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路径探析

2022-06-12 04:20张炜桢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综合素质

张炜桢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图像识读技能的培养越发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育过程中,若过分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相应的图像识读能力培养,将无法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重视图像识读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所在。针对于如上分析,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技能及如何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图像识读;小学美术教育;描述图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3-0088-03

An Analysis of the Path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Image Read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

ZHANG Weizhen  (The Thir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Chengnan, Huian Coun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my country's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image reading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art courses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of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room, if too much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earning of knowledg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age reading ability training is ignor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ill not be well improved. Therefo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mage reading skills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students' art literacy. 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mage reading skills and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thirst for knowledge.

【Keywords】Image reading; Primary school art education; Describing imag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所謂图像识读,从美术角度进行分析,就是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图像内容的认知,并结合作者特殊的表现方法和创作意图,进而综合性地进行图片的赏析。对于教学的开展而言,主要就是需要在特定的一些教学任务中,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并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良好的运用。

1.图像识读

(1)图像识读素养与能力的内涵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耳朵的倾听、鼻子和舌头的味道捕捉、眼睛的视觉成像方式,进行各类信息的获取。之后大脑再将所有获取到的信息资源,形成一个对物体的直观印象,进而形成了所谓的图像,还可以通过绘制、文字描述以及拍摄等一系列方式进行图像的再次呈现。在过去的人类社会中,在进行图像传播的过程中,传播途径比较匮乏,使得在传播过程中的效率较低。人们只能通过语言或者文字的方式,将图像在脑海中呈现出来。现阶段人们在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时有着革命性的变革,为此各种信息技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中,越发重视图像,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使得图像比文字所带来的信息价值更加重要。

(2)图像识读素养与能力的体现

图像识读教学模式,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对艺术品有一个较深的理解。我国一些教育学者进一步将其核心素养进行了详细的划分,逐渐引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也就是说,在当个体面对比较复杂且无法进行确定的生活情况的时候,需要综合性地运用在特定学习方式下掌握的学科观念,以及学科的思维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也是形成结构化的学科知识技能,对于出现的情景、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研究,这个过程所形成的品质,称之为核心素养。现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教育中,各类学科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

(3)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意义

图像是一种在客观世界能量或状态在二维空间内的投影,为此是社会生活中一种十分常见的信息媒体。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是能直接影响到其他科目创新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形成了一套多元智能理论,在这样的教学理论的加持下,使得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培养,同时表明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我国现阶段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不愿意进行突破,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需要加大对图像识读素养的重视。艺术也许并不是学生的全部兴趣点,但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视觉素养的教育,需要重视艺术性的教育,有效提升视觉智能性,这样在小学生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帮助。

2.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路径

(1)学会看图,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美的价值

教师在美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基本的授课方式上进行转变,以此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的教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组织学生进行美术艺术作品的观看,在观看过程中,需要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以及各种特征进行了解,并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学习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知识,并在观看过程中,起到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作用,帮学生形成一个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其能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也让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重要价值。对于年级较低的学生来说,图像方式的学习,是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一种途径。在开展图像识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进行观察和分析,对学生而言,初期观察到的内容比较直观。图像识读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种智慧和方法,如教师可以使用直觉欣赏法,让学生在面对艺术作品的时候,不需要加以过多的思索,依据第一印象对其进行欣赏和评价,这样便于学生有效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同时可以采用夸张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对图像有着初步认知的过程中,进行审美能力的提升。

(2)将图像识别与实践相结合

图像识读的教学过程,与绘画及表演是无法分开的,两者起到相互作用的效果。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有了一定的绘画以及表演方面的实践训练,便可以对艺术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图像识读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绘画训练,是一种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实践的“外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的讲解,以此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放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展美术学习。同时需要尽可能保障学生可以有自由谈论的空间,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引导,以此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看到艺术作品之后,有主动尝试的想法,这样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价值。甚至在一些艺术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教师或者安排学生对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形象进行模仿,通过表演的形式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例如,在进行《会走的小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材图片上的一些人物动作进行模仿,引导学生对其形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样便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观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图像识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单方面教授,以此避免让学生对美术教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需要让学生成为美术赏析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而不是作为美术课堂的旁观者,将学生始终放在小学美术课堂的主体位置。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使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对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生活性进行深入挖掘,努力寻找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欣赏过程中,提升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可以很好地为学生进行美术图像识读课程的开展提供便利。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兴趣都比较高,因此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使用多媒體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播放一些动画片,这种将动画融入教学的模式,可以有声有色地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这个阶段,由于有着对新鲜事物较强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此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接受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课堂环境中,大大提升教学资源的服务。

(3) 图像识读方法的教授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图像识读的作用,教师还需要积极地进行图形识读的方法教学。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美术图像识读教学有四种类型,首先是解说型。在教授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对艺术图像进行一些基本欣赏原理的讲授,重在向学生传达一些基础方面的美术知识,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其次是问答型。教师需要在图像作品以及一些欣赏作品的讲授时,向学生提出一些能引起思考和联想的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促进学生想象力扩展的重要体现;再次是讨论型。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进行艺术作品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便可以让学生在团队的模式下进行学习,能够相互促进学习的开展;最后是自由型。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还需要在课外活动以及课下进行各种图像的识读训练,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进行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1)采用自主欣赏图片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自主欣赏,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去欣赏。从自我角度、个人眼光方面去观察作品,探索作品的内涵,思考并提出质疑;自主欣赏,自主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美术的自主欣赏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到,自主欣赏能力的高低,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图像识读能力。如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水墨画动物》等国画课,教师可以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它采用了哪些美术表现形式?从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欣赏图片表达的主题,让学生明确这节国画课的学习内容。教师根据教学主题选择突出课题的图片进行场景创设,让学生独自欣赏,得出画面所隐含的主题和教师所需要的答案。在执教湘教版小学美术《线的表现力》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妇女的头饰纹样,了解中国传统线条纹样,从中感受线条的魅力。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条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自主欣赏的过程中观察线条,设计线条,感受传统线条的魅力。这样,通过自主欣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学生由被教转为“自己学”,提高了个人的图像识读能力。

(2)采用对比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对比欣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收集跟教学任务相关的层次不同的或者效果不同的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作品之间的差异,从中吸收优秀作品的构思、表现形式;并且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风格,让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得到进步和发展。如湘教版小学美术《纸盒之城》这一课,学生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可先让学生自行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纸盒作品,说说它和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最喜欢哪一个方面,引导学生从主题的表现、设计等方面进行点评,在比较欣赏中不断让学生思考,促进自己对作品理解的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提高。

(3)采用“四步欣赏法”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随堂欣赏采用“四步欣赏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或者出示与课堂教学重点相关的经典图片,让学生读图。首先,学生通过图像识读,把自己看到的画面等内容描述出来;其次,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语言,如色彩、构图等进行描述;最后,让学生解释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的。比如,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幸福乐园》课中的范图《乐园》,引导学生观察,描述画面表现的什么内容,再分析构图如何,最后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4)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图像识读能力

在美术课的随堂欣赏课中,为了得出这节课创作的知识点,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欣赏作品,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从中获取对图像的深刻认识。不同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是对于整体教学活动而言,都需要建立在学生有效的对小学美术课堂知识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教学创新,大大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讓学生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在教师的良好引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图像识读能力的方法,有效保障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效率,为之后的美术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更好地让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图像识读技能的培养,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贺婧.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语境中的废旧材料在课堂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综合素质
浅议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