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探究

2022-06-09 03:59朱耀庭
海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群体图书老年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导致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文化养老能够整体提升老年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大的阅读服务提供者,是文化养老的主战场。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剖析文化养老的必要性、公共图书馆针对老年人提供阅读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服务策略。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出现持续增长的状态,并于2000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例为19.7%,相较于10年前的11.9%提高了7.8个百分点。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于2050年前后结束,届时老年人口抚养比例将达到27.9%左右,这将给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养老压力。文化能够缓解老年人的孤寂感,给他们送去获得感、幸福感,提升老年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而文化养老是养老体系中重要一环,而文化养老的主要体现就是针对老年人提供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社会当中最大的阅读服务提供者,在文化养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主要针对中青少以及儿童这些群体提供阅读服务,老年群体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边缘人群,无法通过公共图书馆获得满意的阅读服务[1]。

公共图书馆应当积极转型,摒弃传统的服务理念,强化创新思维,跟紧时代步伐,有针对性地在老年群体中开展形式各异的服务,让老年人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沉浸其中,颐养天年。通过阅读经典、了解时事等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升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2]。

一、文化养老的必要性

(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5岁以上近1.91亿,占总人口数的13.5%,是我国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相对单调,会产生失落感。甚至有些人会对社会上的新观点产生歧义,长此以往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应当重视这一现象,对老年群体多加关注,让他们享受退休生活,颐养天年。

可以有效地利用文化来养老,在文化中提升老年群体的道德修养,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调动他们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公共事业中,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展览馆以及各类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老年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二)整体提升老年人的道德修养

老年群体大多曾奋战在生产工作一线,为新中国建设流血流汗,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而退休后离开自己的本职岗位,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例如,缺少同事相互交流而产生的孤寂感,没有工作成功而带来的无助感。文化这一纽带可以为老年群体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空间以及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让老年群体再次寻得自己的用武之地,同时为社会发展、祖国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年群体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丰裕自己的文化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老年生活,整体提升社会的文明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老龄群体享受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群体的制度保障

在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老年群体的制度主要包括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全国性标准、地方法规与行政规章以及制度[3]。目前,各级学会、组织、人大以及政府等通过并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近20部,草案或征求意见稿20余部。

《全国公共图书馆法草案》对服务老龄群体做出了具体要求: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以及由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国家标准化管委会颁布的《公共图书馆规范标准》均对老年群体制定了详尽的服务标准。此外,包括《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在内的10余部地方法规与行政规章、制度提出了各地在推动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老年读者群体的需求。可见,国内针对公共图书馆为老年群体提供阅读服务制定了充分的规范。

(二)专用设施以及专用阅读区域

老年群体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其身体机能等各方面都有所衰退,这也直接导致他们不愿意到公共图书馆阅读,怕给社会添麻烦。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为老年群体提供阅读服务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配备一定数量的老花镜、老年人专用桌椅、防滑坡道、紧急医疗箱以及轮椅等[4]。据了解,全国设有老年群体专用的阅读设施的公共图书馆不超过40家,其中东部占比近65%。

(三)服务系统

在公共图书馆中,读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馆内服务系统和远程服务系统。馆内系统即电子索引系统,远程服務系统即通过微信公众号或APP终端进行访问。但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设置的远程服务系统不够智能,不够人性化,使用率不高。

(四)馆藏图书分布情况

据了解,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主要集中在金融、管理、经济、经典等内容,其主要面向中青年,少部分还针对少年儿童采购教辅以及插画类书籍,而对老年人比较广的如养生、保健类书籍、期刊却很少涉及。此外,部分公共图书馆将涉及老年群体的书籍被安置在不合理的区域,比如说书架的最高层或最底层。

三、公共图书馆老龄群体阅读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老龄群体的阅读专区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借阅以及阅览都是按照学科分类进行摆放、设置的,并没有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青年人是公共图书馆的常客,公共图书馆的借阅室也通常被青年人所占据。而老年群体由于行动缓慢,很难在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导致老年群体阅读欲望降低,打消了其积极性。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缺乏老年群体阅读的专属区域,未针对老年群体受众较广的图书单独陈放等,制约了老年群体到公共图书馆享受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符合老年群体受众的图书数量少

老年群体大多对养生保健、时事政治、文体艺术等方面的期刊或报纸感兴趣[5]。但这类图书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整体偏少,而针对所有读者开放阅读,借阅频次较高,很容易出现借阅难的现象,造成老年读者与公共图书馆以及年轻读者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其到公共图书馆阅读的积极性降低。资料显示,我国仅有一家专门专业化老年出版社——华龄出版社,且全国每年针对老年群体所出版的图书数量不超过300本,仅占全国图书出版总量的0.05%[6],很难满足老年读者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在服务老年读者,应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缺乏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激情

受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影响,老年人表现出行动迟缓、听力、视力减退、情绪易激动等现象。而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与老年群体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由于老年读者听力、视力减退等原因,极易产生对同一个问题反复发问的现象。部分工作人员由于缺乏耐心,极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拒绝与老年读者交流,总是想着把老年读者支走,缺乏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激情,这一现象也直接影响了老年读者到公共图书馆借阅图书的积极性。

(四)针对老年读者的专题培训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掌上图书馆以微信小程序或者APP应用等形式出现,读书也从传统的方式变为掌上阅读。但是,由于老年读者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整体偏低,掌握新事物的速度较慢,总会导致部分老年读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产生抵触高科技的思想。在人口老龄化的宏观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缺乏针对老年读者开展专题培训与咨询,也制约了老年读者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

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

(一)开设老年读者阅读专区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设置单独的阅读专区。这部分区域尽量安排在图书馆一楼,若当地气候环境不便于在低楼层设置阅览室,则该区域要加装单独电梯。加大老年群体受众书籍的采购力度,保证老年群体受众的书籍占总馆藏的5%以上。同时,该专区要配备老花镜、紧急医疗箱等老年群体常用设施,设置单独卫生间,设置的指示牌字号要大一些,设置意向图书信息收集簿等,彰显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完善,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对老年群体进行信息化培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老年群体也应该享受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老年群体由于身体机能退化,思想观念陈旧等,很容易产生排斥的心理,抵触或不愿意使用信息化产品。针对这种情况,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积极利用场地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培训,为老年群体提供信息化学习平台。例如,通过培训教会老年群体如何使用计算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进行网上冲浪,如何进行网络阅读等,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公共图书馆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以及APP等為老年读者提供公共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将公共图书馆搬至线上[7],使老年读者通过手机即可实现阅读。

(三)提供更加方便老年读者的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阅读服务提供者,应当为老年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吸引他们到图书馆享受阅读。可以采取阅读积分制调动老年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使用积分免费兑换图书或生活用品等。此外,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

1.针对老年读者阅读速度偏慢问题,可以适当延长其借阅期

公共图书馆要增加预约登记的服务,即老年读者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时发现书被借出了,可以到前台找工作人员或在图书馆内部管理系统进行登记,填写意向借阅书名,并登记联系电话。等图书归还后,由图书馆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或站内短信通知老年读者意向图书已归还,可以到图书馆办理借阅。

2.老年读者记忆力衰退

对老年读者不再要求其单独办理图书借阅卡,不论是否为本地户籍,只需凭借本人有效证件,到公共图书馆即可享受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此外,老年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部系统绑定个人身份信息,系统通过图书馆移动客户端,智能化提醒老年人借阅期将满,尽快归还图书。

对老年读者腿脚不便,可以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化。充分利用乡镇(街道)一级的社区(农村)书屋,将其打造为县市区一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延伸。对60岁以上的老年读者实行“一证通还”政策,即老年读者在县市区一级公共图书馆借阅的图书可以在乡镇(街道)一级的书屋进行归还。此外,老年读者登录图书馆移动客户端,反馈自己的阅读需求,只需提供地址,由图书馆将书籍快递送上门。如金陵图书馆牵头在南京区域内推出的“书服到家”服务,就充分体现了社会关心、关爱老年群体。

(四)创建公共图书馆老年大学

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圈,会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可以在公共图书馆创建老年大学,为老年读者营造一个新的“圈子”。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免费开办保健、书画、棋类、乐器类、户外休闲、经典阅读等兴趣培训班;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为老年读者创造一个群体交流的机会;不定期组织读书交流会,邀请学术专家开办讲座;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同时,可以邀请反诈骗专家对老年群体进行授课,避免老年人遭到电信诈骗,蒙受财产损失,充分体现图书馆的公益服务性。

五、结语

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使老年群体能够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阅读服务,是公共服务体系长期发展的目标。在文化养老的趋势下,要持续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载体的作用,为老年群体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以及贴心的阅读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升老年群体综合素质以及爱国情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映梅.老龄化社会视阈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问题思考[J].兰台世界,2019(2):115-117.

[2]崔海军.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20(6):162-164.

[3]冯昕杰.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多元化服务探微[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7(6):235-236.

[4]薛晓艳.开展人性化信息服务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关键[J].科技展望,2015,25(12):183.

[5]万伟伟.浅析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读者老龄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7):28-30.

[6]张养志.出版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20:32-33.

[7]徐祖明.O2O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借阅服务模式探析:以杭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10):79-82.

作者简介:朱耀庭(1992-),男,江苏省南京人,汉,本科,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猜你喜欢
群体图书老年人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中间群体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