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现状

2022-06-10 08:34马艳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病猪猪舍猪瘟

文│马艳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猪肉产量和生猪存栏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国内猪肉消费量更是占总肉类消费量的60%以上。2018年8月,在辽宁沈阳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共报告了203起非洲猪瘟疫情,扑杀了119.3万头猪,给我国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猪肉产量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与往年相比2019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至少减少了10千克,生猪价格也持续升高,最高收购价近40元/千克,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和食品供给安全。为降低非洲猪瘟给我国猪养殖造成的巨大影响,农业农村部颁发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控制国内疫情,各地方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各猪场养殖人员积极配合,使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中国周边的菲律宾、朝鲜、越南等国家仍存在非洲猪瘟疫情,我国仍存在疫情暴发的风险。因此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仍不可懈怠。在制定非洲猪瘟防控措施时,应充分了解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并针对性采取相关的防控措施,以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率。笔者对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并总结了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现状,以期为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研究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

1.易感动物。非洲猪瘟的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该病毒是惟一一种可通过虫媒传播的DNA病毒。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主要为猪科的成员,如家猪和野猪,其他猪物种如疣猪、丛林朱和巨型林猪等也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软蜱也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并且是非洲猪瘟病毒重要的传播媒介。有研究采用人工感染的方式研究非洲猪瘟病毒对其他动物的易感性,试验用牛、马、羊、犬、豚鼠和小鼠等动物感染试验均以失败告终,非洲猪瘟病毒也不可以感染人患病。

2.传染源。非洲猪瘟的传染源主要包括患病家猪、野猪、软蜱,其血液、分泌物、唾液和精液等均携带非洲猪瘟病毒。此外,上述含有病毒的物质还可以污染饲料、饮水、养殖工具等,接触过病猪的人员和车辆也可机械性的传播非洲猪瘟病毒,蝇、蚊等吸血性昆虫也可通过吸食患病猪的血液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含有病毒的肉制品、厨余垃圾和泔水等也是非洲猪瘟重要的传染源,并且可通过含病毒的猪肉制品跨地区传播到其他地区甚至国家。

3.传播途径。非洲猪瘟病毒存活能力较强且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该特点是非洲猪瘟流行后防控难度大的重要因素。在常温下,非洲猪瘟病毒可在患病猪的粪便中生存11天,在猪舍环境中可存活30天以上,在4℃的储存温度下可在病猪血液中存活18个月,在冷冻的猪肉制品和烟熏腊肉等肉制品中可存活数月甚至数年。使用0.8%氢氧化钠、2.3%氯制剂、3%邻苯基苯酚、0.3%福尔马林和1%氢氧化钙消毒30分钟即可灭活非洲猪瘟病毒,但在猪场实际的消毒工作中,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时间通常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且猪舍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和其他可与消毒剂反应的物质也可影响消毒效果。因此极易造成非洲猪瘟病毒在猪舍环境内长期存在,从而造成易感猪感染和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非洲猪瘟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虫媒等途径传播病毒使易感猪感染。

(1)消化道途径。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易感猪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饮水或直接吞食感染性病毒颗粒从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3~19天,但在猪感染病毒后的第2天即可排毒,可在口腔中检测到病毒。因此,猪场应设置独立的饮水和喂食设备以防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此外,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的鼻液、直肠液、尿液和其他排泄物中均可检测到非洲猪瘟活病毒,其可造成饮水、饲料和环境污染,并且导致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群中传播。此外,厨余垃圾和泔水是非洲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并且在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早期该途径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将被患病野猪分泌物污染的牧草和种子喂养给家猪也可造成家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

(2)呼吸道途径。在非洲猪瘟的急性感染期,病猪的口腔、鼻液、粪便和尿液中的病毒滴度很高,当病猪打喷嚏或咳嗽时,带有病毒的分泌物可转化为带有病毒气溶胶,病猪粪便或尿液干燥后形成的粉尘也可产形成带有病毒的气溶胶,进而通过呼吸道途径感染易感猪。此外,空气中非洲猪病毒滴度与病猪排泄出的粪便带毒量呈正相关,而口腔分泌物、鼻液的病毒载量与空气中的病毒含量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表明粪便是带病毒气溶胶形成的主要原因。

(3)虫媒途径。非洲猪瘟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惟一一种可通过昆虫传播的DNA病毒,软蜱也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此外苍蝇、水蛭、接吻虫和猪虱等可能传播ASFV。

(4)其他途径。通过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医疗用具传播、通过带毒的公猪精液传播以及通过怀孕母猪胎盘垂直传播是目前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初步验证的非洲猪瘟病毒可能存在的传播途径,但上述观点的相关研究数据不足,仍有待考究。

二、防控措施研究现状

1.非洲猪瘟疫苗。疫苗是控制猪疫病的最佳防控措施之一,但目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均未研究出安全高效的疫苗。非洲猪瘟疫苗研究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研究人员验证,非洲猪瘟病毒灭活疫苗是没有免疫保护效果的;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复杂,编码蛋白质数量较多,研究人员仍未研究出较好的亚单位疫苗;由于缺少适合传代的细胞系,制约了减毒活疫苗的研究;基因缺失疫苗和重组亚单位鸡尾酒式疫苗是目前最有希望的疫苗研究方向。虽然目前无可用的非洲猪瘟疫苗,但相关研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相信在不久后相关工作会得到巨大突破。

2.抗非洲猪瘟病毒药物。aUY11是一种芳香核苷衍生物,不仅对甲型流感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而且对非洲猪瘟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断非洲猪瘟病毒的DNATopo II来抑制病毒复制。白藜芦醇和氧化白藜芦醇等多酚类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病毒DNA复制和晚期病毒蛋白合成来抑制非洲猪瘟病毒的增殖。阿米洛利是一种用于临床治疗水肿性疾病的药物,作为一种有效的巨噬细胞抑制剂,在Vero细胞上具有显著的抗非洲猪瘟病毒活性。然而,对这些化合物的研究仅在体外条件下的细胞水平上,对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的潜在影响仍有待确定。

3.培育抗非洲猪瘟病毒猪。关于培育抗非洲猪瘟病毒猪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14—1917年,但一个世纪以来,抗非洲猪瘟病毒猪的研究结果不尽人意。目前。培育抗非洲猪病毒猪的方法有基因编辑技术、筛选天然抗非洲猪瘟病毒的猪、通过人工感染培育天然抗非洲猪瘟病毒的猪等。

4.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较高水平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目前全世界防控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1)应做好猪场的科学选址和建造工作。猪场应建设在远离其他猪场、猪屠宰场、居民区和运输主干线附近,并且应处于水源的下游、地势不能太低,猪舍建筑时应考虑采光、保温、防风、防雨等因素。

(2)在生猪引入前应做好调查和检疫工作。新引进猪应在单独隔离猪舍,该猪舍应远离其他育肥或生产猪舍。在猪场周围设置好围墙和栅栏等,防止其他动物进入猪场。

(3)日常饲养中,还应做好消毒工作。正确进行消毒工作,确认消毒剂的工作浓度、持续时间、消毒温度,并在消毒前对消毒物品进行清洁,若进行带猪消毒则在消毒后观察猪群状态,每隔一段时间替换不同作用机制的消毒剂。

(4)做好人员和车辆管理工作。制定好登记管理制度,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前应做好消毒工作,并且在猪场内设置好污染区、过渡区和洁净区,以降低人员和车辆带入病毒的风险。

(5)若发现患非洲猪瘟的病猪,应及时隔离,并上报兽医主管部门,在其指导下进行剖检、淘汰、无害化处理和消毒等工作。

(6)要保猪饲料的生物安全性。不使用泔水等喂养猪,此外,猪饲料可采取高温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等处理方式以去除饲料中可能存在的非洲猪瘟病毒,同时还应保证上述操作不会降低饲料的营养水平等。

猜你喜欢
病猪猪舍猪瘟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病猪喂药有办法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不同通风模式对保育猪舍冬季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