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分娩后新生儿行为状态及产妇应激状态的改善研究

2022-06-14 03:18曾丽容吴结英邓惠玲梁燕嫦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总分产后产妇

曾丽容,吴结英,邓惠玲,梁燕嫦

中山市博爱医院产科,广东 中山 528400

产妇共同参与新生儿护理成为当下产科较常见的优质护理模式[1]。目前,首次分娩产妇所占比例大,对新生儿相关护理处于零经验状态,加上产妇不能接受角色转换,易出现不良应激反应[2]。分娩过程中,新生儿体内茶酚胺以及相关皮质激素分泌通路激活,易产生应激反应,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有研究[3-4]表明,充足睡眠可以改善新生儿应激状态。本研究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对分娩后新生儿行为状态及产妇应激状态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8.33±12.16)岁,平均孕周(39.47±1.02)周。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住院时间(4.33±1.12)d,Apger评分(9.62±2.13)分。对照组产妇住院时间(4.52±1.26)d,Apger评分(9.59±2.06)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了解并配合,无并发症,精神正常,无交流障碍。(2)排除标准:不能正常交流,不配合。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常规护理。护理过程由护士独立完成。

1.3.2 观察组 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措施如下。(1)新生儿沐浴。调节室温至22~24℃,评估新生儿精神状态。过程中护士对步骤进行讲解,沐浴时,强调如何扶住新生儿身体,避免水进入耳朵和嘴巴。沐浴后,对脐部消毒。(2)建立新生儿护理规范流程。包括新生儿日常护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新生儿沐浴、尿片更换、喂养等具体步骤。

1.4 观察指标

(1)产妇应激状态[5-6]。焦虑自评量表(SAS)共20项,单项1~4分,总分≥50分,判定为焦虑,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重。抑郁自评量表(SDS)共20项,单项1~4分,总分≥53分,判定为抑郁,得分越高,表明抑郁情绪越重。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共10项,单项1~4分,总分≥9分,表示产后抑郁,总分≥12分,表示产后抑郁严重。(2)新生儿行为状态。采用新生儿行为评分法[7],将新生儿状态进行程度化分,包括深睡眠、浅睡眠、瞌睡、安静觉醒、活动觉醒和啼哭,顺序为1~6,编码越低,表明状态越安静。(3)产妇护理能力。采用新生儿护理指南,观察产妇实际操作,对产妇进行总体评分[8]。(4)产妇角色适应以及对护理满意度。产妇自主评价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分为适应、比较适应和不太适应3个等级。最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75~90分为比较满意,50~75分为比较不满意,50分以下为不满意。(5)新生儿Apgar评分[9]:心率、皮肤颜色、反射、肌张力、呼吸共5项体征,每项0~2分,分值越高,表明新生儿身体状况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应激状态评分情况

与产后1 d比,两组产妇产后5 d应激状态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5 d,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应激状态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产妇应激状态评分情况(±s) 分

组别产后1 d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产后5 d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SAS 47.10±15.71 46.82±15.23 0.090 0.929 44.02±16.15 37.15±12.38 2.363 0.020 SDS 44.12±5.56 43.81±6.78 0.247 0.805 40.01±6.12 31.12±4.46 8.218 0 EPDS 13.47±6.98 12.89±6.57 0.424 0.673 11.31±7.02 8.27±4.56 2.542 0.013

2.2 两组新生儿行为状态评分情况

与出生1 d比,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 d行为状态中1分得分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5 d,观察组新生儿行为状态中1分得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行为状态评分情况 例(%)

2.3 两组产妇护理能力情况

观察组产妇护理能力评估中更换尿不湿合格、脐部护理合格、喂养合格以及新生儿淋浴合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护理能力情况 例(%)

2.4 两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比较适应、问卷评分以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母亲角色适应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3 讨论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母婴护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产妇学习新生儿护理需求,同时增强产妇对新生儿的责任感[10]。研究显示,观察组产后5 d应激状态相关SAS评分、SDS评分以及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护士指导下产妇参与到新生儿护理过程之中,能够安抚产妇焦虑情绪,增强对母亲角色适应能力的同时,提高护理能力。一方面能发挥护士教育职能,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产妇对护理知识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易引起相关应激反应,导致其长时间处于觉醒状态[11]。已有报道[12]发现,觉醒状态下新生儿更易啼哭。本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出生5 d后行为状态中1分得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在于,观察组共同参与护理,特别是与母亲进行长时间接触,能够对新生儿起到安慰作用。有研究[13]认为,婴儿尽早进入睡眠,能够有效调整分娩过程中应激状态。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以及对新生儿护理能力得到提高,分析其原因在于,观察组产妇在护士陪同下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掌握护理技能,且和宝宝长时间接触,能够增强对母亲角色转换适应能力。对照组产妇未能参与护理,导致产妇出院后没有新生儿护理技能经验,护理能力较差,同时产妇没有和宝宝互动,对角色转换不能适应。

综上所述,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下的母婴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和角色适应能力,改善产妇产后应激状态以及新生儿行为状态。

猜你喜欢
总分产后产妇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产后恢复健康进行 产后恢复3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