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态调查及其与放射性咽炎、疼痛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14 03:18庞志明邹颖珊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毒副头颈部咽炎

庞志明,邹颖珊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癌症肿瘤疾病,主要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科肿瘤以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三大部分[1]。相关的流行病学报道显示[2],头颈部肿瘤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病率,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部分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会直接危及生命。因此,头颈部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后即开展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目前,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方案中,放化疗治疗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手段,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因肿瘤疾病本身及放化疗治疗方式的影响,以及头颈部肿瘤因解剖部位的特点易影响进食,使得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易出现营养状况偏低的问题,据报道,此类人群中约有超过7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3]。并且此类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还易出现放射性的毒副反应如放射性咽炎和疼痛等,而这种毒副反应的发生是否与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的营养健康状况存在某种联系,鲜有相关的临床报道予以佐证[4]。因此,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的营养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并探讨与患者放射性咽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对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近期在我院进行放化疗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陆续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旨在为头颈部放化疗患者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最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6]: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头颈部肿瘤,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无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病情许可并且能够配合调查。(2)排除标准:有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认知障碍,肿瘤复发或转移,治疗期间由于病情严重或其他原因未完成放疗,接受放射治疗时间≤2周,基础资料、临床检测数据缺失或不完善。本研究的98例患者中有4例由于处于放疗后期,只有1周观察记录;1例由于缺失放疗后期调查数据,遂在本研究中剔除,共有92例患者完成调查,有完整的调查数据。9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50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4.38±11.29)岁。癌症疾病:鼻咽癌38例、喉癌20例、舌癌14例、口咽癌14例、其他部位肿瘤14例,初诊患者50例,术后患者48例。单纯放疗44例,同步放化疗48例;放疗剂量70~71.2 GY,化疗方案为放疗同步每周一次铂类药物化疗,顺铂30mg/m2QW 或奈达铂30 mg/m2QW。研究方案经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营养筛查NRS-2002评分对患者放疗前、放疗第四周、放疗最后一周的营养风险状况进行评估比较,筛查的结果包含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0~3分)和年龄评分,各项评分相加后总分≥3分则为有营养风险[7],统计不同治疗时间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在放疗前、放疗第四周、放疗最后一周对营养健康指标,包括体重(BW)、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等进行测量或检测,统计对比不同治疗时间患者的营养健康指标水平。对患者放疗前、放疗第四周、放疗最后一周的放射性咽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放射性咽炎评估参照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8]:0级为咽部无损伤;1级为咽部有充血和轻度疼痛感,无需治疗干预;2级为咽部有片状黏膜炎或有炎性血清血液分泌物并伴有中度疼痛感;3级为咽部有融合性纤维黏膜炎并伴有重度疼痛感需药物治疗;4级为咽部溃疡、出血、坏死。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进行评估,该量表得分范围0~10分,0~3分属于轻度疼痛,4~7分属于中度疼痛,8~10分属于重度疼痛,分值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剧烈。在放疗最后一周时对放化疗患者和单纯放疗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包括BW、BMI、Hb、Alb、放射性咽炎分级、NRS疼痛评分等进行统计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健康状况指标与放射性咽炎分级、NRS疼痛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χ2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经营NRS2002量表评估,放疗最后一周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于放疗第四周且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 例(%)

2.2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营养健康指标情况

放疗最后一周BW、BMI、Hb、Alb水平均低于放疗第四周,且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营养健康指标情况(±s)

表2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营养健康指标情况(±s)

注:1为放疗第四周与放疗前比较,2为放疗最后一周与放疗前比较,3为放疗最后一周与放疗第四周比较。

治疗时间放疗前(n=92)放疗第四周(n=92)放疗最后一周(n=92)t1值,P1值t2值,P2值t3值,P3值BW(kg)62.47±8.41 58.10±9.53 52.92±8.35 2.202,0.031 5.160,0 2.618,0.011 BMI(kg/m2)23.78±2.14 22.13±2.02 20.40±2.18 3.590,0.001 7.085,0 3.727,0 Hb(g/L)127.42±18.57 118.92±18.14 110.71±17.42 2.097,0.039 4.200,0 2.089,0.040 Alb(g/L)42.74±2.93 40.23±2.06 38.87±3.54 3.059,0.003 5.393,0 2.126,0.037

2.3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情况

放疗最后一周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均高于放疗第四周且高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情况(±s)

表3 不同治疗时间患者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情况(±s)

注:1为放疗第四周与放疗前比较,2为放疗最后一周与放疗前比较,3为放疗最后一周与放疗第四周比较。

治疗时间放疗前(n=92)放疗第四周(n=92)放疗最后一周(n=92)t1值,P1值t2值,P2值t3值,P3值放射性咽炎分级(级)0.78±0.29 2.37±0.53 3.12±0.69 16.851,0 20.019,0 5.520,0 NRS评分(分)1.87±0.39 4.98±0.89 6.10±1.26 20.494,0 20.535,0 4.649,0

2.4 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各项指标情况

放疗最后一周时,同步放化疗患者相比于单纯放疗患者,BW、Hb水平有进一步降低,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有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各项指标情况(±s)

表4 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各项指标情况(±s)

组别同步放化疗(n=48)单纯放疗(n=44)t值P值BW(kg)50.32±4.35 53.89±4.72 2.513 0.016 BMI(kg/m2)20.01±1.87 21.23±1.79 2.112 0.041 Hb(g/L)107.31±9.42 113.82±9.02 2.237 0.031 Alb(g/L)36.23±3.21 39.97±3.02 3.799 0放射性咽炎分级(级)3.51±0.49 2.98±0.64 3.006 0.005 NRS评分(分)6.72±1.06 5.87±1.03 2.580 0.014

2.5 放化疗患者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检验分析,放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包括BW、BMI、Hb、Alb与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见表5。

表5 放化疗患者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头颈部肿瘤是临床常见的癌症肿瘤疾病,放化疗治疗一般是其首选的治疗方式,而在此类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营养状况不良呈现普遍现象发生。对于头颈部的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不仅仅与肿瘤本身消耗、肿瘤引起的吞咽困难有关,还受化疗、放疗过程中的副反应如味觉障碍、口干、吞咽困难、咀嚼功能受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由于恶性肿瘤自身代谢、分化与增生需要消耗机体的能量,多数病人在治疗前已发生营养不良。肿瘤确诊后,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导致营养不良。头颈部肿瘤因解剖部位的特点,术后局部结构改变等均对进食造成影响[9]。另外,由于放射线、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在杀伤肿瘤组织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产生放疗毒性,在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治疗期间易出现放射性咽炎、疼痛等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这种放化疗治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是否与营养健康状况有相关性也引起了临床研究的兴趣。因此,入院营养筛查及在治疗同时,动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予营养干预,对体重显著下降或营养不良风险明显的患者予针对性治疗,对预防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表明,随着放疗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现象也越严重。这是因为放疗与化疗是头颈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但放化疗副反应会严重影响患者放疗期间的进食量,恶化患者的营养状况。本研究发现,随着治疗的推移,营养风险发生率上升,与既往临床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患者放化疗治疗期间进行相应的营养监测和评估及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BW、BMI及生化指标常作为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可从多方面反映患者营养状况。本研究中,体重、BMI随着治疗推移持续下降,但在早期至放疗第四周时降幅较后期大。这说明第四周是营养干预患者体质量下降的关键时间点,体质量下降会导致头颈膜固定体位重复性变差,患者不自主运动增加,降低了放疗的精确性和疗效,且体质量下降是肿瘤预后不良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Alb在放疗第四周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少及Alb水平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其半衰期较长有关。白蛋白的半衰期为20 d,急性蛋白质丢失或短期内蛋白质摄入不足,Alb仍可以维持正常。放疗最后一周的Alb较放疗第四周及放疗前下降,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患者放射性口咽黏膜炎、口干、咽喉疼痛、味觉改变等不良反应的加重,严重影响患者食物种类的选择及食物总量的摄入。国外众多研究结果表明[10],Alb浓度可以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价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中维持血清白蛋白浓度稳定尤为重要。本研究中Hb在放疗第四周下降明显,在治疗后期的下降相对缓慢,考虑与病例的前期同步化疗有关。多个研究表明,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其Alb、Hb水平优于常规饮食组。

头颈部患者在放化疗治疗期间会出现较多的放射性毒副反应,本研究中放疗最后一周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均高于放疗第四周且高于放疗前,充分表明随着放化疗治疗时间的累积,患者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的程度也越深,这是因为持续放化疗治疗,放射性照射剂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毒类化疗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对于患者机体正常细胞的损伤性越大,进而使得患者的放射性咽炎、疼痛等毒副反应程度不断加深[11]。经Pearson检验分析发现,放化疗患者营养指标包括BW、BMI、Hb、Alb与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呈负相关性,表明患者的放射性毒副反应的发生与营养健康状况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放化疗治疗期间关注患者营养状态,适当给予营养支持,可能有助于减轻放疗的毒副反应。本研究中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方法比较,BW、Hb水平进一步降低,放射性咽炎分级、NRS评分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化疗治疗中铂类药物、抗代谢药物和烷化剂是导致骨髓抑制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同步铂类药物化疗的影响,骨髓抑制增加,所致的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摄入量,导致各项指标改变明显[12]。

综上所述,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存在较高的营养发生风险,营养相关指标表现为持续恶化,并且与患者的放射性咽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性。因此,早期营养筛查,治疗中准确有效监测和评估营养指标,对于降低放射性毒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毒副头颈部咽炎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分析
大剂量MTX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分析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胃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毒副反应与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慢性咽炎会癌变吗
胸苷酸合成酶变化与结直肠癌5-氟尿嘧啶化疗敏感性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咽炎不是“一”种病
经皮胃造瘘在治疗头颈部肿瘤中的运用进展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