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22-06-15 04:50周喜华
民族文汇 2022年2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教学小学

周喜华

摘 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作为新课改理念的一部分,当前的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調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引言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生数学课上注重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小学生在课内课外积极提问,并通过提问和反思,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1、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不足的原因

数学是小学的一门基础课,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中,很多小学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注重提升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调查,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不足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一是,数学教材有着极高的权威性,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直接根据教材来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直接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都直接传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在此单向的知识传输中,往往没有问题意识,也不敢及时向教师提问。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压制性,常规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处于不平等地位,教师居于主体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学活动进行中往往直接照本宣科,并未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问题探究,长期下去学生不具备问题,且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即使在当下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很多小学教师依旧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未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缺乏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引导学生通过提问来掌握更多的知识。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存在矛盾的特点,其想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以期能够获得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尊重和看好,但同时又担心自己展示时出现问题,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因此为了改善学生的矛盾性,使学生的心理防线突破,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杜绝互相嘲笑,帮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或疑问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心理团队的构建,以此确保学生提出质疑时能都得到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在进行课堂氛围创建期间,教师需要注意,既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同时避免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要维持课堂的纪律,避免发生讨论十分热烈但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情况。举例说明,在一次教学时,一位学生通过实物投影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为大家介绍了解题的思路,其他学生都表示了认可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位学生举手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解题思路中存在错误使用定理的情况,因此整个解题思路并不成立,且最终证实了提出质疑的学生是正确的。

2.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往往非常简单枯燥,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而且无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保证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完善各种课堂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式,根据性格、理解能力等因素展开分组,其后的教学活动与学习均需要围绕小组开展,以此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在进行教学期间,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建问题,然后将该问题交给其他小组来解答,在提问后要求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题,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并逐渐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激励机制,即根据问题回答正确与否进行加分或减分,定期总结评分,根据评分情况给予该小组学生奖励或惩罚,总结后清零并开展下一轮竞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数学知识的问题中,可进一步培养其问题意识[1]。

2.3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和回应,不能提问。教师对学生的问题重视不够,往往忽视学生的问题,不认真地回答。这样就大大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师想让学生爱问,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兴趣需求,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爱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关注学生思考,促使学生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想法。教师还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育学生问题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思考者,喜欢提出问题,借助问题情境,让学生善于提问。因此,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应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使得问题情境能够更加的生活化。这样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创设真实的情境,不能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创设情境,也不能创设虚假情境,创设不符合逻辑问题情境。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每节课都要创设教学情境,如果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宜创造教学情境,反而会浪费课堂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果[2]。

结束语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问题思考主动性,促使学生积极结合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强化问题分析意识;教师需要通过合作分析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对数学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有效达成问题的解决和突破,借此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最后,教师则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完成后的实践总结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引导学生建立数学知识应用成就感,促使学生进一步强化问题总结意识[3]。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现代农村科技,2021(05):95.

[2]赵才贤.浅谈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C]//.2021教育教学与管理重庆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675-677.DOI:10.26914/c.cnkihy.2021.006726.

[3]崔改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08):99-102.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数学教学小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