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素养评价体系的质性探究

2022-06-11 16:52王威力陈亚楠
职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王威力 陈亚楠

摘 要:本文依据扎根理论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技工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劳动教育课程专任教师,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逐级聚焦技工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素养评价体系现状及改革设想,以期促进劳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提高劳动教育素养评价的有效性,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   劳动教育    评价体系

课   题:本文系2021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立项课题(科研合作项目)“核心素养理论框架下的技工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实证研究”(编号:JRSHZ-2021-02218,主持人:王威力)研究成果。

一、研究问题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把劳动教育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并将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规划》要求弘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学生劳动实践、实习、实训,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明确以实习实训课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鼓励院校与企业等社会团体合作,共建共享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何做好劳动教育理论课程教学评价,如何做好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的劳动素养评价,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成为现阶段广大技工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技工院校参照《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试行)》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多通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多数教师以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心得体会为评价载体,与实践、实训、实习阶段的劳动素养评价结合程度不高,未能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因此分析技工院校学生劳动教育素养评价体系现状,探究劳动素养评价新模式,有助于客观评价学生劳动教育学习成效,有助于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有助于全面提升劳动教育教学效果。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现场访谈唐山市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6名,以QQ视频会议形式访谈河北省省内劳动教育课程教师4名、河北省省外劳动教育课程教师5名,受访人员中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教师8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级教师7名,全部调研对象自2020年开始讲授劳动教育课程,完成了一整学年以上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调研对象所在学校均使用檀传宝教授主编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教材实施教学。

2.访谈提纲

本研究围绕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学习成效评价设计问卷,除个人基本信息和教学对象信息外列出开放性问题6个,访谈提纲包括日常教学中劳动教育教学评价主体、劳动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劳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实现评价选用的教学手段、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和使用去向、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及劳动素养评价体系设想。通过访谈的形式采集到教师对“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用什么评,评完后结果是什么样的,劳动教育评价是否有更好的规划和设想”等问题的主观认知,整理出相应的访谈记录。

(二)编码过程

1. 开放性编码

通过单独访谈的形式对15名访谈对象进行“面对面”调研,首次调研内容涵盖教师基本信息、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以及“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用什么评,结果怎样”5个开放性问题。通过整理访谈稿共得到节点数24个,合计162个参考点。涵盖10个以上参考点的节点主要有:教师本人独自完成评价、考核学生完成教材中习题的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应用短视频实现评价、利用QQ群完成评价、学生及格率很高、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纳入总评成绩共7个,其中考核学生完成教材中习题的情况、考核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及格率很高3个节点所含的参考点数为15个,说明全体访谈对象在教学中均采用教材中的习题和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考核学生,全体访谈对象表示学生劳动教育及格率很高。

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的过程即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完成整个访谈记录的聚类分析的过程,利用Nvivo12软件选择相关系数聚类功能,完成主轴编码,结合访谈提纲得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过程、评价结果5个主轴节点,反映出目前劳动素养评价的现状为评价主体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教师独立完成评价的比重较大;评价内容以做习题、写方案、写总结、写报告、说体会为主;评价手段类别较多,集中在视频、社交工具、教学平台三类;评价过程以课中评价学生表现、课后评价学生作业为主;学生成绩较好,多数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考查课计入学期总评成绩,与其他课程占比相当。

3. 选择性编码

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将主轴节点对标《规划》,选择不满足《规划》要求的节点单独编码汇总整理,组织第二轮访谈。第二轮访谈利用腾讯会议软件组织15名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开展线上集体教学研讨,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逐条解决,形成整改方案。评价主体要实施劳动教育理论教师、实训教师、实习教师多方评价,增加企业专家评价和社会团体代表评价;评价内容要聚焦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素养评价。

三、启示

(一)对接技工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劳动素养积分档案

劳动教育与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应对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劳动素养积分档案。首先,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校内外劳动实践活动为育人载体,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这一阶段侧重采集学生参加专题活动、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实现量化积分。其次,在专业教学阶段,各课程或模块任课教师为评价实施的主体,要把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纳入课堂教学目标,评价内容要明确、具体、可量化,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估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要评估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最终形成每门课程或模块的劳动素养积分。最后,在实习教学阶段,依据实习岗位特征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学项目,制定具体评价方案,侧重评价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将三个阶段的积分汇总,形成涵盖劳动教育理论课程积分、劳动教育校内实践积分、劳动教育家庭实践积分、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积分、专业课程劳动素养积分、实训课程劳动素养积分、顶岗实习劳动素养积分等多个维度的学生劳动素养积分档案,每学期动态积分,作为学生阶段评优评先和毕业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劳动素养评价的“全息”覆盖

“全息”是物理学概念。实现技工教育劳动素养评价的“全息”覆盖,即实现劳动素养评价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覆盖。信息技术手段是破题关键,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利用社交平台、短视频技术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实践学习成果,有的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完成劳动教育课堂互动、课后作业、實践成果分享,有的教师利用问卷星完成劳动教育、劳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评,这些都为实现劳动素养的“全息”覆盖提供了参考范式。“全息”是一个理想化模式,不仅在技术层面要监控学生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还要在网络平台上组建学生劳动教育及劳动素养积分数据库,更要激发全员的“全息”评价意识,需要教师、管理人员、家长、企业各方评价主体全员参与,依托信息技术及时“抓拍”学生精彩的劳动瞬间,分享学生的劳动成果,最终实现劳动素养评价“全息”覆盖的目标。

(三)尝试多维多元共评,推进五育融合共评机制

劳动素养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单一的维度,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将劳动素养评价作为必考维度,逐步形成“+劳动”的多维度融合型评价体系,如“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等,逐步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元素融合评价机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五育”共同融入工作任务,要多维度观测学生成长,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中式烹调专业雕刻实习教学中,可创新教学设计,将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评价有机融合,通过学生对作品寓意的描述,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传承意识,实现德育维度评价;通过监控学生选材及雕刻过程,考查学生食品原料常识和刀功技法,实现智育维度评价;通过调整雕刻材料重量和时长,考查学生臂力、腕力、耐力、体力,实现体育维度评价;通过评价衡量学生作品美观度,考查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为,实现美育维度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工作过程和作品整体效果,考查学生精益求精、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劳动素养,实现劳育维度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威力,陈亚楠,马伶伶.教学能力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影响程度的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18).

[2]李慧萍,刘海舒,王汉江.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14).

[3]王威力,陈亚楠,侯淑梅,马伶伶.职业教育“金课”的特征分析:基于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优秀获奖作品的质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36).

(作者单位:王威力,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陈亚楠,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