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2022-06-09 02:54高建芳
海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概型数学建模评析

高建芳

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进行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由此,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正确认知数学建模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以此完成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本文探究高中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策略,并对教学设计进行评析。

一、深化建模概念

教学设计:如教师在对《等差数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建模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形成数学建模思维。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①如何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②猜想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③验证猜想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④得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以此让学生明确建模的目标和方向[1]。

评析:教师通过对各个建模步骤的意义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建模中各个步骤的重要性,使其把握数学建模的整体方法,将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设计:教师在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进行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为学生构建一个生活模型。如在讲解并集这个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在超市能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苹果,这些不同种类的苹果的价格是不一样的,此时,把每一种苹果看成一个子集。如果超市将所有的苹果进行甩卖,此时所有的苹果便被合并成一个并集。

评析:一些高中数学知识点具有难度,需要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练习题,此时,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书本到生活的迁移,使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组织小组建模活动

教学设计:教师在对《函数的应用》进行教学时,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分别建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应用能力。因为学生缺乏建模经验,教师可以以书中的问题为引导,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函数的应用问题展开探究,如利用对数函数、一元一次函数等函数工具,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掌握解决生活问题的技巧,并理解数学中的“对数增长”“直线上升”等专业术语。小组内学生也要有明确的分工,如一人绘制函数图像,一人探究函数表达式,一人建构模型框架等。

评析:高中阶段学生需要自主完成建模活动,但这对学生而言有一些难度,由此教师应当组织小组活动。这样学生一旦遇到問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启发,还能更好的掌握建模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建模效率。教师在组织小组建模活动时,要设计一定的小组建模任务,如为学生罗列建模的步骤,让学生拥有明确的探究方向,明确自身的任务,以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提升组织小组建模活动的开展效率,并借助函数刻画实际问题,感悟数学模型中参数的现实意义[2]。

四、引入实用模型

教学设计:如教师在对《古典概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数学模型袋,里面有十个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球,或者为学生提供两个骰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行模球和骰骰子,计算不同情况的概率,学生能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古典概型的知识点进行解题,加深学生对古典概型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评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具体和实用的模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情况,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高中阶段,通常涉及古典概型的题目都与投掷骰子、摸球有关,学生应当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做题规律,或者对古典概型的公式进行推导。学生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掌握古典概型习题的解题技巧,掌握计算概率的公式。

五、总结

教师应当将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建模思想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教师通过对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使课堂教学体系更加规范,提升数学建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得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而教师为学生组织数学建模活动,实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而且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拥有建模思想,对其解决数学问题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马云豪.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探索:以《银行贷款问题》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5):9-10.

[2]李晓焱.探究高中数学建模案例设计分析的教学策略[J].智力,2020(31):71-72.

猜你喜欢
概型数学建模评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古典概型要点解读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求解古典概型常见错误剖析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甲卷试题评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