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某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与BMI的相关性研究

2022-06-15 01:59席建蓉彭晶王日烁王维维马佳黄明珊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体质健康相关性

席建蓉 彭晶 王日烁 王维维 马佳 黄明珊

【摘要】 目的:了解甘肃省某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对其BMI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选择西北民族大学33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重身高测量,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指南》提供的超重/肥胖的标准计算BMI值。结果:收回有效问卷317份,回收率为98.78%。甘肃省某民族院校大学生的BMI等级分布基本正常,但是其中超重与肥胖人数占总人数的15.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吃正餐时长、有无刻意节食的习惯与BMI等级有着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甘肃省某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与BMI值有着密切关联,因此保持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正常作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是保持BMI正常,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关键。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BMI;体质健康;相关性

基金项目:2020年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BMU-BYL20219)

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31920200048)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的提出,体质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作为国际常用衡量健康水平的一个标准,近年来,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19年《国民体质监测公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整体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体健康。大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体重过重,BMI过高。大量研究显示BMI过大或过小,疾病的危险因素都会增加,BMI的大小在一定程度反映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除此以外,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对个体、群体以及社会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国际卫生组织指出:“行为与生活方式可以决定人健康与寿命的60%。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自控力不足的群体,在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之后,熬夜玩手机、无节制摄入高热量食物、缺乏体育运动而出现体重上升、BMI升高等健康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大学时代的健康,更会影响其成年时期甚至一生得健康。民族院校大学生是发展建设民族地区的主要力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整体推进的重要生力军,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某民族院校大学生生活方式对于其BMI的影响,找出关键影响因素,为提出科学、健康、适合民族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提供数据支持,以期为民族院校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330名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纳入标准:①西北民族大学在校全日制大学生;②具备理解调查问卷内容及自我判断能力;③自愿参与本研究调查者。排除标准:①因疾病、个人原因不在学校者;②不配合完成检查项目的大学生。

1.2 研究方法

在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后,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测量其身高体重。研究调查开始前需要详细告知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问卷填写具体方式、身高体重具体测量方法,调查对象自愿参加。问卷在实验室测量前集中发放,集中填写,当场收回,之后进行实验室身高体重测量。

1.2.1 生活方式问卷

查阅相关文献并根据本研究需求,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调查》,问卷包含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民族、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以及生活方式相关问题,其中生活方式相關问题包括锻炼情况、睡眠情况、饮食情况三个维度,共计25个条目。

1.2.2 实验室测量

在实验室对完成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使用身高体重计来测量准确得身高和体重,之后根据BMI换算公式计算出研究对象的BMI。

1.3 统计分析与方法

研究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一一对应编号,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录入过程中再次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录入完成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不同生活方式对BMI的影响,并对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于BMI分类存在较多的标准版本,本研究采用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 Working Group of Obesity in China,WGOC)专家对中国人群体质指数的分类标准: BMI<18.5kg /m2 为过轻体重;18.5kg/m2≤BMI≤23.9kg/m2为标准体重;24.0kg/m2≤BMI≤27.9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

2结果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其中4份问卷填写不完整,共收回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8.78%。之后对这326名完成问卷调查的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其中9名同学拒绝实验室测量,最终收集的有效数据是317份。

2.1现状调查

2.1.1 一般人口学资料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男生97人,女生220人,平均年龄为(19.55±1.24)岁,其中汉族30.60%、回族25.87%、藏族11.04%,其他民族32.49%。

2.1.2 体质指数

经统计男生中有17.5%的人偏瘦,18.5%的人超重及肥胖,女生中有16.8%的人偏瘦,13.6%的人超重及肥胖。

2.2 相关性分析

2.2.1一般人口学资料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由统计分析可知,年龄和生源地是民族院校大学生BMI的影响因素,p分别为0.010**、0.024*。

2.2.2 生活方式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2.2.2.1 饮食情况:民族院校大学生三餐进食情况基本正常,进餐次数每天达2次及以上的占总人数的73.82%,63.41%的同学吃正餐的时长都在10-20min,同时有超过50%的同学有暴饮暴食或刻意节食的行为。

2.2.2.2 睡眠情况:72%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熬夜现象,每天睡眠时间在6~8小时的学生占77.9%。

2.2.2.3 锻炼情况:有61%的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一种不积极的态度,仅有48%的同学每天锻炼的时间超过30分钟,47.63%的学生每天静坐时间超过6小时。

由单因素分析可知,每天进餐次数、吃正餐时长、刻意节食的行为是民族院校大学生BMI的影响因素。

3讨论

3.1 民族院校大学生BMI分级情况基本良好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BMI等级分布基本正常,标准体重(18.5kg/m2≤BMI≤23.9kg/m2)人数占到总人数的67.8%,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的体型基本正常,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超重与肥胖人数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5.1%,说明大学生中存在健康风险的人数也有相当一部分,同时体重较轻的人数占17.1%,女生偏瘦得人数多于男生,这可能与当代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念有关,女生比男生更加注重形体,过度减肥导致体重过轻。

3.2 民族院校大学生得生活方式尚存在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过半数的学生会刻意节食。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尚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节食方面。而刻意节食、暴饮暴食、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营养平衡,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例如长期暴饮暴食,会使膳食脂肪摄入过多,从而引起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生,肥胖影响胰岛素功能继而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研究表明,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1/3的癌症与脂肪摄入有关。除此以外因不良饮食习惯而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还有慢性胃炎、贫血、急性胰腺炎、脂肪肝等。

通过本研究分析可以发现:每周锻炼次数≤2次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3.85%,但是仅有48%的同学每天锻炼的时间超过30分钟,而且有61%的同学对于体育锻炼持有不积极的态度;47.63%的学生每天平均的久坐时间超过6小时。虽然每周锻炼次数≤2次的人数最多,但是这种锻炼更多的是学校强制规定的体育课程,能自发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比较少,另外上课、上自习、上网、打游戏等都是导致学生久坐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学生普遍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使得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更严重,而久坐和缺乏体育锻炼的危害也是极大的。

3.3 进餐时长、刻意节食行为是民族院校大学生BMI主要影响因素。

经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吃正餐时长、刻意节食行为与BMI等级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吃正餐時长越短,吃饭速度越快,食物未经充分咀嚼而进入消化系统,容易给胃肠道增加负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容易引起食欲亢奋,导致进食量过多,从而造成BMI升高。刻意节食的学生,每日进餐次数少,这样就满足不了机体需要量,造成下一次进餐时机体处于极度饥饿状态,从而导致摄入更多的食物,热量也随之摄入过多;与此同时,餐前过于饥饿,进餐后机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会将更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BMI上升。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BMI有影响,其中进餐时长、刻意节食行为是BMI增高的危险因素。规律饮食、均衡营养,正常作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是保持BMI正常,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梦娴,聂四平.2034例大学生BMI与身体素质指标的相关性[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05):569-572.

[2]张海军,董晓蕾,张永法,等.不同碳酸饮料饮用频率与中学生BMI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20):3713-3715+3753.

[3]蔡农,付明,尹迎春,张仕林.体质指数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4):58-59.

[4]王少春,闻一平.不同BMI等级大学生间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05):72-74+93.

[5]刘朝辉.隐性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指标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3):454-457.

[6]徐划萍,邱慧.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6):60-63.

[7]张明. 维汉大学生身体形态及生活习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8]施瑾.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群体差异性特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9.

[9]裴桐. 江苏省高中生体重分布特征与体质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10]钱媛媛,唐凤,周旭,黄玲玲,张玉灿.在校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5):154-155+167.

[11]Crovetto M,Uauy R. Recommendations for cancer prevention of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 WCRF) ; situational analysis for Chile [J]. Rev Med Chil,2013,141( 5) : 626-63

[12]王欣,许怡.夜宵食用人群机体代谢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海南医学,2020,31(18):2426-2428.

[13]赵士金,刘凤林.论女性节食减肥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外企业家,2020,18:244-245.

[14]夏娟,卓勤,何宇纳.膳食脂肪摄入与慢性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21( 11): 64-67.

[15]张弛. 青春后期大学生身体成分变化特征及影响体脂含量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0.

作者简介:席建蓉,女,1999.08.13,贯籍:青海省,土族,本科,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培训中心,1747387802@qq.com

通讯作者:彭晶,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护理系,46110508865@qq.com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体质健康相关性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