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精神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2022-06-09 04:57杨榕
海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院校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重担,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船政精神肇始于近代船政学堂,是由百年历史激荡凝结而来的独特文化,它始终贯彻于福建船政铸舰、培军、办学、育人的全过程与各环节,这种精神也流淌在福州这片土地的血脉里,凝聚成福州培养高素质人才、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总的来说,船政精神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愈发紧迫,为了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需予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将船政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来说,船政精神教育既是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又是最强大的思想信念教育,能够有效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举措[1]。

一、船政精神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力量的凝聚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育人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是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力量的凝聚,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力量的凝聚既包括身体的力量,也包括思想认知的力量。这股凝聚的力量以“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船政精神为重要支撑,不断地激励着高校大学生前进,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价值和显著优势。

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融入船政精神教育,进一步激发广大学子励志进取、爱党爱国等精神,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船政文化教育活动中以船政精神对杆对标,从而对自身行为活动做出相应改变,也能让学生们更加深入了解船政精神对福州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并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了解船政精神的深厚底蕴。

(二)榜样的树立

高校教育不仅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提升思想政治意识,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随着时代要求做出全新的转变。在这种主动作出的转变之下,他们能够更加正确地对未来发展规划作出选择,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在“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精神理念引领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深悟福建船政学堂“以质量育人才、以质量促发展”的职教办学精髓,并紧密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推行“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创设性培育了富有船政文化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建立了可供推广借鉴的现代职业院校质量管理体系。将船政精神教育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当中,能够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能够将船政文化中所涌现出的优秀人才作为今后学习与生活的榜样,将船政精神中的五种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生信条,从而设立较高的思想道德底线[2]。

(三)爱国主义的熏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高校需厚植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爱国教育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在155年的辉煌历史中,一大批优秀的船政先贤喷涌而出,如民族英雄邓世昌、军事家萨镇冰等仁人志士,他们奋勇杀敌、抵御外侮,孕育了“立身修学,强军报国”的拥军、爱军、参军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也一直流传至今,成就现在征兵先进单位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在校征兵工作站努力工作、各二级学院大力支持下,2021年度征兵工作再创佳績,春、秋两季入伍总数466人,名列全省88所高校首位,再次荣获福建省“征兵先进单位”称号。船政学院作题为“船政星火,强军报国”典型经验介绍,深受好评[3]。

二、船政精神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负面

问题分析

(一)教育机制不够完善,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就现阶段来说,并未形成一套较为统一的教育机制。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船政精神教育大多以灌输式的理论教学为主,老师和学生之间虽会有一定程度的话语互动,但无法真正吸纳船政精神的核心内涵,在这样的状况下,船政精神教育中的教材文字无法展现出155年船政文化所具备的精神内涵[4]。

(二)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足

船政精神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在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些许欠缺。一方面,船政精神教育不受重视。在船政精神发源地的福州,船政精神都容易被思政教育所忽视,更不要谈其他地区对其的重视程度了。另一方面,船政精神教育宣传力度尚显不足。在现代社会中,船政精神面临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方的多重考验。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再加之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不少中国人对西方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导致船政精神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外国文化善于包装,利用影视、商品、洋节等载体带来眼球效应。另一方面,也侧面折射出船政精神宣传力度的不足,缺乏对船政精神背后的丰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学习形式的宣传与推广[5]。

(三)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就目前而言,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还没充分意识到船政精神重要性,未把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课程形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老师,导致在进行船政精神教育时没能深入理解船政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背景等,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无法将船政文化精神的精髓真正传递到位、讲深讲透讲出感染力来。另一方面,船政精神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有待丰富和完善。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仍然采用课堂灌输的方法,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创新,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启发、重课上、轻课下等问题,使学生们很难真正感受船政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使船政文化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不足,教育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从学校层面来看,在课堂教学或是实践活动中,船政精神教育大多以理论式的教学模式,对船政文化、船政精神进行理论的讲解,或是在课堂上观看船政文化视频进行教育。虽然学生基于课程要求对船政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就不得而知了。而且也只能够了解船政过去的历史,而不能够通过船政文化教育来展望国家未来发展趋势,对船政文化、船政精神的认知不够全面。除课堂教学以外,对船政精神的校园应用探索的并不够充分,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对船政精神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

三、船政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

工作质量的路径

(一)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船政精神所蕴含的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但要以之为依托来推进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还需积极开拓思路,勇于创新。高职院校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船政文化素养等内容,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船政精神,建立一套较为统一、完善的长效机制。还可在思政课程中有效融合船政文化与船政精神,让船政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通过立体教育机制推进全方位育人

可立足特色的“三全育人”平台和思政课程体系,有效融入船政精神教育,将其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一方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福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更应充分利用好“三全育人”平台,激励学生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指导思想和职业教育知行合一育人要求。另一方面,要将船政精神教育讲有效融入思政实践活动中。思政课是一门具有鲜明实践特征的应用课程。开展好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之上教授理论知识,更要在课堂之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扎实开展思政实践活动。

要高度重视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平台,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必选、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生活动、团日活动、社团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清明节祭扫海军英烈陵园、参观马江海战纪念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活动,将地方历史文化、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基层团学组织在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时充分融入船政文化精神元素,有效培育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扎实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亲身实践,设身处地感受船政文化的魅力,从而营造浓厚的学习船政精神的校园氛围[6]。

(三)多层面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引起学校、学生的共同重视。

在学校层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可以“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求实、自强、求实、创新”等传统优秀文化作为载体,从政策设计、经费保障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出发,给予校方支持。鼓励广大教师将船政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加大对教师参加船政文化学习研究、实践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也可邀请别校优秀教师、专家来校开展船政文化讲座。还可通过船政文化精神主题研讨会、小组工作坊、实地考察船政文化基地等形式,加强教师对船政文化知识的储备量,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船政精神内涵的认识水平,使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更具权威性和感染力。同时,要努力营造船政文化校园氛围,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校园里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宣传栏等都可以作为创设具有鲜明特色船政文化的文化阵地。

在课程设计层面,要重视船政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开设《船政文化》在线开放课程、《船政文化素养》公共必修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船政文化和职业教育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船政精神和责任担当的爱国情操,提高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更好地认同与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讲好船政故事,要对船政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深刻内涵等进行深刻挖掘,还可以邀请船政文化学者一起参与课程设计,同时要重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需求[7]。

在学生层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主题研讨、主题演讲、社会实践、微党课等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加工、分享知识,实现自我学习提高,从而“翻转課堂”,让学生成为船政文化的讲述主角,成为船政精神的学习者和弘扬者。这样改“被动吸收”为“主动学习”的方式,更容易让船政文化的精神内涵潜移默化的浸入学生心扉,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可以学生组织为依托,多开展弘扬船政文化系列活动,并委派相关教师进行专门指导。例如,“船政文化”手抄报比赛、“船政文化”DIY作品比赛、“船政文化”演讲比赛、“船政文化”论坛等,充分挖掘实践活动与船政文化的有机契合,既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又展现了船政学习“求实、自强、求实、创新”的精神追求。

四、结语

船政精神蕴含着“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等多种传统文化,它们是其精神的精髓与灵魂。高职院校所培育的新时代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担,把船政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政治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法可行,意义重大。高校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吸取历史时期工作经验和启示,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教育原则,探索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方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完成“立德树人”使命。

参考文献:

[1]郭碧霞.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J].继续教育研究,2022(1):88-91.

[2]邹洪伟.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研究[N].中国文化报,2021-12-01(007).

[3]张海明等.百年船政世纪星火: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84.

[4]宋鑫.党史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J].党史博采:下,2020(10):61-62.

[5]王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党政论坛,2022(1):58-59.

[6]周佳佳,郑藤,项偲.新时代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40-43,49.

[7]徐洪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以绥化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5):72-75.

作者简介:杨榕,女,福建三明人,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辅导员,助教,社会工作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工作。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