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生活经验 助力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2022-06-15 14:25麦哲毅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经验问题解决知识结构

麦哲毅

摘 要:一节好的复习课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适宜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整个探究过程,使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初步感知—深入探究,加深理解—沟通联系,形成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把多个已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发现、实践的主体。因此,复习课不只是单元知识内容的补充,更是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复习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生活经验;知识结构;问题解决

《教与学的新方法(数学)》一书中谈到,认识小数都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课例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对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进行全面的复习,帮助学生对小数的相关知识内容(小数的读与写、大小比较、计算、解决问题)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

基于分层教学的理念,本课主要在操作说明或程序的层次上进行教学,重视具体情境下的表述。在教学教程中,教师不应急于归纳体会含义,而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认知,激活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多次表述中感悟小数的相关知识,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一、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让学生的“知识整理,回顾梳理”事半功倍

一个内容丰富的单元,经过教师的综合整理,浓缩成几张图片的内容,再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多元化综合信息,出示本单元中各新授知识的教材页面,这样不仅可以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让学生形成本單元的知识结构。

【片段一】

师:你们还记得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学习了什么吗?

生:小数的读法、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师:你们真棒!(出示单元主题图,图中重点圈出读作部分)在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就认识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并学会小数的读法(板书:小数的读法)。

师:(出示书本P92,标出“含义”部分)接着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1分米就是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1米。(板书:小数的含义与写作)

师:(出示书本P93,放大比较部分)还有呢?

生: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比较)

师:我们还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出示书本P96,竖式计算部分)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生: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板书:小数的加、减法)

师:以及(出示书本P97)?

生: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师:你们回答得真全面!

在复习课中运用多媒体梳理知识框架,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多媒体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

二、以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联系书本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正迁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重视。课前,笔者先让学生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小数,并写出该小数的含义,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四人小组内对各人所收集到的小数进行(小数的读与写、大小比较、计算)等几个内容的知识整理。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考数学、运用数学的数学素养,进一步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

【片段二】

(一)课前收集:我在       收集到小数       ,表示       (    )。

(二)回顾梳理(自主、合作、研究学习)

研学任务一:我会认小数。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一次生活中的小数的收集,请大家利用这些小数从图片的几方面对《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请在小组内完成任务一。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一)

(请一个小组进行汇报:①主持;②负责投影的操作。)

师:请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复习情况。(你们分别收集了什么小数?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依次说出自己在      收集到小数     。它表示     。)

小组长:请大家一起读一读我们组收集到的小数。

师: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读小数的吗?

生:整数部分和我们以前整数的读法一样,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的数按顺序读出即可。

师:请继续你们的汇报。

生:最大是:     ,最小是:

,    >    >    >

师:你们是怎样比较它们的?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它的小数部分。

师:请继续你们的汇报。

生:最大与最小的数相差   。列式:

师:计算中,最重要的要做到什么?

生: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小组长问组员: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师:你们的汇报真精彩,有条理又清晰。再请一个小组上来讲一讲你们的复习情况。

(第二小组按第一小组汇报的格式进行汇报)

师:你们觉得在复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是需要再提醒大家。

数学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程度不断加强,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是新课标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在學习与生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

三、解题条件的收集与排除,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数学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对题目进行理解与分析。“解决问题”的题目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那要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学生就必须要学会对解题条件进行排查。

【片段三】

师:其实,麦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在PPT中出示与小数有关的练习题),请利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并说说最需要注意什么?

生:在计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

师:你的分享真精彩。哪位同学所提的问题和他的不一样?

生:……

片段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根据已知条件,找准解题所需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找出更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源自于社会,学习源自于生活,数学这一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中,笔者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探索、研究,并在这基础上进行积累、内化,这充实生活经验的过程也是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交往、善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思考数学、运用数学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节好的复习课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适宜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在整个探究过程,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初步感知是什么——深入探究,理解为什么——沟通联系,形成认知结构”的全过程,把多个已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因此,复习课不单是单元知识学习的一个补充,更是对单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起到重要作用。复习课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主题创设中主动学习、尝试、探索,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娟娟.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彭晓爽.小学数学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0).

[4]张宏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

猜你喜欢
生活经验问题解决知识结构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利用现实中的素材和情景落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
学生生活经验视域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