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样性分析

2022-06-14 14:07王玲燕黄金华张素平黄中文董彦琪朱红彩唐振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夏大豆粒数粒重

王玲燕,黄金华,张素平,黄中文,董彦琪,朱红彩,唐振海

(1.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大豆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中最重要的油脂产品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种植历史。中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但其产量占比仅为4.41%。据统计,2018 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已达841.23 万hm2,产量达1 596.71 万t[1],但平均单产仅有1 800 kg/hm2,远低于国际水平3 000 kg/hm2。大豆产量受多个基因控制[2],通过研究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正确评价夏大豆种质资源有助于保证遗传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夏大豆品种选育方向提供依据。

主成分分析是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且所含信息互不重复[3],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中[4-7]。林文磊等[8]利用该方法将39 份春大豆种质的7 个主要农艺性状归纳为2 个主成分因子。常世豪等[9]从60 份黄淮海区试夏大豆资源中12 个主要农艺性状提取到4 个主成分。覃思思等[10]将27 份大豆材料的13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获得5 个主要成分。符小发等[11]从150 份国内外引进的大豆资源的7 个农艺性状获得3 个主要成分。汪宝卿等[12]对黄淮海地区87 个大豆品种12 个农艺性状进行研究获得4 个主要成分。河南省是中国夏大豆主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种质资源,目前关于河南省夏大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报道较少。

本研究对32 份夏大豆种质的9 个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各个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夏大豆新品种选育中相关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系)共有32 个(表1),于8 个试验点进行,分别为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洛阳嘉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许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南阳师范学院、宝丰县农科所。

表1 32 份夏大豆参试品种(系)名称及来源

1.2 试验设计

2019 年6 月中旬播种,试验统一采用间比法排列,设2 次重复,行长4 m,行距0.4 m,小区面积8 m2,株距12 cm,3 粒摆播,单株留苗,普通组密度为21 万株/hm2,播种时留预备苗,田间管理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进行。收获时去边行,实收中间3 行,计产面积4.8 m2。收获前第一重复参试品种小区中间3 行随机取样10 株以备考种,对照品种郑196 在有代表性的小区内取样。

1.3 项目测定

生长期间进行田间观察记载,大豆成熟后,各材料分别收获有代表性的10 株进行考种,测定指标包括:生育日数(x1)、株高(x2)、底荚高(x3)、主茎节数(x4)、有效分枝数(x5)、单株有效荚数(x6)、单株粒数(x7)、单株粒重(x8)、百粒重(x9)、产量(x10)。

1.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9 软件进行各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处理,使用DPSv9.50 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分析

由表2 可知,32 个参试夏大豆品种(系)之间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有效分枝数(x5)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0.37%;生育日数(x1)的变异系数最小,为2.19%。决定植株株型的株高(x2)、底荚高(x3)、主茎节数(x4)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46%、15.11%、14.87%;对产量有重要影响因素的有效分枝数(x5)、单株有效荚数(x6)、单株粒数(x7)、单株粒重(x8)、百粒重(x9)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37%、19.21%、18.05%、16.98%、10.58%,表明这些育种材料遗传改良利用潜能较高,具有一定的选育价值。

表2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变异系数

由图1 可知,生育期为102~108 d 的品种(系)占比最高,为87.5%,小于102 d 的早熟品系有3 个(军农68、天成4 号、潍豆22),大于108 d 的晚熟品系有1 个(尚豆2 号)。株高介于65~85 cm 的品种(系)占比最高,为68.75%,小于65 cm 的有5 个(河豆66、菏育豆10 号、军农68、潍豆22、喜多豆1 号),大于95 cm 的有1 个(国豆2 号)。底荚高介于15~21 cm 的占比最高,为71.88%,低于15 cm 的有5 个(菏育豆10 号、军农68、圣育10 号、天成4 号、中黄321),高于24 cm 的有1 个(驻豆36)。主茎节数介于13~19 节的品种(系)最多,占90.63%,高于19 节的有3 个(洛豆16081、南农1804、五丰豆8 号)。有效分枝数介于1~3 个的品种(系)最多,占84.38%,高于3 个分枝的有5 个(洛豆0906-3、尚豆2 号、许豆11、中豆6301、驻豆35)。单株有效荚数介于35~55 个的居多,占75%,低于35 个的有3 个(潍豆22、豆满仓5 号、河豆66),高于60 个的有3 个(国豆2 号、科豆29、尚豆1号)。单株粒数介于75~120 粒的居多,占75.01%,低于75 粒的有4 个(喜多豆1 号、潍豆22、豆满仓5号、河豆66),高于120 粒的有4 个(尚豆1 号、尚豆2号、豫研豆086、驻豆35)。单株粒重介于15~23 g 的居多,占78.13%,低于15 g 的有2 个(成豆6 号、军农68),高于27 g 的有1 个(驻豆35)。百粒重介于19~25 g 的品种(系)居多,占81.25%,低于17 g 的有2 个(军农68、尚豆2 号)。产量介于3 500~3 900 kg 的品种(系)居多,低于3 300 kg 的有3 个(豆满仓5 号、菏育豆10 号、军农68),高于3 900 kg 的有4 个(周豆46号、中豆6301、永鹏豆6 号、国豆2 号)。

图1 32 个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分布

2.2 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对32 个夏大豆品种(系)9 个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 可知,产量与株高(相关系数0.24)、有效分枝数(0.46)、单株有效荚数(0.39)、单株粒数(0.40)、单株粒重(0.40)、百粒重(0.17)6 个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主茎节数(0.15)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育日数(0.08)、底荚高(0.01)相关性不显著。

由表3 可知,生育日数与株高(0.18)、有效分枝数(0.32)、单株粒数(0.21)、单株粒重(0.30)以及百粒重(0.29)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荚高(-0.21)呈极显著负相关。除百粒重外,株高与其他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底荚高与主茎节数(0.2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分枝数(-0.15)、单株粒重(-0.13)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茎节数与单株有效荚数(0.23)、单株粒数(0.17)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效分枝与单株有效荚数(0.43)、单株粒数(0.49)、单株粒重(0.5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有效荚数与单株粒数(0.72)、单株粒重(0.6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0.84)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粒重与百粒重(0.39)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表3 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基于32 个品种(系)9 个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 可知,10 个性状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前3 个主成分(特征值>1),累积贡献率为63.14%。其中,第1 个主成分贡献率最大,为35.12%,第2 个和第3 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16.13%和11.89%。在第1 主成分特征向量中,单株粒重的向量值最大(0.47),其次为单株粒数(0.46)和单株有效荚数(0.42),其中底荚高的向量值为负。这表明,第1 主成分大的品种(系)单株产量、粒数和有效荚数高,而植株底荚高比较低。第1 主成分主要包含植株的产量性状,因此第1 主成分可称为产量性状因子。在第2 主成分特征向量中,底荚高(0.52)、主茎节数(0.48)和株高(0.31)向量值较大,生育日数(-0.40)、百粒重(-0.39)、有效分枝数(-0.17)、单株粒重(-0.13)的向量值为负。表明第2主成分大的品种,具有植株高大、底荚结荚高,生育期短、百粒重低、有效分枝少等特点。第2 主成分性状主要包含株型性状,可称为株型性状因子。在第3 主成分的特征向量中,百粒重(0.63)、株高(0.39)、底荚高(0.36)和生育日数(0.32)向量值较大,而单株有效荚数(-0.28)、单株粒数(-0.26)和有效分枝(-0.12)向量值为负。这表明第3 主成分大的品种(系)具有百粒重高、植株高大、生育期长且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荚数和粒数较少的特点。第3 主成分中百粒重性状向量值最高,可称为百粒重性状因子。

表4 夏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2.4 夏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使用DPSv9.50 软件对32 个参试品种(系)的9个农艺性状及产量均值构建聚类图,结果见图2。由图2 可知,在欧式距离D2=8.59 处,32 份种质资源可分为2 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分为2 个类群。

图2 夏大豆品种(系)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第I 类群有成豆6 号、豆满仓5 号、河豆66、华豆26、天成4 号、潍豆22、菏育豆10 号、喜多豆1 号8 个品种(系),占供试种质资源的25%。这一类群株高、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偏低,百粒重较高。

第II 类仅有1 份种质,即军农68,占供试种质资源的3.12%。该品种(系)各农艺性状均表现较低,与其他品种(系)遗传距离较大。

第III 类有道秋23、粟豆8 号、永鹏豆6 号、周豆46 号、国禾豆1 号、圣育10 号、中黄321、洛豆0906-3、苏豆13、南农1804、尚豆2 号、许豆11、华育11、豫丰豆369、驻豆36、中豆6301、驻豆35 共17 个品种(系),占供试种质资源的53.13%。这一类群品种(系)单株有效荚数多,单株粒重较高,有效分枝较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第IV 类有国豆2 号、科豆29、豫研豆086、尚豆1号、洛豆16081、五丰豆8 号6 个品种(系),占供试种质资源的18.75%。这一类群品种(系)生育期较长,株高较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较高,百粒重适中。该类群种质资源整体表现良好,具有较高选育价值。

3 小结与讨论

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是作物遗传改良的基础[13]。本研究对32 份夏大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调查结果发现,所有材料的9 个农艺性状及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其中有效分枝变异系数最大,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9,12,14],其次是底荚高。这说明河南夏大豆有效分枝和底荚高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较大改良基础。以供试的夏大豆品种(系)作为育种种质资源,可选育出植株性状好、高产、优质的夏大豆品种。

研究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可为大豆产量预测评价和高产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撑[15]。本研究发现,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慈敦伟等[16]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这些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起关键作用。有效分枝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强,可以将有效分枝作为高产品种选择的依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夏大豆植株性状信息主要集中在前3 个主成分,表明这3 个主成分包含的性状信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第IV 类群具有生育期较长、株高较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较高,百粒重适中的特征,可以作为品种选育的优质种质资源。

随着大豆育种资源和育种方法的不断研究和深入,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试验手段等,在大豆品种育种选择时能更大程度实现品种优化创新,最终实现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夏大豆粒数粒重
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黄淮海地区高蛋白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氮磷施用量对冬小麦小穗粒位结实粒数和粒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