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三线一单”工作获生态环境部肯定

2022-06-14 04:38李汉龙
环境 2022年4期
关键词:佛山市分区污染物

李汉龙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表扬“三線一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通知》,对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工作成效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

笔者了解到,自2018年11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部署启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以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将“三线一单”作为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开发建设、服务审批改革的重要契机和有力抓手来谋划推动,高质量编制形成《佛山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管控方案》),并积极探索落地应用,工作成效显著,成为全省地级市生态环境局中唯一入选全国“‘三线一单’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精细划定要素管控分区

依照国家“三线一单”编制技术指南的要求,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佛山市通过开展生态空间识别,水、大气、土壤环境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评估,确定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管控分区,综合各管控分区拟合行政村、乡镇、街道、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等行政边界,全市共划定96个环境管控单元。

在这96个环境管控单元中,优先保护单元有43个,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7.85%,主要涵盖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等区域;重点管控单元有42个,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66.35%,主要包括工业集聚、人口集中、环境质量超标、可能影响饮用水源安全、布局比较敏感和扩散条件较差区域;一般管控单元有11个,占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5.8%,这些区域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在编制‘三线一单’过程中,我市在国家和省管控精度基础上自我加压,通过强化水环境管理、引导区级细化管控单元、创新分类方式等同步细化编制市级版本。”

佛山市将水环境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重点以市控和区控河流水质的全面改善为目标,将52个省级水环境控制单元进一步细化形成80个市级水环境控制单元。在市级水环境控制单元中,重点管控区面积占比达68.5%。

对于经济总量大、工业企业数量多的南海区和顺德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引导这两个市辖区紧跟市级的编制进度,同步开展区级“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将管控单元精细到两个市辖区的产业园区、工业聚集区这一级。对于禅城区、高明区和三水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则以镇街为单位组织开展区域环评。

在编制过程中,佛山市还紧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使污染物排放量、环境质量现状及目标设定与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开发建设布局相匹配,在国家、省管控分区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划定管控分类。该市将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大于30%的控制单元细分为工业污染重点管控区;将省级工业园所在且以城镇生活源为主的超标控制单元、以及现状工业用地面积占比大于25%但小于30%的区域且以城镇生活源为主的超标控制单元,作为工业—城镇生活污染重点管控区;同时,为强化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将可能影响饮用水源安全的重点区域划分为水环境其他重点管控区。

佛山市通过以上创新分类方式,使得各类要素管控单元重点明确,边界清晰,为后续精细化开展工业源和生活源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环评改革提速增效

2021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发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规划环评要以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为重点,论证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细化环境保护要求。建设项目环评应论证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对不符合的各地依法不予审批。

对此,佛山市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中的应用,以“三线一单”为引领,全面探索在全市产业优化布局、项目选址选线研判、深化环评审批改革等领域中的科学应用,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顺德区以‘三线一单’为抓手,刚性约束推动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在区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明确金属表面处理行业的准入条件,逐步实现表面处理废水定点集中处理,有效推动重点行业布局优化提升。相关应用实例还入选了广东省‘三线一单应用实践典型案例’。”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负责人介绍说,“三线一单”的应用推动细化了区域(规划)环评的编制,深入推进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环评审批改革。

截至目前,佛山市以“三线一单”为基础细化规划环评,推动高明区全域、南海区桂城街道和顺德区的7个产业园区纳入改革试点区域。全市累计实施降级项目109个,承诺制项目112个,在现有场地内不新增污染的改扩建项目直接通过排污许可证实现改扩建的项目42个,享受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红利的区域及企业数量持续扩大。

另外,佛山市依托“三线一单”管控分区的成果,在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设置了环评数据服务专栏,将各区空气质量数据以及所有水环境控制单元、控制断面的达标判定情况主动公开,提升环境质量数据的公开服务水平。对此,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点赞,他们说,市生态环境局主动公开这些数据,让企业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缩短了企业环评编制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环评编制的成本,真正帮助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率和节省了运营支出。

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将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筑牢本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管控方案》聚焦全市产业园区、工业集聚区以及村级工业园区,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利用效率要求四个维度制定共性和差异化的环境准入清单成果,建立起“1+3+96+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向笔者解释说:“在‘1+3+96+N’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中,‘1’是全市总体管控要求,‘3’是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总体管控要求,‘96’是各个环境管控单元的差异性准入清单,最后的‘N’是对应生态、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及自然资源管控分区的具体管控要求清单。”

通过以上体系,佛山市强化敏感目标保护,对人口集中的单元,严格限制新建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建设项目;布局敏感单元,严格限制新建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的项目,原则上不再新建、扩建新增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

对于扩散条件较差的单元,该市提出加强存量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的要求,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新增工业制造业用地原则上安排在产业集聚区内,产业集聚区外原则上不鼓励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的新建与改造。区级层面则结合辖区的产业布局特点和生态环境禀赋,提出了差异化产业准入要求,推动重点行业产业聚集发展,集中治理。

此外,佛山市还探索对重点管控单元的总量控制,大力推进区域重点污染物在本区域削减。对上年度重点河涌水质未达标的管控单元,要求该管控单元所在镇(街道)组织编制、系统实施、向社会公开区域重点水污染物减排计划并明确“替代量”,本年度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水环境重点污染物实行区域“减二增一”替代。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新增大气重点污染物同样实行“减二增一”替代。

同时,该市基于管控单元特征和减排潜力分析,探索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管控方案》在中心城区所在单元,提出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管控要求,倒逼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在VOCs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大的单元,分别实行VOCs、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动工业源污染深度治理。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佛山市将结合广东省“三线一单”数据应用平台建设进展,嵌入市级细化成果,推动成果体系全面服务于环评审批“放管服”改革,深度参与全市产业布局优化、村级工业园改造和制造业入园集聚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佛山市分区污染物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李西鹏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Task 1
佛山市“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成果展示活动筹备会议顺利召开
环境保护税
大型数据库分区表研究
空气污染物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神探出手,巧破分区离奇失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