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经济伦理批判探究

2022-06-11 23:21李晶晶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恩格斯

摘要:恩格斯经济伦理批判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生产力的急剧发展是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其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描述了工人阶级所处的恶劣生存环境及其悲惨的生活情况,对资本以追逐盈利为目的、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以压榨工人阶级为途径进行无限的扩大再生产进行了伦理批判。虽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描述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但其伦理批判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却没有过时,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9-0040-04

经济伦理是指在经济关系中产生,由一定的人格主体进行,以一定自觉意志相对待的关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恩格斯撰写的政治经济著作,首次出版于1845年,是最早、最系统描述工人生活状况的一部巨著。恩格斯没有直接写明自己的经济伦理思想,而是运用唯物史观和实践调查的方法,描述了英国空前繁荣的经济背后工人阶级在吃、穿、住、行方面的悲惨现状,从伦理角度分析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生活状况,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阶级关系的伦理研究和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灭亡的一把钥匙,深入研究书中的经济伦理批判非常有必要。

一、恩格斯经济伦理批判的背景

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精华的体现,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的来源离不开时代背景和他的实践活动。虽然恩格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但却心系普通工人,为了揭示造成工人生活痛苦的根源,他花大量的时间走访调查了英国工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现存制度所束缚的阶级,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了无产阶级生活状况的不断恶化。恩格斯经济伦理产生的时代背景如下。

首先,生产力的急剧发展是恩格斯经济伦理批判的物质基础。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国家以手工业为主的劳动生产逐渐被具有更高效率的机器生产所取代,大机器的应用改变了以往自耕农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物质财富的繁荣,带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道德沦丧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高度称赞资本主义制度近一百年来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看到了受苦受难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这触发他们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次,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恩格斯经济伦理批判的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资本家加大了对工人的剥削压迫力度,工人阶级越来越难以维持生计,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迫使有的工人砸烂、抢走工厂里用于生产的机器。随着形势的发展,工人逐步联合起来举行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开始了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反抗。由于当时工人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如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文化程度低下和革命经验匮乏等,决定了大多数的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只是个别几次反抗在一定意义上取得了胜利。无论结果如何,工人阶级抗争的真正意义在于他们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抗命运,这是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

最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经济伦理批判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们在实践中合理地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对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认识的逐步深入,科学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整个自然界,人的思想和认识得到了提升。恩格斯指出,新的自然观证明“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中,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视野,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成为恩格斯经济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伦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现实中人的生存和实践。马克思认为,从事实践活动的具体的人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思想反映是我们的出发点,还包括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幻想。人们可以通过经验确认物质生活过程的必要升华,并将其与物质前提相联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必然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交往,人类历史就是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向前发展的。这种双重交往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的物质生活基础,而且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他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1]

二、对以追逐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伦理批判

作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人只需在固定的岗位上熟练自己掌握的那一项技能即可,分工协作是最大的特征,迫于生存,他们不得不搬往距离工厂较近的城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口会集在各大中心城市。这样一来,城镇化不仅成为加速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动力,也使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引起了城乡对立。由此,工厂就把每一个城镇附近的水变成臭气熏天的污水,土地原有的自然持久肥力的性质从此被破坏了,这样的结果是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生产生活遭到了破坏[2]。

在资本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有过多的交流,只需保证机器的不停运转和较高的劳动成产率,这就使得所有的人聚集在一个小小的空间里,每一个人都在为生存而工作,人成为工作的机器。一旦涉及私人利益时,就表现出一种可怕的、冷淡的、不近人情的孤僻,而热情、退让是无法填饱肚子的,人与人的关系出现了异化,利益的熏陶使人抹杀和丢掉了人类的伦理精神。

这一时期在英国社会形成了以追逐利益为荣的氛围,整个社会在谋取金钱的风气之下,经济效益成为国家的主要目标。從个人到工厂、从工厂到政府都主要是以经济效益高低论成败,生态环境、伦理道德不可避免地被忽视,甚至出现了牺牲环境、违背伦理道德去谋求经济利益的问题。因此,呈现在大城市的病态环境现象与那个时代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恩格斯批判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的本性,认为资产阶级在道德价值观上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在行为价值观上唯利是图。他说:“虽然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的这种孤僻、这种目光短浅的利己主义是我们现代社会基本的和普通的原则,可是,这些特点在任何一个地方也不像在这里,在这个大城市的纷扰里表现得这样露骨,这样无耻,这样被人们有意识地运用着。”[3]人与人之间显现出一种利益、自私、利用的关系,工人阶级的权益在金钱面前就是一张废纸,资产阶级所奉行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也变成了哄人的幌子,仅仅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机器化大生产的背景下,以往的伦理道德已经失效。

没有能力和没有上学机会的工人,时常遭到无理性的欺压与皮鞭的抽打。资本家对工人只有一种教育手段,那就是残忍的、不讲道理的暴力,在资产阶级的皮鞭下寻找出路的无产阶级,要不被驯服,要不被激怒。作为保持着合乎人性的意识和感情的他们为了维持生计,像动物般被驯服。那些不甘于慢慢饿死,也不愿意以自杀的方法摆脱贫困的工人,只能通过信奉宗教来缓减内心压抑。面对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他们只有选择饿死、自杀或是偷盗、卖淫这几条路,一旦失业,他们将失去生存的最后一点保障,无法改变也找不到改变自己的命运路径。因此他们蔑视一切道德秩序,在得到工资的时候,就会把钱拿去酗酒,满足精神上和身体上的需要,以换取短暂的解脱。

三、对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伦理批判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从最初的野蛮时代逐渐进入了文明时代,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证实了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工业革命深深地影响着人类进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动物一样依存于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的。人类还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去征服自然界,但随着不断实践使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逐渐增强,人开始脱离于动物和自然界,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粗糙的工具获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到了封建社会,此时人类的主体能力并不强,但铁器等劳动工具的出现和运用,使改变自然的能力得到提升,人类开始利用规律为自己谋利,他们通过劳动实践在自然的身上留下了自己活动的足迹,从此人类历史活动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界。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资本运行的本质激发资本家攫取更多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他们无尽的欲望,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力度变大了,人类在控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形成尖锐的对立关系,打破了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的本性就是无尽的贪婪和索取,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不惜一切手段。不惜一切手段的生产和不断的扩张表现出一种无限性,这种无限性的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发生了矛盾,但资本的本质使得资本家不会也不能屈从于资源的供应,资本家的无限欲望驱使无限的生产扩张,在资本面前,人性、道德、环境通通都得让道,这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大生产把人集聚在主要中心城市,在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人与土地之间的物质关系。他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大篇幅地中描述了英国城市的环境状况。恩格斯指出,“环境的恶化使工人阶级陷入了非人的状况”[4],这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打破了自然之间的平衡,那种狭窄、肮脏、空气不流通的住所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及物质财富的增加;但资本主义大肆掠夺自然资源,剥削压榨工人阶级,这是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原动力,资本主义制度以物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破坏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根本原因。因此,虽然人类运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征服了自然,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引发了生态危机,而且需要人类付出更大的代价去修复它。

四、对以压榨工人阶级为途径的伦理批判

隨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满足资本家不断获利的目的,被雇佣者的一切身体、精神及尊严都殉难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越来越狠,贫富差距就越来越大。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工人不能保证最低生存。相反,代表公平的法律却站在资本的一面,成为公平、正义的代名词,这无疑加大了有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矛盾。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恩格斯描述了在英国很多大城市里都有一个或数个一层或两层的贫民窟或地下室,它们乱七八糟地排列在最不起眼的地区,没有配套的清理污水的设施和经费,里面挤满了工人。这是城市中最差的构造最简陋的房子,在这些小宅子里仅放着一些用来生活的必需品,大人小孩没有任何私密空间。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5]由于生活在这里的工人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道德素质低下,在狭小的空间里,他们无暇去顾及自己生活以外的事情,垃圾随处乱扔,也可想而知这些地方的空气是怎样的糟糕。

在住宅方面,很多工人住在阴暗潮湿的房子里,要么是被水淹的地下室,要么是漏雨的房子。房子空间结构非常的小,每一个角落都住满了人,甚至病人和普通人睡在一间屋子里的同一张床上,其肮脏程度难以形容。在衣着方面,工人们穿得很差,小孩则穿大人不穿或改良后的衣服,特别是爱尔兰人,他们的衣服可以称之为破破烂烂,常常连一块补丁也没有。大多数人的衣着本来就朴素简单,却常常因为嗜酒或意外情况把比较好的抗寒外套送到当铺里去换取一点儿钱。

在饮食方面,工人们经常食用劣质的、便宜的或掺假的食物。为了维持生存许多工人靠土豆填饱肚子,他们吃的大多是品质低劣的土豆,奶酪是品质极差的老货,猪油是发臭的,有些人甚至吃已经半腐烂的病死的动物的肉。在劳动方面,工人就像资本家的私人物件一样,可以随意地像商品一样买卖,他们必须从早到晚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稍有差池就可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长期机械的劳动麻木着工人的神经,极大地透支着他们的健康,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都被夺走。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放工人,而是加快生产效率[6]。在大多数劳动部门,工人的劳动可被任何一个新来的无需专业培训的人代替,工人的活动只需要每分每秒重复进行,就连老人、妇女、小孩每天都至少要工作18小时,长期繁重的劳动使他们的脊椎骨和骨盆都变形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因父母持续工作婴儿无人照顾,只好灌麻醉剂让他们保持安静。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生活,别提自由、民主、平等了,就连最必需的生活资料都谈不上的。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道:城市患有神经疾病的概率要比农村多好几倍,城市因肺疾病死亡的人数是农乡的2.51倍。在城市,儿童死于天花、麻疹、百日咳和猩红热的人数是农村的3倍,死于脑水肿的是2倍,死于痉挛的是9倍。伦敦城区的空气永远不会那样新鲜而沁人心脾了。这一切,使工人难以保持健康,流行病不断发生,由于治疗费用上存在的巨大困难,工人们只能经受着肉体上的痛苦或服用鸦片麻痹自己。除此之外,很多人都有肠胃病,生活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而总是通过酗酒来减缓压抑,毫无希望[7]。

总之,工人阶级的存在呈现出异化的特征,强制劳动把工人变成没有意识的机器,同时剥夺了工人的一切自由时间,他们在工作中不能获得快乐,也不能自由地从事精神活动,无论是身体状况、精神状况还是道德状况都是可悲的。

至此,恩格斯通过描述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如居住环境、饮食状况、工作环境等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工人阶级被剥削被压迫的根源,阐释了工人阶级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他们应该联合起来为解放自己而奋斗,不应该受到资本家和苦难生活的折磨。虽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的情况距离现在已经过时了,但其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却没有过时,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7.

[2]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80.

[3]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9.

[4]侯书和.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J].中州学刊,2005(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27.

[7]朱燕.工人阶级的命运与前途——读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

作者简介:李晶晶(1993—),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单位为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恩格斯反腐败思想及其当代引领价值
恩格斯晚年宗教思想研究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普世伦理”观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武器装备思想探析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