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 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

2022-06-09 22:12韦宏喜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治理理论,挖掘当前社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教育各治理主体的关系和作用,探究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闭环生态社区教育,并通过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以及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开展社区教育的实践效果,验证此模式的合理性。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论 社区教育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8-0008-06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区教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区教育泛指运用本社区的教育、文化等资源,面向本社区全体公民,以促进本社区人的发展与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各类教育活动。从特定意义上讲,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必然产物。国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清晰地表明,只有在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人们的各类教育需求,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社会治理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视域,重在寻求政府、社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互动,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建立善治的社会体制,达到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通常情况下,社区教育治理由政府主导,遵循国家治理的总体要求,推进社区教育的多个主体在共同目标的语境与框架下,通过协商合作及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共同提供社区教育服务,形成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多样选择、自主学习、持续发展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当前,广西各地的社区教育在不断取得新发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许多掣肘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笔者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社会治理理论指导下,探究新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以实现社区教育的有效治理。

一、当前社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各主要城市逐渐重视社区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是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该模式以街道办事处为中心进行,是目前我国社区教育的主要形式。二是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该模式以中小学校为主体进行,是由教育系统内部发展起来并不断丰富的教育形式。三是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该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是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并日益引起关注,同时又引起较大争议的新型教育形式。四是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

以上四种模式优缺点并存,在管理方面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一)管理方式单一

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式占主导,单向度、垂直式的管理结构使相关各方参与度不够,难以了解、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以广西为例(2019年,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南宁、柳州、桂林等9座城市开展问卷调查,其中社区工作者卷34题,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收回有效卷218份;社区居民卷20题,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收回有效卷836份),具体表现为:1.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集中在政府机构及派出单位,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占比40.4%,教育行政部门占比25.2%。2.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机构认知度不高,知道设有管理机构的不到50%,认为没有的占20%,仍有30%的人不知道存在社区教育。3.对社区教育的管理手段认可度不一,样本中22%的人认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方式比较合理,18%的人认为采用自下而上的居民自治比较合理,22.9%的人认为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是合理的,36.2%的人倾向采用多元化主体的参与式管理。

(二)管理内涵简单

在城市社区中,青少年学校、家长学校分别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开设,管理手段单一、内涵简单,不能高效整合社区资源,管理行为缺乏系统性。以广西调研情况为例,表现为:1.资源的有效整合出现困难。经费无保障是影响社区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的主要因素,持有此观点的达129人次。2.管理的媒介比較薄弱。调查发现,超过60%的样本认为互联网对社区教育管理有作用,超过70%的样本经常利用互联网开展社区教育管理工作。

(三)管理目标模糊

制约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管理目标不清晰、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实践中的边界判断模棱两可。实地调研发现:有的教育部门一家唱独角戏;有的社区学院、学校缺位;有的社区没有制订政策指导性文件,如某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措施办法均未制订,从教育部门到具体承担日常工作的市电大,对社区教育均持观望态度,导致社区教育活动缺乏全局的规划,社区教育试点基地的活动开展缺乏吸引力,需要利用物质利诱居民参与,来什么人就管什么人,管理目标不清。

针对上述三种常见的管理问题,结合广西多地市的调研情况,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社会化教育该如何作为?社会治理理论为社区教育的管理方式、内涵与目标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理念指导,是革新社区教育管理、突破社区教育发展瓶颈的路径选择。

二、广西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的构建

黄琳、陈乃林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的治理主体有政府、教育机构、社区和居民及社团、辖区单位和驻区单位、企业公司。社区教育治理结构设计的目标与思路,应具备的特征有: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达成多方协同的目标共识、形成利益分享的资源网络和促进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建设。结合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结合社会治理理论、社区教育专题调研,推导构建出广西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闭环生态社区教育(如图1所示)。

(一)新模式的构建图示

生态学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开始的,如今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延伸到教育领域,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社区教育是生态教育的一种,笔者提出的闭环生态社区教育,指的是一个“生态学”意义上可持续循环发展的教育形态。C3EF4567-7C12-48BB-84A9-C29F2CF52217

(二)新模式的内涵分析

在闭环生态社区教育内,各个要素循序相互影响,形成发展共同体,实现自我再造、不断发展的新形态。其主要内涵有:

1.社区教育发展需满足人本需求。人类的活动从来都是围绕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通常来讲,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成员涵盖老中青少、各行各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教育需求;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组织,需要完成上级各职能部门下达的不同任务;社区内的经济组织如公司企业等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发市场获得利益。从社区居民卷的分析情况来看,有超过50%的居民参加过社区、教育机构组织的培训活动,学习需求主要集中体现在技能培训和养生保健方面。

2.社区教育发展需打造无碍响应的社会环境。需求是人类发生各种行为活动的动机,而需求只有作用到特定对象获得反馈才有意义。因此,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有响应的单位,这些单位主要有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街道社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官办的协会组织等。在闭环生态社区教育模式中,社区教育服务响应单位不可或缺。据社区工作者调查问卷分析表明,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未获得有效满足,主要集中在政府(领导)、经费和发展政策方面的支持不足。

3.社区教育发展需稳健的政策保障。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何获得政府、街道、社区、学校等单位的有效响应呢?通过政府及其政策研究单位、社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等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平衡各治理主体的利益,形成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更具有稳健性。从广西调研的情况看,在调查“推进社区教育最大的难点”选项中,有15%的样本认为政策支持不够;在“希望能从政府或教育部门得到哪些支持?”选项中,有超过65%的样本希望得到政策的支持。可见,政策支持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处于顶层的地位,是闭环生态社区教育稳定发展的根基。

4.社会教育发展需建设集约化资源。集约化资源的主要做法应考虑两方面:一是政府要强化对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统筹领导,开展资源整合工作;二是分类推进社区教育参与主体的资源投入,并用制度使之得到保障。在社区教育活动中,资源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接近50%的调查样本认为社区教育最大的难点是缺乏经费。在闭环生态社区教育发展模式中,各个社区教育服务响应单位尤其是执行财政预算的单位,编制支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年度资金预算,通过中长期预算审批,是社区教育发展最坚实的资金保障。

5.社区教育发展需多元主体参与推动。对资源的支配是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特征表现就会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政府将继续扮演在立法和政治规则制定方面的首要角色;二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三是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服务项目的实施。调查中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认知与以上三个方面的表现基本一致。对于管理手段,选择“多元化主体的参与式管理”的样本占36%,居样本比例的首位;对于管理改革,选择“多主体参与治理活动方式”的占30%,也居样本比例的首位。可见,应该重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作用,使之成为社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6.社区教育发展需要科学评估。判断社区教育服务的供给水平与质量,要根据标准对社区教育服务的供给质量进行监督、考核与评价。这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要有政府对教育行政等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提供单位的自我监督和评估,以及社会第三方单位的监督和评价。政府的监督和考核集中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社区教育服务提供者的自我监督和评估集中在对服务质量的内部控制和优化;社会第三方单位的监督和评价,则在监督政府施政、社区教育机构履职和其他治理主体参与行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广西社区教育发展新模式的验证

综合以上所述,生态社区教育的模式(如上页图1所示)有三个方面特征:

一是运行的路径中,Ⅰ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形成生态闭环。即使最糟糕的情况出现Ⅱ、Ⅲ、Ⅴ、Ⅵ四个环节缺失,存留的Ⅰ和Ⅳ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能基本维持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二是相邻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联系,用实线箭头表示的为强联系,用虚线箭头表示的为弱联系。三是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治理体现在每个因素中,参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一。

对于生态社区教育模式中的各环节是否必要存在和各环节之间是否产生联系的验证,可对照各个环节,从问卷调查表选取关键变量。选取方法为:调查问卷题型为多选题的,以勾选项占调查个案百分比居高为准;勾选项内容在相关环节中代表性较大的,则以变量的个案进行分地区汇总,形成新个案后做分析。之后,采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验证此模式的合理性(相关分析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从表中可见,Ⅰ和Ⅱ、Ⅱ和Ⅲ、Ⅲ和Ⅳ、Ⅳ和Ⅴ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922、0.807、0.924、0.849,說明两者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并且是极强相关;Ⅴ和Ⅵ、Ⅵ和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是0.798、0.777,说明两者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存在强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中可见,Ⅰ和Ⅱ、Ⅱ和Ⅲ、Ⅲ和Ⅳ、Ⅳ和Ⅴ、Ⅴ和Ⅵ、Ⅵ和Ⅰ两者之间的显著性水平值(Sig.)分别为0.000、0.009、0.000、0.004、0.010、0.002,均小于0.05,线性回归显著,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通过对闭环生态社区教育模式各环节的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综合相邻环节之间存在强相关的关系和显著性的回归,说明从社会统计学方法的分析结果看,该模式的成立具有较大的依据。

从实践层面看,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办大力发展社区教育,通过基于社区居民的需求分析可见,其社区教育活动特点鲜明;针对社区居民的发展需求,建立多方面沟通和反馈的渠道;根据本地社区发展的实际,制订符合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掘社区各方面的力量,整合优化社区教育的资源;倡导多元主体平等发展,参与社区教育服务活动的供给;开展社区教育服务评估,促进居民需求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措施,走契合闭环生态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大幅度提升社区教育质量,成为南宁市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优秀代表,不断斩获各级各类荣誉,为该模式的实践和推广提供了基础范例。

综上所述,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助于社区居民广泛、多样、自主地参与社区教育,有助于将社区教育资源与居民共享利益最大化,有助于实现善治、建设居民共同精神家园的愿景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琳,陈乃林.治理理论视阈下的社区教育治理结构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2]马琳琳.我国社区教育政府行为研究:基于从政府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视野[D].山西大学,2017.

[3]徐博闻.新时代的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研究:基于需要理论视角[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注: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GXZJ2016ZD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宏喜(1982— ),广西横县人,硕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社区教育。

(责编 蓝能波)C3EF4567-7C12-48BB-84A9-C29F2CF52217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