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2-06-13 10:21杨洁
系统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米力农左室心功能

杨洁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病二科,山西太原 030013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因突发性损伤引起心排血量骤然降低,造成肺循环充血,进而发生急性肺淤血与心源性休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1-2]。急性心力衰竭具有发展迅速、病因复杂等特点,临床症状以疲乏、心率增加以及呼吸困难为主,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容易发展为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 临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病情的控制为主, 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心血管扩张剂等[5-6]。 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 年8月—2021 年7 月收治的7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2 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抛硬币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36 例。 参照组中男 20 例,女 16 例;年龄 55~81岁,平均(70.14±2.38)岁;发病时间 2~40 h,平均(23.11±2.54)h; 心功能分级中Ⅱ级 12 例, Ⅲ级 16例,Ⅳ级 8 例。 研究组中男 19 例,女 17 例;年龄 53~80 岁,平均(70.24±2.31)岁;发病时间 3~41 h,平均(24.04±2.49)h; 心功能分级中Ⅱ级 10 例, Ⅲ级 18例,Ⅳ级8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均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7]中的相关标准;患者均在发病48 h 内入院;认知功能正常者;近期内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者;患者知晓研究内容,自愿签署入组同意书。

排除标准:呼吸系统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 对研究中涉及药物存在禁忌证者;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 主要为心电监护、氧气支持、强心利尿、血管扩张以及抗感染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机械通气。

参照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应用米力农,具体用法:米力农(国药准字H20113375)10 mg/d,静脉泵入,初始时以 0.375 μg/(kg·min)速度用药;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临床表现, 如未发生低血压或者其他不适症状, 则在用药 1 h 后将速度更改为 0.5 μg/(kg·min)。

研究组患者治疗方式为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具体用法:米力农药物使用方式与参照组相同,参麦注射液(国药准字Z13020887)为静脉滴注,10 mL 次/,1 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接受7 d 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心功能情况。

(1)临床治疗效果: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为评定标准,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检查,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Ⅱ级,为显效。②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经检查,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为Ⅰ~Ⅱ级, 为有效。 ③临床症状与心功能检查均无改善迹象,或者出现病情加重情况,为无效。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炎症因子水平:于患者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对其进行离心操作,采集血清,利用免疫散射比浊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 反应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6 进行检测。

(3)心功能:利用超声诊断仪进行探查,探头频率在2.5~3.5 MHz 范围内,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与左室舒张末径进行检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研究组炎症因子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参照组(n=36)研究组(n=36)t 值P 值肿瘤坏死因子-α(ng/L)用药前 用药后超敏 C 反应蛋白(pg/L)用药前 用药后189.38±19.82 188.24±19.91 0.243 0.808 159.74±15.76 137.44±15.58 6.037<0.001 9.14±2.03 9.19±2.08 0.103 0.918 5.31±1.89 3.42±1.76 4.390<0.001白细胞介素-6(mg/L)用药前 用药后20.42±3.43 20.38±3.51 0.048 0.961 15.09±2.38 12.41±2.37 4.787<0.001

2.3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左室射血分数(%)用药前 用药后左室舒张末径(mm)用药前 用药后参照组(n=36)研究组(n=36)t 值P 值33.24±2.76 33.31±2.79 0.107 0.915 44.58±2.61 53.62±2.54 14.893<0.001 60.47±3.36 60.54±3.46 0.087 0.930 12.79±2.01 8.01±1.94 10.266<0.001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诱发因素较多,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临床常用药物为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以及正性肌力药,但其药物类型容易引起耐药性, 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并可能出现抵抗情况,且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以及发热等症状,如未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控制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则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8-9]。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不仅要注重对心功能的恢复, 还应关注其预后效果,米力农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提高心肌细胞中环一磷酸鸟苷的浓度,有利于激活蛋白激酶,开放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帮助大量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动,进而增加心肌细胞质中的钙离子浓度, 提升患者心肌收缩能力与心排血量[10-11]。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但因药物自身限制与患者个体差异化的影响,在患者预后效果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2]。 祖国医学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上具有诸多经验, 结合临床西医对祖国医学优势进行融合, 可以为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13-14]。中医认为急性心力衰竭属于“喘证”“水肿”等相关范畴,参麦注射液属于益气固脱、滋阴生津、活血生脉的中成药物,源自于古方“生脉散”,其主要成分为红参与麦门冬,经现代药理研究,红参具有人参皂苷与人参多糖等成分,可发挥保护心肌、提升心肌收缩能力、改善心肌缺血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15];麦门冬具有麦冬皂苷与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可发挥保护心血管系统、提升耐缺氧能力以及抗心肌缺血等作用;二者协同作用下,具有益气摄血、温补元气、复脉固脱、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等效果,实现保护心肌细胞、抗心律失常以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16]。 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作为一种中成药与西药联合使用方式, 可以有效发挥二者协同效果,提升患者细胞内钙离子量,增强患者心机收缩力与心脏排血量, 并实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抗炎效果, 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与预后效果[17-18]。 程康宁等[19]研究中显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 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67%,心功能指标中左室射血分数为(13.74±2.89)%、左室舒张末径为(12.87±3.54)mm,其数据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米力农治疗组。 该研究中,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与左室舒张末径分别为 94.44%、(53.62±2.54)%、(8.01±1.94)mm,其数据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该研究在临床治疗效果、 心功能指标方面的数据与程康宁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说明中西医联合用药方式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米力农治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米力农左室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探究分析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