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法现浇梁整体滑移式侧模施工技术研究

2022-06-09 00:09李多财
四川水泥 2022年5期
关键词:底模梁体现浇

李多财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高架桥梁的常规简支梁一般通过预制架设法施工,但处于高架站站前、站尾过渡区变跨加宽梁和停车场、车辆段等场段出入段与正线交叉并行区的梁体,无法采用预制架设方法,一般采用现浇法施工。梁体采用现浇法施工周期均较长,如何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快侧模的周转速度,提高工效,缩短施工周期,是城市轨道交通现浇梁施工的关键。其中,支架法现浇梁整体滑移式侧模施工技术具有使用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佳的优势,适用于地铁、市政、公路、铁路等桥梁施工,本文结合成都地铁17 号线一期工程,对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1]。

1 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17 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1 标包括1 站2区间及高架段声屏障安装;1 站为金星站(全长235.3m),为四柱三跨两层岛式框架结构高架车站,车站主体标准宽度22.0m,共计23 轴;2 区间即标段起点—金星站高架区间(起—金区间)和金星站—黄石站高架区间(金—黄区间);起—金区间,线路长1717m,包括桩基、墩台身及51 孔单线现浇梁、40+70+40m 连续梁一联、31.35+32+32+31.35m 连续梁一联和10 联路基板桩梁施工;金-黄区间,线路长3270m,包括段内109 榀箱梁预制和架设及其桥面系施工。线路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图1 TJ01 标线路平面布置

2 支架法现浇梁整体滑移式侧模施工技术

2.1 工作原理

该工艺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在现浇梁侧模的底部,每侧设置2 道I 140 工字钢轨道,然后在每侧模板底部沿纵向设置3 组滑移装置,每组4 个滚轮,放置在工字钢钢轨上。该滑移装置与模板是分离式的,工作状态下,模板底部与滑移装置之间悬空50mm;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用若干螺旋千斤顶(纵向间距900mm,设置在横梁上)临时支撑,现浇梁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后,收回千斤顶,模板下降50mm,使模板整体放置在3 组滑移装置上,采用卷扬机整体拖拉模板前行就位。电动卷扬机安装在已浇筑的梁体梁顶靠近即将浇筑的梁体梁端,钢丝绳绕过前方墩顶位置的一个动滑轮,折返回来牵引在侧模通风孔内,将侧模整体拖拉到下一孔就位,实现现浇梁侧模的整体滑移[2]。工艺原理如图2 所示。

图2 工艺原理

2.2 工艺特点

(1)工效高。采用此工艺技术,仅需半天即完成模板就位,较传统工艺每孔现浇梁能缩短工期4~5d。

(2)安全可靠。与散拼模板对比,省去汽车吊吊运模板的过程,减少了模板安拆吊装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

(3)节约场地。采用电动卷扬机在已浇筑梁面进行整体拖拉滑移,不占用梁体周边场地,节省临时用地。

(4)保护成品。由于是整体滑移,避免了普通模板拆除过程中对成品的磕碰伤害,起到成品保护的目的。

(5)降低成本。投入小,工艺简单,易操作,使用材料为一次投资,可多次循环使用。与散拼模板对比,减少人工及机械设备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支架法现浇梁整体滑移式侧模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整体滑移模板施工工艺流程

3.2 操作要点

3.2.1 施工准备

(1)支架搭设。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支架搭设并验收,支架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严格按已批复的施工方案进行搭设,搭设完成经自验、监理验收后,准备安装主梁、次梁和底模。

(2)主梁、次梁安装。支架顶部横向采用I140 工字钢作为主梁,根据设计方案,纵向间距为900mm,纵向采用100mm×150mm 方木作为次梁,横向间距为200~300mm,次梁采用100mm×150mm 方木,主要考虑模板落位的需要。

(3)测量放样。纵横梁安装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放样出梁轴心和线路中线,测量梁底标高,据此调整顶托高度,然后再安装底模。

(4)模板进场验收。侧模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模板进场后,对其平整度、断面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满足要求后,对模板进行打磨除锈,准备吊装。

3.2.2 底模安装

底模的安装定位是控制侧模的基准,底模采用16mm 厚竹胶板,安装前通过调整支架顶托控制底板标高,精度满足要求后,将底模与方木次梁进行牢固定位。如图4 所示。

图4 底模安装

3.2.3 模板走行轨道安装

底模安装定位完成后,在底模两侧,根据模板设计图纸尺寸,采用工I140 工字钢纵向安装滑移轨道,轨道直接与横向主梁工字钢焊接在一起,防止滑移时轨道移位,导致模板无法准确定位。纵向轨道接头之间,采用轨道夹板连接固定,如图5 所示。

图5 模板走行轨道安装

3.2.4 模板拼装

轨道安装完成后,由25t 汽车吊,先将滑移装置吊装在轨道前、中、后位置,然后先安装滑移装置位置的侧模,随后将所有侧模拼装在一起形成整体模板[3],如图6、图7 所示。

图6 带滑移装置的侧模安装

图7 侧模安装就位

3.2.5 千斤顶支撑定位

模板安装就位后,采用螺旋千斤顶将模板顶升至设计标高,千斤顶支撑在横向主梁上,分别在底部倒角位置和外侧支腿位置安装螺旋千斤顶,为了防止千斤顶倾斜及掉落,千斤顶底部设置纵向贯通槽钢。此时,滑移装置与模板分离,为了确保侧模整体受力良好,在侧模底部与滑移装置之间设置木楔顶实,同时在滑移装置滚轮与轨道处设置木楔防溜,如图8、图9 所示。

图8 螺旋千斤顶安装

图9 防溜木楔设置

3.2.6 梁体施工

模板安装就位后,安装底腹板钢筋,安装预应力波纹管和钢绞线(单端张拉),安装内模,再安装顶板钢筋及梁面预埋件,最后浇筑梁体混凝土[4]。

3.2.7 模板落位

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除模板与滑移装置之间的木楔,逐个松开竖向千斤顶,将模板落在滑移装置上,然后采用水平千斤顶将模板外顶5cm,使模板与梁体脱离,便于模板滑移[5]。要特别注意模板的横向滑移,主要是利用滑移装置顶部设置的2个滚轮,辅以水平千斤顶实现,如图10、图11 所示。

图10 外顶模板横向滑移

图11 侧模横向滑移装置

模板落位完成后,检查滑移装置的安全性和轨道是否有影响滑移的异物,确认无误后,准备滑移模板[6]。

3.2.8 模板滑移就位

滑移前,将5t 电动卷扬机安装在已浇筑的梁体梁端位置,在下孔梁前方墩顶位置以下1m 处,以钢丝绳栓接捆绑,在前进方向梁端设置动滑轮作为牵拉轴,钢丝绳直径25mm,一切准备就绪后,将钢丝绳一端穿入靠近梁端1/3 位置的侧模通风孔内,固定牢固,然后开启卷扬机,使模板缓慢迁移,滑移至指定位置,然后在滑移装置轮轨之间设置木楔,将模板固定,用水平千斤顶将模板纵移(图12)并与底模密贴,最后用竖向千斤顶将模板整体顶起至设计标高位置,实现侧模整体滑移,如图13 所示。

图12 模板纵向滑移

图13 模板就位

3.3 主要施工机具和材料

主要材料见表1,主要设备见表2。

表1 主要材料

表2 主要施工机械

4 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结合建设单位有关质量要求,建立健全工序过程质量控制细则,同时编制作业指导书。

(2)按照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的标准,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零部件,严格验收并按要求存放。

(3)严格控制纵向轨道与底模侧面的距离,以钢尺准确定位,防止模板滑移时偏位;施工技术人员和质检员负责现场监督,检查工艺执行情况。

(4)施工过程中,重点是模板安装精度的质量控制,控制标准如表3 所示。

表3 模板安装精度控制标准

5 结束语

成都轨道交通17 号线一期TJ01 标,负责起点至金星站段高架桥施工,该段共计51 孔30m 现浇简支梁,全采用此工艺施工,该工艺除增设了滑移装置外,其他机具都为常规设备,且工艺简单、效率高,配置4 套整体滑移式模板,每孔梁较普通钢模缩短工期6d,共计缩短工期约80d,工效高,节约成本约70 万元;该工艺虽然增加了电动卷扬机,但节省了汽车吊和人工成本,每孔梁能节约成本1.38 万元。该工程共配置4 套整体滑移式模板,该工艺除增设了滑移装置外,其他机具都为常规设备,成本与普通钢模相同,较常规施工工艺节省钢模2 套,节省成本约150 万元,以上共计节省成本约220 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底模梁体现浇
类矩形砼管片钢模的设计与制造
一种适用于薄型梁体的周转装置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梁体混凝土实体强度弹模强度检测研究
专利产品板式消浪块预制施工技术
铁路桥梁梁体裂损原因分析和整治措施
高桩墩台式码头底模拆除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