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

2022-06-15 00:25王淦生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艺术节美育素养

王淦生

押题理由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美育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正契合高考作文“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也因此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命题趋势

1.美育培养美好、善良的心灵,让我们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美育激发我们的艺术兴趣,发展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我们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

3.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培养兴趣和特长,注重潜能发展,为我们融入社会、创业就业和健康快乐生活奠定基础。

4.强化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心田,发现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

押题方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发挥以美育人的作用,复兴中学将举办第27届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诗文朗诵,美术展,音乐、戏剧、舞蹈表演等。艺术节是学校的传统活动,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同学们的欢迎。

不过也有同学认为,“人无德不立,学无‘分’不行,只要品德好、成绩好,未来就会很美好,风花雪月又不能当饭吃。”还有些同学认为,“艺术修养要看考级成绩,拿到证书才有用,其他都是浪费功夫。”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在本校(统称“复兴中学”)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设置了三个任务:体裁为演讲稿,情境为学校艺术节开幕式,内容为对美育的认识、对同学当中存在的错误认识的分析以及对学校美育的希望和建议。作文要阐明美育的意义,强调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门必修课,美育与德育、智育一样是学生必须接受的教育。它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于一个人素质的提高、对于一个人三观的形成和生活品位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于“人无德不立,学无‘分’不行,只要品德好、成绩好,未来就会很美好,风花雪月又不能当饭吃”和“艺术修养要看考级成绩,拿到证书才有用,其他都是浪费功夫”的看法,完全将艺术教育和美育功利化和狭隘化,他们没有看到美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意义,没有想到要成为一个高素质、高品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事事只盯着“有用”,只能让我们的教育变得势利和功利,使我们的艺术教育堕入应试教育的泥潭。而且今天有这种思想的人并非个别,这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健康开展,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建设人才、提升全民综合素质也极为不利。对学校美育的建议,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活动,切忌将美育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要重点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观,使其成为懂美、爱美、追求美的人。

例文赏读

徜徉艺术,以美育人

一考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在这个盛大的艺术节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我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感受,表达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我演讲的题目是:“徜徉艺术,以美育人”。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五育并举”的教育。我们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是新时代的合格青年。让我们乘着艺术节的东风,徜徉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让美的音符、舞姿、画面和语言陶冶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味。

我们为什么要热爱艺术?因为艺术是经过加工的更高层次的生活。

艺术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艺术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切的体悟与感知。当白雪覆盖大地,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当明月高悬,那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童趣;当大江东去,那是“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豪情……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能够感知美的人。当钢筋水泥让人变得麻木,当书山题海使你我变得漠然,艺术将我们拉回温情的世界。艺术之水浸润着、感染着,而非训练着、操纵着我们。“今夜月色很美,应是海棠花未眠”,能道出这样的感受,我们才拥有一颗富有感知力的温暖的心。

我们为什么要懂得艺术?因为艺术是一个人内心最细腻深沉的感受。

艺术修养是考试考不来的,是刷题刷不高的。就像蓝调15小节行走节拍给人的宁静无法言传,“你是我心中解不开的缘、笔下画不完的圆”其背后的故事千人千样,现代京剧《沙家浜》中的爱国大义,芭蕾舞《吉赛尔》中生死相依的爱,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缠绵悱恻的恋……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细细体悟。烂熟于心的模板无法解释的,科学推导的公式无法计算的,才是艺术!艺术不是“分数”而是“心数”。

我们为什么要拥抱艺术?因为艺术会作用于人的塑造,使你的人格健全丰满。

西方哲人曾言:“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将水从一个容器注入另一个容器,而是呵护一朵花的开放。很多人生活在一个一元价值观、二元世界观的体系中,事事要争第一,认为非对即错。而艺术像一扇窗,让多元七彩的光洒到每个人身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必定成功,但被艺术浸润的人终将幸福。他會收获《基督山伯爵》的智慧、《第五命运交响曲》的坚韧、《星空》的浪漫、《理查三世》的哲思……艺术作品会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在艺术中,我们会收获无尽的力量,塑造健全丰满的人格。

有了艺术,人的情感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育启迪我们走好人生路。让我们携手开启艺术节的大幕,让我们在艺术的阳光雨露中健康成长!

祝复兴中学第27届艺术节圆满成功!也希望在复兴中学今后的每一天,我们都徜徉在艺术的氛围里,天天向上!

谢谢大家!

[评析]

这篇演讲稿堪称学校艺术节开幕式上的“最佳配置”。一是诗情浓郁。作文如散文诗般朗朗上口,激情澎湃,文采斐然,极具艺术感染力。二是论据丰富。全文大量援引著名艺术作品佐证自己的观点,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使演讲很有说服力。三是开口小,挖掘深。作文主要阐述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不蔓不枝,层层推进,说理深刻,阐述到位,有鼓动性。

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荷兰一工作室,利用太阳能创建了一条在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灵感来自梵高的《繁星闪烁的夜晚》。这条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自己发光发亮。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受。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当今时代,没有一门学科、一门专业是独门独路与其他学科和专业“老死不相往来”的,跨学科之间的“杂交”和融合已经成为趋势。科学家的灵感可以来自艺术,艺术家的灵感也可以来自科学。一个人如果具备了各种素养——包括科学的、文学的、艺术的、体育的……他的发展空间就会更大。荷兰的道路设计工程师正因为欣赏梵高的画才有了新奇的创作灵感,从而设计出别出心裁的自行车道;而这美妙的自行车道也许又会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所以说,一件出类拔萃的艺术作品,往往源自艺术家全方位的杰出才能;一件不朽的实用发明,也会汇聚众多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参考立意:学科需要打破壁垒,融合更能创造新意;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决定了人才的高素质;突破专业领域的小圈子,也许你会有更伟大的发现……

猜你喜欢
艺术节美育素养
遇见艺术节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海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