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2022-06-11 04:01
大众文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美育思政美术

洪 虹

(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恩施 445000)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立德树人一直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作为以育人为核心的整体课程观,是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体现。其思想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提前介入也十分必要。美术学科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通过深入挖掘该学科的隐性思政元素,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社会风尚、积极向上的心态等思政内容融合到课程中,不仅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对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能起到有效的补充。然而,“课程思政”这一在高等教育界已经被广泛讨论的教育理念在中小学还没有被充分讨论。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前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对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1.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提出,始于2014年上海思政教育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将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随着上海经验的逐步推广,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课程思政”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刮起一股新风。

“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化解了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孤军奋战,其他学科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以至于各学科课程和思政课程没有形成有效合力,影响了思政教育实效的局面。我们将其概念可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符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将成为中小学课程教育的趋势。

2.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

“美育”是通过教育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着力点,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是美育教育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就被文人教育所重视,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近代以来很多文人志士关注美育,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鲁迅先生也曾说“美术可以辅以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此外,在中国的绘画史上还涌现出徐悲鸿、詹建俊、张大千、黄宾虹等众多爱国艺术家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特定时期担当起救国存亡的重要使命。可以说,美术教育担负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审美认知,建立高尚道德品格的重任,是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必修课和“营养基”。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是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阶段,也是形成审美、塑造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下,美术课程受到教学体制和评价机制等多种原因的影响而长期得不到有效重视,从而暴露出学生“审美取向单一”“创作重技法轻思想”“重效果轻创意”“思政意识不足”等问题。因此,将“课程思政”理念前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1.美术欣赏中:审美取向单一

中小学阶段,由于美术课时有限,老师为了更快出作品效果,通常选择表现性强且出效果的教学方式。西方现当代艺术由于具有较强的技法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成为中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美术形式。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通常以提升学生的创意思维为名,把凡•高、毕加索等西方艺术家的表现性作品作为启发学生创意思维的案例,简单引导学生进行审美创作。而传统的国、油、版、雕等经典艺术形式由于技法掌握周期长,对其欣赏也需要更多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往往被中小学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忽视,有的甚至将其视为守旧、古板而被排斥。如今,在很多儿童画展中,经常会有大量的各种版本的“星空”“向日葵”充斥展厅,而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则相形见绌。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学生从小就认为西方的现代艺术才是具有创意的好的艺术作品的审美误区。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审美取向单一,甚至造成审美意识形态的偏差。

2.美术教学中:重技法轻思想

美术将写实能力作为考核标准以来,导致社会形成了美术学习“技大于艺”的误区。由于写实技法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效果明显,对于教师来说教学体系完整容易授课。素描、色彩、速写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美术学习的热门课程。为了让学生快速提升成绩,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违背美术教学规律,让学生反复练习排线、调色等枯燥技法,或是长期对石膏几何体、陶罐、水果等物体进行写生或临摹。导致了学生作品千篇一律,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有的只是线条和色彩的堆砌,陈丹青老师戏称这些所谓的素描为“黑乎乎的东西”。学生除了能够在作品中找到一点“画得像”的肯定,除此之外,难以感受到绘画带来的精神乐趣。然而,美术并不仅是一门纯技术的学科,如果只是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并不能够理解艺术的真正含义,更不能对历史上经典作品进行正确审美。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使美术从技能的学习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2016年教育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协作组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到“人文底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要求。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也将“文化理解”作为五大基本素养之一。由此可见,在中小学阶段提高人文意识,提倡思想与技法并重才是美术教学的根本。

3.美术创作中:重效果轻创意

对于思维活跃、充满想象力的中小学生来说,在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后,美术创作构成了中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核心环节。然而,在中小学阶段美术课程普遍不受重视的现状下,为了更快出成绩出画面效果。部分教师还停留在美术教育1.0和2.0阶段,对画面效果极为重视,在授课中突出简笔画、重色描边、大色块、重复线描等效果。三笔画一篇竹叶、五笔画一个苹果的几步式画法的“机械式速成技巧”成为教师教学的法宝。有的教师为突出画面的震撼效果,让学生在全开的画面中进行无休止的线描,故意将简单对象复杂化,一幅作品往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画面虽然饱满且视觉冲击力强,但是机械地重复中丝毫感受不到作品创作的灵气。如今,美术教学已经发展到3,0的创意美术时代,更加注重孩子的自我表达,通过创意的方式培养孩子开阔的思维和主动思考的能力。4.0的素质美育时代,更是注重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5.0的大概念探究式艺术课程,已经摈弃灌输式的教学,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课堂教学中:思政意识不足

在“课程思政”被明确提出之前,中小学阶段对“课程思政”还缺少准确的认知,部分科任教师将“课程思政”理解为是思政课教师和班主任的任务。由此,导致部分美术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强,在传统教学的思维惯性中过分执着于学科基础知识和技法训练,对在美术课题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缺少认知,不善于借助思政素材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引导。部分有意识的老师,也受到课时、内容组织等因素的限制而无法系统地进行落实。然而,美术教育对于中小学生具有直观性强、吸引度高等特点,是辅助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融入课堂,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达到美术学科以美育人的目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课程思政”融入美术教学的路径

面对当前“课程思政”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分别通过“鉴赏、写生、创作”的三个课堂组织形式入手,将“挖掘、浸润、融入”三个方法融汇其中,探讨出一套具有中小学美术学科特点的课程思政路径。

1.在鉴赏中挖掘思政

美术教育家朗格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技艺训练,而在于审美能力的陶冶,因此,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限于培养艺术家,而在于培养有审美鉴赏能力的民众。著名画家齐白石也以自己具有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为荣。当代美术教育家尹少淳也在文章中提出,美术中技法的训练和教学必须与美术鉴赏相互辅翼,才能赋予美术教育的综合性。由此可见,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化表达,作品中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思想,而且还反映了时代的思想文化。例如:徐悲鸿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奔马》,董希文在建国时创作的《开国大典》,陈丹青在改革开放时期创作的《西藏组画》,靳尚谊在九十年代创作的《塔吉克新娘》等经典作品,都是对中国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中的准确反映。在中小学美术课堂对作品进行鉴赏时,除了对基本时代背景进行介绍以外,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奔马》反映出对国家的忧思之情,《开国大典》反映出的新中国诞生时中国人意气风发的豪情,《西藏组画》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塔吉克新娘》反映出的中国人的精神美、人性美。又如,历届全国美展的优秀作品大都是积极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佳作,其作品在历届时代背景中反映了改革开放、祖国腾飞、抗震救灾、抗疫精神等重大题材,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丰富的思政力量。由此可见,美术鉴赏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对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写生中浸润思政

写生是直接面对实物或风景进行描绘的绘画方式。在写生中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绘,经过人的主观能动意识对客观对象的鲜明元素进行加工,从而形成艺术作品。写生有利用提升学生洞察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同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实践性教学活动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美术教学中的写生课以专业特色突出、实践性强的特点,成为中小学实践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走出教室的户外写生课程,符合核心素养中提到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要义。

具有实践性特征的户外写生课程对写生环境的选择是教学的核心。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将学生带入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开展写生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画面表现等美术素养,还能让学生在“浸润式”的教学环境中主动体悟到思政元素,通过美术教育渗透德育,为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奠定基础,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可以将学生带入革命老区、革命纪念馆去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通过现场聆听、描绘、摄影等多种方式感受革命精神,也可以去民族文化聚集地,通过现场体验、绘画、制作的方式感受民族传统工艺的工匠精神,还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去感受助人为乐、参与劳动的奉献精神。通过全程参与和亲身感悟表现出来的美术作品,一定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眼”“心”“手”高度统一的艺术创作。

3.在创作中融入思政

美术创作是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美术创作并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被称为“实践创新”能力,在美学学科核心素养中是“创意实践”的重要构成。在提倡“课程思政”的背景下,美术创作是表达学生思想认知的最直接的手段,教师在创作中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便成为思政融入创作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美术创作通常以学生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为出发点,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例如,观察大自然在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体验生活中的劳作过程、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等。虽然作品能够反映一定的创作思想,但是中小学阶段的认知还是以直观感受为主,思政特色的主观认知难以主动建立。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将观察到从“客观世界”直观感知引向“心灵世界”的主观体悟的层面。引导学生聚焦抗疫、航天航空、奥运会、乡村振兴等社会话题,让学生从中体悟出抗疫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等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思政理念的融入结合中小学生无限的创意表达能力,必将产生大量极具感染力的美术作品,成为滋养学生心灵乃至感染整个社会的精神力量。

总结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落实课程思政,不仅是对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提升,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德育为首位的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中,通过美育渗透德育、美育与德育并重,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美术课题的鉴赏、写生、创作等系列环节中挖掘、浸润、融入课程思政,能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创造能力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效果。

猜你喜欢
美育思政美术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美术篇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美育教师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