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

2022-06-10 15:16张睿琳
公关世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思政课高校

张睿琳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与教育目标上都有共通之处,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分支。传统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较为薄弱,在社会多元化思潮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校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高校 思政课 人文素质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中,存在着人文教育缺失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医科类的高校,存在着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质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人文社科知识体系,提升道德修养,还可以对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理念进行引导,最终涵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他人、社会、文化和自然和谐相处。

一、在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思政教育的需求

虽然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终极教育目标都相同,但是教学内容与教学侧重点不同。一般来说,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人格、气质和修养,通过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与熏陶,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培育人文精神、了解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和掌握人文方法四个层面内容。人文精神主要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时代精神、爱国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独立的人格意识等;人文知识主要表现为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如历史、文化艺术作品、名言警句、经典文学作品等;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它的民族色彩和个性色彩较强,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方法是学生在践行过程中的通过人文思想所学到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对学生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的教育,同时对体育和劳育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知识中,学生入脑入心从而指导实践,在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并将价值观引导于每一次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之中,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动员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道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国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

在国家的号召下,高校积极建立大思政课程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注重于完成教学的任务计划,学生大量精力要学习专业课,学习兴趣不强烈,缺少思政教育的质量,思政课程的内容理论抽象,而且内容繁杂,也缺少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进行思政教学改革迫在眉捷,加强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落实思政教育,力求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时代发展的需求

强化高校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不仅仅要具备知识技能与政治素养,还要具备较高人文素质。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压力较大,社会急剧转型中也暴露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只有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才可以缓解社会压力,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念,与外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稳定的人格与品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1 ]。

3.教育发展的需求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需求。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的数量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生源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难以把控。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且少数高校的教育中,表现出专业教育“务实”、政治素养“务虚”的现象,重视即得的短期成果,忽视长期效益,教育呈现出功利主义倾向。人文素质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院校,更把学习当作寻求谋生的手段。缺乏人文教育的目标,导致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判断力,不仅对于人文类的知识知之甚少,还缺少文化自信,有些还热衷于西方文化,人文精神呈现出极度缺乏的现象。

二、在高校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创新思政人文教育内容

改革创新思政教学的内容,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扩充进行创新,重新设计思政课程,融入更多人文素质教育的元素。以原有思政教材为基础和载体,对人文素质课程进行开发,结合多学科知识探讨,从不同维度开展人文素质的专题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增加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知识性的人文内容,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理论内容。对于人文专题的设置,可以依据学校特色、地区特色、学生年龄段来进行自主的设置,并依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专题内容进行灵活调整[ 1 ]。

比如可以加强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多元化思想冲击的辨别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比如可以增加本土人文文化内容,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通过地区人文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学校所处的这片土地,产生归属感和亲近感,本土文化的融入,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契机;比如可以加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通过社会时政热点事件,来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水平进行培养,当下的时政问题,一般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时政问题展开讨论,对其背后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进行自由的讨论,可以及时地反馈出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比如可以开展学生家乡文化的分享,使同学们更加了解身边的同学,同时能对跨文化沟通有一定的了解,尊重和学习不同地方的文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理解他人能力和增强时刻对新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能力;比如可以开展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学习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避免盲目认同与崇拜等。B8A9856D-B93B-4EF1-AC0C-28667EE54251

2.创新高校人文教育形式

對高校人文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需求,注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把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比如创设情境教学法,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创建人文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可以产生更真实生动的人文体验;比如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教学形式,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讨论活动中、演讲比赛中、辩论赛中,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并对学生的潜能进行挖掘。总之通过体验式、探索式、研究式的学习,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

为了兼顾教学的系统性与个性化,还可以把人文知识划分为选修与必修两种形式。对于通识类的核心人文内容,作为必修的内容;对于非核心内容,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延伸教育。把人文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选修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模块进行选修,这样不但完成了核心教育目标,还实现了因材施教,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了思政人文教育的效果[ 2 ]。

对于教育的途径,除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还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采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模式,拓宽人文教育的路径。各种线上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利的教学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同时还要积极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软件,传播人文知识文化,推送文章与视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人文文化、人文精神的渗透。此外直播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交流模式,可以适当推荐学生关注一些人文文化的运营号。高校教师大多都开展过线上直播教学,之后也可以借鉴之前经验开展直播教学,传播人文文化知识与思想。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原创人文精神的文化产品,激发学生对于人文文化的热情。

3.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更好的熏陶学生。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以下几方面的素质:首先,师风师德。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唯有尊其师,才能奉其教,唯有敬其师,才能效其行,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文修养,以身作则的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3 ]。其次,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知识水平。把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更充分的融合,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人文教育融入的课程与模块进行精心的设计,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践性。教师还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质,在信息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并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紧跟时代潮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学生的人文精神与思想品德。

结语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教师要加强二者的融合探索,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建琴.刍议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09)

[2]雷震.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究[J].作家天地,2020,(18)

[3]罗芒,方平.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文素质培育探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52-54.

(责任编辑:姜秀靓)B8A9856D-B93B-4EF1-AC0C-28667EE54251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思政课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