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全国表彰大会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

2022-06-09 02:31满青霞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的全国表彰大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国表彰大会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人民对政党、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各方力量、加强了民众政治参与,提升了人民的精神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具有独特而重大的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全国表彰大会;社会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满青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5-0050-04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大批爱岗敬业、不畏艰险、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中央召开了一系列表彰大会以表彰他们的突出贡献。全国表彰大会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活动之一,具有独特而重大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提升人民的认同感

全国表彰大会旨在“立”典型,用典型的、鲜活的人物、事迹来强化人民的认同感,包括对政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一)政党认同感

政党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对政党产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对政党价值取向、方针政策、执政能力的肯定性心理反映和态度表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表彰其实也是党的宗旨和作风的体现,会潜移默化地增进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

其一,对政党的认同源于政党的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2021年6月,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依靠群众,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以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表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正是党对人民立场坚定,才赢得了人民坚定的认同和拥护。

其二,对政党的认同源于政党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中国人民也以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作出了最好的回应。

其三,对政党的认同源于其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一系列全国表彰大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敢于啃“硬骨头”的气质品格。2017年9月,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代表时指出,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身上体现了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挚的为民情怀、良好的职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这既是对代表们的肯定,也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人格力量。

(二)国家认同感

国家认同是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的主观认知及由此获得的归属感,公民对于身份归属国家的主权、政治结构、历史传统、精神价值等的认知以及由此获得的祖国意识、国家忧患意识和国家自豪感等[2]。新时代党的一系列全国表彰大会彰显了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及制度优势,有利于提升人民的国家认同感。

一系列全国表彰大会展现了新时代不同阶段的发展成就。2020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充分肯定了抗击疫情的成就,指出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個英勇壮举”。同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奋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习近平在2021年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此外,还有精神文明建设、扫黑除恶、平安中国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表彰大会。这些会议肯定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对于国民是一种激励,有利于提升国民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三)民族认同感

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民族凝聚力、民族形象的认同,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认同的具体表现[1]。全国表彰大会在肯定各民族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加强民族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通过对各族人民为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的肯定,增强了民族自豪感。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这四个“共同”充分肯定了各民族的贡献,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自豪感,提升了民族认同感。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习近平在2019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7639E818-20D7-46BA-B2D8-24E3B2474923

三是增强了人民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信心。习近平在2019年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阐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论和政策等问题。例如,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團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无疑增强了人民对于党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信心,有利于提升民族认同感。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全国表彰大会注重结合党和国家各阶段的成就以及先进模范的道德风貌、精神品格,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融合弘扬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受表彰者的事迹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将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大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点亮了一批批大山女孩人生梦想的张桂梅、要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一个学者应该做的事的“人民教育家”卫兴华……,他们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是无数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他们的事迹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激励国民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关系。通过对这些先进事迹的宣传,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高度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国家前进的动力来源。

(二)社会治理的显著成果展现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治理显著成果展现了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并且通过全国表彰大会的形式进行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21年3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肯定了平安中国建设的成果,安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社会“自由”的基础。2014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时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的价值理念。2017年5月,习近平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鲜明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新时代公安工作总要求,彰显了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三)受表彰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展现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国表彰大会呈现的先进模范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深化于心的价值追求。2019年9月,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指出,“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这些鲜明品格也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凝练表达。如“时代楷模”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还有无数先进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体现了全党全军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三、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强政治参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全国表彰大会的召开既是对人民杰出贡献的肯定也是表达政治主张,实施对人民的政治动员的过程,从而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国民政治参与。

(一)表达政治主张并获得国民的认同是凝聚民众力量的基础

全国表彰大会不仅彰显了先进模范代表人物的杰出贡献,还明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主题,增进了社会共识,具有社会动员、凝聚力量的作用。全国表彰大会围绕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政治动员。

2015年5月,习近平在会见全国国家安全机关总结表彰大会代表时强调,全国国家安全机关要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2020年11月,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202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继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这些会议精神体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和决心,振奋了人心,也凝聚了人心。

(二)凝聚各方面力量需要明确各界人士的地位和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全国表彰大会涵盖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在肯定先进代表的贡献时,也明确了社会各界人士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责任,对于激发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明确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地位,要求大家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1年11月,在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王勇要求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坚决扛起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2021年11月,李克强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科技工作者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广泛激发社会创造潜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还有广大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都能够在全国表彰大会中找到自己职业的历史使命。各领域工作人员以不同的方式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7639E818-20D7-46BA-B2D8-24E3B2474923

四、提升人民精神境界,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2016年10月,习近平在纪念红軍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系列表彰大会的召开,展示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全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了二者的内涵:“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人民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抗争中形成的。2020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将其的深刻内涵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脱贫攻坚精神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所锻造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其内涵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并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全国表彰大会宣传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金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

[2]柏贵喜.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

责任编辑:罗钰涵7639E818-20D7-46BA-B2D8-24E3B247492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