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程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022-06-09 08:03徐雪
民族文汇 2022年1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徐雪

摘 要:本文研究针对《英美文学》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深化实践化教学理念、体现应用性的特点,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方针和措施,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发展建设的方向。同时,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文学基础普遍薄弱的现状,如何构建学生主体课堂,并帮助学生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彰显课程作用,实现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英美文学》课程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同样体现出应用性特色。根据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在教授学生英美文学理论知识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运用能力上。因此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就成为重中之重。

一、课程建设现状

我校《英美文学》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的重要专业学科必修课。课程开设最初几年,教学沿袭了传统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英美文学》课程侧重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特点,但因学生基础和水平差距导致课堂很枯燥,学生对文学知识接受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学校开始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化教学模式。《英美文学》课程讲授开始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但是教学方式改变只是在课堂中增加提问和讨论等互动形式,虽起到一定效果,却只能短暂吸引学生注意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授课效果。

二、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解,对学生参与要求不高。讲作家、作品时,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这种四段论的程序化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因此课上没有兴趣,课后阅读也不积极。学生上课后,除了对一些术语和作家姓名及作品名字有记忆外,对作品本身基本不了解,更谈不上语言和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英美文学》这门专业重要的专业学科必修课、人文素养类课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更没有达到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一)建立多维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幕课、微课等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作家信息、作品背景等内容作为预习作业由学生通过幕课、微课在课前完成。这些优质网络资源有效增加教学内容,缓解因为课时有限而导致学生不能够掌握足够内容的困境,又实现了教学的形象化、生动化,教学重点得以强化,教学难点得以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课上时间更多、更集中地引领学生进行作品赏析,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批判性思维锻炼,增加学生语言输出时间和机会,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二)依托新兴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超星、雨课堂、蓝墨云等平台提供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移动教与学空间,能够转变单一枯燥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课前教师将相关幕课、微课等网络资源上传平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得出答案。课上教师利用平台提供的丰富互动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回看相关幕课、微课,加深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教师通过“作业”功能,针对课堂内容提出问题。这种移动教学通过探究式教学和递进式学习桥梁搭建,转变单一枯燥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

(三)综合应用翻转课堂、比较文学分组学习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强调对学生能力的注重,更加侧重学生应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讨论、辨析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法,将教学重点集中在师生互动交流,课后跟踪学生进程。翻转课堂中教学视频针对性强,短小精悍;信息明确。老师起引领作用,带着学生理解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的不同解读和看法,鼓励学生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活跃思维,形成自己的逻辑,对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解读,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还可以运用比较文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与中国文学、文化进行比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大大促进学生增强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质。

(四)注重过程考核方式,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思维的评价,这些在一张试卷中体现比较有限,还应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发挥过程考核的作用。首先课堂表现不仅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还把学生课堂参与度统计在内,通过超星等教学平台统计功能,利用数据得出成绩;其次调整阶段测试形式,目前4次测试均为笔试考核英美文学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可尝试把其中一次改为口试,要求学生分析文学作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解读,并激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最后,进一步优化小组任务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对小组任务感兴趣,并且任务难易程度适中、可操作性强,学生只要努力都能完成,学生乐于参与,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激发了自主学习兴趣。注重过程考核、体现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可做到学业考核过程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四、结语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英美文学》课程实现了综合利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以及翻转课堂、分组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从用耳朵听变为动手去做,即让学生自主学、动手学,课上课下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体现了实践化教学的特色,也实现了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融合英美文学元素的大学英语探索性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魏淼.长治学院学报.2022(01)

2. 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 王守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3.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分析[J].陆美.英语广场.2017(08)

2021年度沈阳城市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成果(编号:JG2021053)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