、多环节、多层级;在时间上要求持续性、动态性和反思性[5]。高校组织员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之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力量。一方面,组织员党员发展、教育工作活动作用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目标取向的一部分。体现在不同阶段党员教育活动中,保证组织员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认同,进而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各要素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环环相扣,并在科学性、规范性的基础上系统化运行的体系机制,而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离不开对组织员角色的重塑。组织员工作在时间上贯穿师生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的连续性全过程。在空间上通过把服务党员师生与组织建设相结合,把管理、服务育人与实践、组织育人相结合,把教学、科研育人与宣传、文化育人串联,更容易与党员师生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平行关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

第二,就现实逻辑而言,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生成是提升组织员履职尽责能力的前提保证。纵观目前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情况,其岗位设置存在差异,责任认知模糊、教育培训设计不合理、评价激励引导不足等限制了其职业发展[6],也导致组织员队伍履职尽责的能力和平台不足,究其根本则是对组织员角色认知不足、角色意识不强。因此,有必要对高校组织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进行系统总结和梳理,站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关键节点上,明确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定位与塑造,使其履职尽责方向更加明确。同时,组织员无论是其教师角色、党员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赋予其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以导航的使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赋予其在服务和赋能学生发展工作中以先锋模范的使命。

第三,就实践逻辑而言,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生成是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党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当前的高校党建工作而言,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发挥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需要调动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履职能力和执行力,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高校党建从工作内容、价值目标、方法载体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亦有主导性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交流平台、组织保障和目标指向。组织员队伍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和具体执行者,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新要求下,除了执行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外,还需要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党建平台载体创新、党建氛围营造,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渗透这些载体,协助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视域下组织员的角色定位

(一)高校组织员要成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的推动者

作为系统化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实践的治理主体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主体就是具有“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无法脱离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现代化,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主导力量。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重要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制度安排和宣传教育来引导教职工积极树立育人意识、参与育人工作。教职工基于党组织的引导和自身感悟也会对全员参与、全域协同、体系构建、交互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产生认同,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基于此,培育广大教职工树立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意识、促进教职工育人能力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高校组织员长期从事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与学生骨干、学生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党员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连接院系党组织与师生、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教师骨干与学生骨干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主体。在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组织员发挥着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增进教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总体认识,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現对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实践模式等认同,帮助教职工坚定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价值立场等重要作用。

(二)高校组织员要成为多元治理方式手段的实践者

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形成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和手段。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说教”“自上而下”“方式单一”等问题,新形势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严重制约着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利用新技术激活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转变。

近年来,“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因时因势而涌现出的新模式。在“党建+”实践中,组织员走在创新实践的一线和前列。在“党建+共建”创新工作中,党建品牌建设引领群团建设、文化建设,逐渐形成具有治理现代化鲜明特点的科学化、制度化、规则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框架。在“党建+项目”创新工作中,“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统筹推进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业务工作、日常工作的融合。在“党建+互联网”创新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手段,改变“说教”“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形成平等、对话、协商的新型教育模式。党建工作的这些新方法也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三)高校组织员要成为多维治理时间空间的监测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现代化是一项体系化、系统化工程,其内部的元素构造必然较为复杂。前文已经提到其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手段是多元化的,从治理的时间空间的角度来看,也是多元化的。涉及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管理、服务、文化营造、组织建设等各环节,学生入学前、在校就读、毕业等各时间段,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层面。“十大”育人体系和“七大”思政工作体系构建了多维治理时空的大格局。对于各层面的育人实践和成效如何,组织员队伍应该成为这个多维治理时间空间大格局的监测者。

组织员的工作职能和职业素养与生俱来有多维治理时空的监测和评估“潜质”。就工作内容而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如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组织生活会、党员和党组织先锋指数考评、党性教育体检、思想汇报、党员教育目标管理、严格执行党的纪律等。组织员可将育人成效、育人对象的评价和反馈作为对党员师生发挥育人效能的指标和量化数据。就职业素养而言,组织员队伍一般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远大的理想信念、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良的作风,能够科学、全面、客观地通过以上指标和制定量化方案来进一步对师生党员参与全方位育人成效进行监测和评估,是一支可靠的全方位育人的监测、评估队伍。

三、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塑造

(一)认知的习得与能力的培育相结合,加强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学习

加强高校组织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学习,就是要求其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仔细梳理组织员岗位职责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下三方面进行学习。

一是调整角色认知。通过文件法规、制度设计、教育培养等引导组织员明确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角色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其在“三全育人”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借鉴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建立组织员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明确规定组织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应相应级别,确定其工作规范和具体工作任务;加强对组织员育人工作效果的指导和反馈,促使各方对其育人角色和实践常态化交流和互动,加深其对自身育人角色的认知。

二是树立角色意识。角色意识是组织员对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这种责任与义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判断,角色意识将会对组织员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选拔宣传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如全国优秀辅导员、优秀组织员等,传播其优良的职业观念,引导组织员及时结合自身优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常态化组织组织员、辅导员等育人主体参加共享、共建会议,逐步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将角色意识深化。关注组织员的心理适应与调适能力,使其在工作实践中坚定对角色价值的认同。引导组织员要坚定职业信念,自觉推动自身职业融入立德树人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格局。

三是培育角色能力。除对标《组织员工作手册》(新编本)中对组织员的相关岗位职责、素质要求和基本条件外,组织员还要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作为自身的成长目标,把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以及职业能力标准等纳入自我提升、自我进步的方向。学校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也需要制定针对组织员岗位特点和队伍素质的专门性培训计划,以提升其职业素养和角色技能。

(二)继承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相结合,指导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实践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联动、相互促进的,指导组织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实践,是提升党建质量和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根本性保证。要坚持继承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组织育人功能。组织育人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要求高校组织员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指导基层党组织通过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等组织活动,实现对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文化熏陶和能力培养,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党委应在顶层设计上明确基层党组织育人工作目标、具体职责、标准要求和过程性管理办法,促使党组织育人内容、方法、载体更加多样及有效。院系党组织和组织员要对群团组织育人工作进行指导,推动形成互动协作机制。组织员要指导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组织活动,如推进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互动、师生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互动,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党组织生活,提升组织生活的实效性。组织员应推动党建阵地建设,如党员之家、党员论坛等线上线下活动场所,力求阵地全面覆盖。组织员应系统设计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党员师生的党性修养建设。

二是结合“三全育人”要求,推动育人角色的创新。在引导组织员树立育人意识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创新,可以不断对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内涵进行丰富和扩展。在“十大”育人體系中,组织员都应仔细思考其中各项与工作职责之间的契合点:就课程育人而言,组织员可以系统思考、设置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就科研育人而言,组织员可向学校党委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党建和思政课题及论文评选,依托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来推进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就实践育人而言,组织员可以组织或指导基层党组织、联合群团组织开展各类集体活动,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相关的文体活动;就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而言,组织员可线上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讲座、清廉校园系列活动、红色文化作品的征集与评选等活动;就心理育人而言,组织员可通过与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的谈话等,了解并解决其思想困惑等问题;就管理和服务育人而言,组织员可通过表彰优秀、处置不合格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党费管理等领域,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实现提质增效,解决青年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就资助育人而言,组织员可以通过多种帮扶和慰问方式对学习困难和家庭困难师生进行资助。

(三)激励型响应与约束型规范相结合,优化高校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角色调适

高校党委是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应当积极地对高校组织员队伍建设问题进行响应,同时从评价内容、过程、运用等方面,形成组织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的约束规范,以便消除角色塑造的机制障碍。

一是畅通组织员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的利益协调机制。进行顶层设计,切实保障组织员队伍的利益诉求,构建组织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体系。完善政策布局、疏通利益表达通道、畅通晋升渠道、提供编制保障、充实经费保证、系统化培养等路径。营造组织员干事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和新兴媒体对组织员进行角色宣传和引导,建设其思想政治教育角色形象。

二是构建组织员思想政治工作者角色的督导评价机制。科学的督导评价机制有导向作用,确保组织员育人角色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全面性。要丰富督导评价主体,使组织部、学工部、院系、辅导员、专任教师和学生等参与其中,实行过程性督导和结果性量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考核指标包括师德师风表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价值引领成效、日常工作成效等,确保督导评价的全面性。公平公正处理督导评价过程,科学运用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评先评优、职称和职级晋升、选拔任用、薪酬分配等挂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 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 320698.html.

[3]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0-05/15/content_5511831.htm.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7-13(1).

[5]冯刚,徐先艳.现代性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及时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21(5).

[6]马成瑶,许毅.高校专职组织员的职能定位与履职能力提高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4).

责任编辑:聂慧丽

猜你喜欢
社会角色角色塑造思想政治教育
用真实外化于形 用真情内化于心
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元素探讨
个体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从社会角色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入手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从婚礼与生育礼看维吾尔族女性社会角色的转换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