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2-06-14 01:51潘小楼
传播与版权 2022年6期
关键词:非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潘小楼

[摘要]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探索和实践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依托数字艺术教育培训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化,将非遗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特色化,以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

[关键词]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非遗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专业群(以下简称数字创意专业群)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核心,辐射影视动画、播音与主持、广告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4个专业。数字创意专业群教学改革团队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兼顾人才培养的标准化与特色化,坚持技能培养和技能传承并重,制订人才培养的方案:依托数字艺术教育培训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化,将非遗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特色化。数字创意专业群教学改革团队还因地制宜丰富现代学徒制的生态、层次和形式,探索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路径。

一、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的现状

长期以来,全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从发展浪潮中可以发现,广西数字创意产业还不够发达。在此背景下,广西的职业院校数字创意人才培养缺少典型的产教融合项目支撑,存在产教融合深度不足,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严重脱节等问题。对此,数字创意专业群亟待在数字创意产业发达的地区拓展校企合作,借力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源,将产教融合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同时,广西作为民族自治区,非遗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9年,广西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2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2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66项[1]。丰富的民族地域资源为数字创意专业群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于此,数字创意专业群利用数字手段,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与文化发展和谐共生。

二、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思路

(一)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问题

第一,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亟待厘清,特色亟待强化。第二,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的路径需要重新规划和实施。第三,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培养机制。

(二)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1.构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特色企业”校企合作生态群

龙头企业主要解决数字创意专业群人才培养、培训、实习、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行业协会可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校企之间信息的无缝对接。特色企业指具有非遗背景的企业,以解决人才培养的特色文化融入问题。目前,数字创意专业群已初步构建丰富的校企合作生态群,多方位、多层级、多维度地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2.创新数字创意专业群“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2]。数字创意专业群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传媒产业特色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3.以项目为导向开展操作路徑设计

针对合作校企协同育人深度不够、社会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专业教师行业经验不足、人才评价校企错位等问题,数字创意专业群应“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具体项目为牵引,推动与行业龙头企业优势资源对接、整合和共享,构建互利共赢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从追求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从‘有合无融’到‘有合有融’的转变”[3]。

三、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改革的措施

(一)创新和实践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创意专业群与行业龙头企业实践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共同制订标准化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其与被誉为“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第一股”的北京火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火星时代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书,从2019年9月起,三者实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广告艺术设计3个专业的联合招生。

另外,数字创意专业群还与具有非遗背景的地方文化产业公司以及具有行业协会背景的地方特色文化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将非遗、地方特色文化融入数字创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其与广西古岳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公司的古岳文化艺术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艺术参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并已有多名非遗大师进驻。

(二)完善“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

数字创意专业群以教改项目、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社会服务为驱动,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打通校企壁垒,倡导“一线行家引进来,校内教师走出去”,打造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双导师制”进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数字创意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就是“双导师制”的集中体现之一。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在平行班中,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有两门:一是与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即中影培训基地)共建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二是与广西六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新媒体运营课程。

与其他校内课程不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联合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以成果为导向,对学生开展为期两周的高强度专业集训。在中影培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培训导师的指导下,从视听语言、剪辑、包装、建模、平面五个方面开展实训。

新媒体运营课程由广西六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导师主导,结合“星DOU校园—广西星图高校达人培养计划”,系统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内容涉及新媒体行业认知、新媒体账号基础设置、微头条运营、短视频摄制与运营、直播运营、新媒体运营项目实操六大模块。该公司通过项目实操,挖掘和培养在今日头条、抖音两个平台的优质创作者,为其提供专业实践机会,并且优质创作者可与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参与商业化项目合作。

(三)依托校内外数字创意工作室集群,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数字创意专业群升级校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打造“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摄制科技创新团队”。同时,数字创意专业群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实现校企合作的内涵提升。学校与北京中影华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数字艺术高级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暨提供产业实习实训支持服务合作协议,该协议从属于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推动的“中国影才计划”,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赴北京开展为期两周的专业综合实训。根据数字创意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特点,学生不定期、不限人数开展影视剧组跟组实训,通过网络大电影《一触即发》等项目,实现覆盖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专业200人次的大规模跟组实训1次,小型跟组实训若干次,取得良好效果。

(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实现人才培养“大思政”

数字创意专业群将本土非遗作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本土非遗特色的课程群,包括短片创作(纪录片)、短片创作(综合)、劳动教育—影像创意综合实训等课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还成立了非遗数字影像大师工作室,聘请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影像艺术研究室主任梁汉昌为工作室大师。其定期为学生开展本土非遗影像志摄制讲座,还与校内专业教师组成“双导师”,指导学生开展本土非遗影像志的摄制。

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思政元素,数字创意专业群已收获一批优质的学生作品,如拍摄广西隆林苗族蜡染的纪录片《隆林蜡染》,拍摄上林壮族民俗“渡河公”的纪录片《渡河公》,拍摄横州茉莉花茶工艺的纪录片《茉莉花二十四时》,拍摄横州美食鱼生的纪录片《横县鱼生》等。数字创意专业群将本土非遗和地方特色文化作为课程思政元素,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人才培养“大思政”目标。

四、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改革的成效

(一)数字创意专业群影响力提升

目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中国影才计划”合作高校、“全国短视频人才孵化联盟实训基地”、全国数字影视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国际科技时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2020年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广西)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牵头院校。另外,数字创意专业群教改团队负责人成为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动漫数字专门委员会委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组副组长,以及国际科技时尚产教联盟常务理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这些都体现了数字创意专业群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

数字创意专业群的教学改革项目“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已在多个学术场合进行推广,效果良好。数字创意专业群还承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0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双师型”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班,团队负责人在培训班上向7个区内高职院校做了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方案的推广。该项目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2020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绩效考评“优秀”等级。

(二)数字创意人才供给明显提升和优化

数字创意专业群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数字创意专业群学生在校人数已达1772人,实现了翻倍增长。校企联合办学3个专业,2019级、2020级火星班学生人数为343人,其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2020级火星班学生人数为107人,高于平行班的97人,校企联合招生办学在人才培养数量上明显提升。

另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在获奖数量、质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以数字创意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学生在2021年未来设计师·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中,获省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9项,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三)数字创意专业群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数字创意专业群打造“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影视摄制科技创新团队”,依托校园电视台等校内实训基地,完成社会服务共计26项。该团队承接了不少校内项目,如学院建校50周年宣传片、学院2016年和2019年招生宣传片、学院东南亚招生宣传片、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周年汇报片、中华茶文化资源库宣传片等。该团队也对外承接项目,如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专题宣传片、广西河池机场专题宣传片、App(中国)子公司专题宣传片、招商银行南宁分行专题宣传片、百色市田东县招商专题宣传片、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形象MV以及多个地方民族节庆直播等。

(四)形成别具特色的国际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数字创意专业群共有东南亚留学生9名。针对留学生的教育,数字创意专业群完成了相应的中国—东盟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常态化、留学生无法返校的情况下,数字创意专业群采用线上小班授课、强化第二课堂训练等教学手段,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2019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马来西亚留学生刘枷乐的摄影作品《午安马六甲》、邓涵彬的《槟城2020》分别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13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最佳美术作品”、2021年未来设计师·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省级赛三等奖。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专业群教学改革团队探索和实践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路径,依托数字艺术教育培训行业龙头企业,实现人才培养标准化,将非遗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特色化,以提升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這对民族地区数字创意人才培养具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萍.广西开创“非遗 + 新媒体”宣传新模式[N].广西日报,2019-09-16.

[2]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J].教育科学论坛,2019(15):6-9.

[3]贾兴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高校科技,2017(06):78-80.

猜你喜欢
非遗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