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土鸡养殖的关键技术

2022-06-10 08:34张燕茹福建省德化县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鸡苗雏鸡分区

文│张燕茹(福建省德化县农业农村局)

林下土鸡养殖是将育雏和林间放养相结合的互补型养殖方式,前期育雏可以保证鸡苗健康生长,后期林下放养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鸡群自由采食林间的昆虫与牧草籽实等,其生产的肉质和蛋品不仅优质美味、绿色无公害,鸡粪还能为林地植物或果树生长提供天然肥料,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文从林地选择、鸡舍搭建、鸡苗选择、科学育雏、放养管理对林下土鸡养殖管理技术进行概述,为林下土鸡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一、林地选择

1.适宜选址区域。一是向阳遮阴,林地养殖区域向阳,树种以“阔叶林”适宜,郁密度为60~70%,适量的透光性和透气性有利于鸡群健康。周边环境僻静,空气清新,并有流动的小溪或干净的水源,或靠近集中供水系统,保障供水质量。二是交通便利,养殖区域要与交通干线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便于防疫,一般与主要公路、省际公路的间距分别要大于300米和500米。三是用电方便,为保障鸡舍温度和光照,养殖区域要有电力和通讯供应设施,最好配置“双路电”。

2.不适宜选址区域。一是远离工业“三废”,养殖区域要远离工厂,以防受到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不能设立在工厂下风向,与工厂的间距应大于1500米。二是远离人员密集区,远离居民区、商业区、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三是远离其他养殖场,与其他畜禽养殖场应间距1000米以上。

3.合理分区。林地可以合理分区,便于消毒。一般以3~5亩为一个分区,每个分区设有独立的鸡棚,每个区之间用宽×深为200厘米×150厘米的防疫沟,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二、鸡舍搭建

1.就地取材。林地养鸡在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的基础上,一般就地取材(如木棒、竹子、油毡、塑料布),每个分区搭建简易的鸡舍或鸡棚,为鸡群提供休息、避雨场所。

2.鸡舍设计。鸡舍要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用竹子或木棒搭呈一个金或人字形的鸡舍,可以根据养殖数量灵活扩展,上方覆盖茅草或塑料布,保障不漏雨即可。鸡舍间的间隔在10米以上,鸡舍间用砖头铺设人工通道,鸡舍大小根据养殖数量设计,保障有采光可通风即可,每个分区还需设置2~2.5米高的围网或围栏,以防鸡只逃走或兽害。

三、鸡苗选择

1.品种选择。雏鸡质量直接影响林地鸡群的健康程度和出栏时间,一般林地养殖多选周期短、见效快的肉蛋兼用的品种,如河田鸡、三黄鸡、青脚麻鸡或其他地方土鸡品种。

2.挑选标准。一是外观选择,挑选个大、活泼、正常行走、结膜无白膜的雏鸡,不能选择肛门不干净、呆滞不振、个体瘦小的鸡苗。二是声音选择,选择叫声尖锐、刺耳的雏鸡,若抓起雏鸡发现叫声微弱,可能鸡苗体质较弱。因此要选择叫声响亮、挣扎有力的鸡苗。三是免疫选择,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雏鸡,有疫苗免疫证明。四是运输时间选择,为减少鸡苗运输刺激,要选择运输时间小于24小时的孵化场鸡苗,以防长时间运输造成鸡苗闷死或体质虚弱,降低育雏成活率。

四、科学育雏

1.育雏时间。结合养殖区域的出栏计划、气候与环境条件合理安排,进雏时间一般为3~9月,建议4~6月育雏,这样育成期处于夏秋季节,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放养鸡群可自由采食青饲料,有利于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

2.育雏方式。雏鸡建议选择舍内网上育雏,这样可以节省垫料,减少雏鸡与粪便接触,降低病原菌感染。鸡苗育雏时间为1~50日龄,1~30日龄和31~45日龄养殖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50~55只、25~40只。

3.温湿管理。雏鸡环境适应性较差,对温度、湿度较为敏感,若温湿控制不当,不仅影响雏鸡食欲和增重,还容易发生腹泻或呼吸系统疾病。不同日龄雏鸡适宜的温湿度如表1所示,若育雏环境温度较低,可在鸡舍内悬挂保温灯,若鸡舍温度较高,可以适当通风并在鸡舍上方搭建遮阴网。

表1 育雏鸡舍温湿度控制

4.空气质量。由于鸡群呼出气体和排泄物中存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育雏期间要适当通风换气,当人员进入鸡舍内无难闻、刺鼻、刺眼、酸臭、腥臭或恶臭味即可。有异味鸡舍问题:一是氨气浓度高,表明鸡舍湿度大,加强通风可降低氨气含量。二是酸臭味强烈,鸡群可能存在腹泻,要观察粪便颜色,若鸡群出现拉稀,粪便颜色为白色、黄绿色,或有肠黏膜脱落则为肠炎,可在每升饮水中加入50米克新霉素粉末,连续饮用3日。三是腥臭味强烈,鸡群可能存在病毒性感染,一般容易发生在早晚温差较大的季节,可以在鸡群每千克饲料中加入0.5克黄芪多糖粉末,连续饲喂1周。四是恶臭味强烈,一般为大肠杆菌感染或饲料霉变,要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确保雏鸡健康。

5.光照控制不同生理阶段鸡群对光照时间和强度的敏感度不同。一是密闭鸡舍光照管理,首先为光照时间,一般随着雏鸡日龄增长,光照时间也会逐渐减少,若延长光照会促进鸡群过早开产,但蛋重小,产蛋率低。1~3日龄保持24小时采光,4~21日龄保持20~22小时,22~50日龄保持16~18小时。为防止突然变黑对鸡群造成的应激,可以利用灯罩逐渐减光变暗,待雏鸡28日龄后可以在夜间停光,让雏鸡了解并适应黑暗。其次是光照强度,1~14日龄时,在距离地面2米高度上有3瓦光照强度/平方米,15~22日龄以上可降低至1.3瓦,28日龄后为0.8~1瓦。二是开放式鸡舍光照管理,可采用人工补光方式延长光照时间,然后根据鸡群日龄增加,逐渐将光照从强向弱转变。

6.饲喂管理。鸡苗刚进入到育雏鸡舍后,待鸡群熟悉环境后喂水,为减少应激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电解多维,育雏期间水温控制在18摄氏度左右,间隔2~3小时后开食,开食料要选用营养全价、易消化的颗粒状饲料。7日龄内每天饲喂6~8次的雏鸡料,7~21日龄为4~6次,22日龄后饲喂育成鸡料,转料第1日为70%雏鸡料+30%育成鸡料,第2日为50%雏鸡料+50%育成鸡料,第3日为30%雏鸡料+70%育成鸡料,第4日可转至育成鸡料。

7.科学调教。育雏阶段需要对鸡群进行放牧和归牧调教。选择晴朗的中午,饲养员一边吹哨,一边将饲料抛洒在较为开阔的舍外草地上,让鸡跟料采食。傍晚夜色变暗时采用相同方法,边吹哨子,边走向舍内边撒饲料,让鸡群对哨子声音逐渐产生习惯性反射,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放养和归巢习惯。

五、放养管理

1.放养时间。根据当前气候条件合理放养,肉鸡可每年饲养2批,第一批育雏、放养、出栏时间分别为4月初、5月中旬、7月中旬,在第一次育雏后及时对育雏舍进行消毒,空置40日以上(进雏前再次消毒),进行第二次育雏,其育雏、放养、出栏时间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中旬,9月底。蛋鸡可以根据环境气温合理放养,林养蛋鸡一般在9月中旬左右开产,11月气温低且虫、草量减少时应减少放养时间,转为舍饲饲养,待气温回暖时再进行放养,蛋鸡产蛋期间为保障生产性能,可以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2.放养密度。林下养鸡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每亩饲养100~150羽,鸡群要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切勿不同批次鸡群混养。

3.放养前准备。一是检查地点的安全性,对分区的围网或围栏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破洞,需要及时补修,以防发生鼠害或兽害。二是做好清洁和消毒,放养前1周对林地进行清扫,然后施洒适量的生石灰或漂白粉,放养后要及时对育雏鸡舍进行消毒,彻底清扫后全面喷洒2%烧碱或0.3%新洁尔灭,喷洒后关闭鸡舍3小时,然后开窗换气,再用0.1%新洁尔灭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

4.适时补饲。为促进鸡群生长均匀,放养第1周,每只鸡以60克/日料进行补饲,放养第2~7周时,每只鸡的补料量为85克/日,放养7周以上,每只鸡的补料量为125克/日。放养同时要保障充足、干净的饮水,每天要更换水槽内的饮水,夏季勤换多添,促进鸡群健康生长。

5.定期驱虫。鸡群60日龄时要定时驱虫,采用两次驱虫法,即60日龄口服广谱驱虫药,然后间隔1周后再服用一次,一般间隔60日驱虫一次,驱虫药物空腹服用效果好。若发现鸡群感染寄生虫病,需要将粪便远离鸡群,然后堆积、发酵和消毒处理。

6.预防兽害。育雏舍周边安装捕鼠器或黏鼠板,要定期更换,放养时可以在晚上安放,白天放养前收回。鸡群内可以饲养2只鹅,鹅的警惕性较高,叫声可以吓退黄鼠狼。秋冬季节可以在树上悬挂少量的反光器材(如VCD光盘),白天有阳光时其反光对老鹰有吓退作用。

猜你喜欢
鸡苗雏鸡分区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鸡苗春季孵化法
毛鸡补栏高峰将至 鸡苗开启涨价模式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