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宋词较少进入流行音乐原因初探

2022-06-15 09:31李月亮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宋词流行音乐创作

李月亮

关键词:宋词 流行音乐 创作 创新

近几年(按:笔者主要针对2018—2020 年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故此处的“近几年”主要指2018—2020 年),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重视起来,于是许多流行音乐的歌词中渐渐出现了宋词的身影,其中比较有名、运用宋词较多的当属2018 年发行的由胡夏、郁可唯演唱的电视剧金曲《知否知否》,这首歌的歌词是张婧怡改编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可以说是将这首词全篇都运用到了歌词中,作为歌曲的高潮部分反复吟唱。当然除却歌曲的副歌部分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全篇,主歌部分则是张婧怡自己所作歌詞,并且这部分的歌词是带有古风韵味的,甚至用到了许多李清照其他词中的意象。但,《知否知否》这首歌曲是近三年为数不多的使用整篇宋词来入曲,并且传唱度比较广的歌。传唱度较广的原因一方面是歌曲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大概是因为同名电视剧的火热,带动了作为主题曲的《知否知否》的传唱。除了《知否知否》这首歌曲,近三年比较流行的宋词全篇入乐的歌曲就很少了,少部分是宋词的半阕、几句名句、一些意象被运用到现代流行歌曲里面,而如今大部分情况则是歌词充满了古风韵味,便可算入如今流行的中国风(古风)歌曲圈内了。所谓“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而现在流行乐坛虽然出现了一大批中国风歌曲倡导者,音乐明星类如周深、李玉刚等,网红歌曲如《赤伶》《牵丝戏》等,都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但是近三年却鲜少再出现如《知否知否》这种运用全篇词作的歌曲了。笔者在此试分析一下原因,探究一下传统文化推广的更佳路径。

一、 原因

(一)受众

近三年,国民素质普遍提高,民众普遍得到较高、较完善的教育,但是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水平差异,当今20—70 岁仍是占比较大的人群。如今各类音像宣传途径里,网络宣传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受众是通过网络的接触到流行音乐的。而大数据表明,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20—29 岁、30—39 岁、40—49 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7.8%、20.5% 和18.8%,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 年3 月的16.9% 提升至26.3%,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见图一)学历结构:初中、高中/ 中专/ 技校学历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为40.3%、20.6% ;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占比由2020 年3 月的17.2% 提升至19.3%。(见图二)”。这些数据足以表明,受众即使艺术品位有所提高,但欣赏素质还没那么高。比如说2017 年发行的网络流行歌曲《生僻字》,歌词内容大多是各种生僻字的简单堆叠,只是能够简单押韵符合乐曲而已,但是由于迎合了大众的猎奇心理,所以很是流行,其实内容根本没有什么意境和营养。通俗来说,如果流行歌曲中大量使用宋词,很有可能会因为受众听不懂、不理解而不受欢迎,因此更多作词家要考虑到受众的欣赏素质,而在作曲过程中不能大量使用宋词。

除却网络宣传这一途径,还有电视、广播等途径。而电视、广播、街面上播放歌曲这三种途径,使得受众接受宋词入乐的流行歌曲受到限制,原因就在于受众以这三种方式接触到流行歌曲时,是无法直接看到歌词的,如果歌词中用到的宋词是受众比较陌生的,那么听歌人更是很难听懂歌词,也很难知道歌曲所唱之含义,这样一来,在这三种途径中,受众的欣赏素质、文化水平更是直接决定了流行歌曲的传播生命。相比于网络传播,这三类传播虽占比较小,可也不容小觑,并且对于受众的欣赏素质要求更高一些,如此一来,如果不进行任何改变,那么很有可能继续为宋词走入现代流行歌曲束起藩篱。

(二)作词者

如今许多流行歌曲中的歌词含义并不那么明确,主要是因为作词者为了歌曲的乐感,放弃了歌词的严谨和含义,只是单纯填字来配合歌曲乐感。比如说2017 年发行的红极一时的歌曲——《凉凉》,传唱度最高的两句歌词“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着我”,单单字面意思都不通,更遑论意境。又如2018 年花粥发行的网络热歌《盗将行》,歌词古风意味十足,全篇歌词仿佛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你的笑像一条恶犬,撞乱了我心弦。谈花饮月赋闲,这春宵艳阳天,待到梦醒时分睁眼,铁甲寒意凛冽”。细细品味下来,歌词语句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逻辑衔接,也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内容。种种现象,大多来自于如今聒噪的以商业利益为主的创作大环境,造就了“快餐歌词”的现象。

当然,还有一方面是作词者个人水平的问题,在如今商业性高、节奏快的现实条件下,作词者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充实自己,所作多为“口水歌”,甚至有些歌曲还由于作词者水平不高,出现了许多笑话,比较明显的有《肝肠寸未断》中的“霸王收起剑,别姬也已走远”,稍微有点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霸王别姬”中的“别”是动词,诀别的意思,在这歌词里却变成了虞姬的姓;不了解歌词出处的典故和意义,滥用的还有歌曲《千金买骨》“如若此生注定享受无望/ 便允许我千金买骨/ 桃花歌尽/ 飞魂流散/ 无以招楚”,这里作者想表达的无非是恋人之间的缠绵爱恋,但作词人显然是误用了千金买骨这一典故,“千金买骨”出自《战国策》,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比喻求贤若渴,此处明显为误用。

(三)歌曲

早在古代,词这一文学体裁本就是合乐而歌的,它本就是作为歌词使用的,词牌名就是这首词所用的曲子,只不过在历史岁月长河中,词作为文字能够更好地被记载保存下来,而当时配乐的曲子却因为口口相传等一些传播方式,在流传过程中都散佚掉了,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如今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可以说和宋词创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很多人也认为:“很多宋词都有着天然、优美的韵律,可以极大地降低音乐创作人的创作难度。所以在如今的流行音乐时代,可以充分将宋词的各方面优点利用起来,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将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进行完美结合,进而创造出新型的中国传统音乐。”笔者窃以为这种认识是比较浅薄的,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么近三年的流行乐坛为何宋词入乐的歌曲依然屈指可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我们所有人的一个努力方向、一个梦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流行性回归。

如今的流行歌曲与古代词曲是有隔阂的,笔者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从篇幅上来说,一般流行音乐的篇幅都在三到五分钟左右,但中国传统音乐的篇幅很多都是这个时长的几倍甚至数十倍,在这个‘快餐’盛行的时代,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劣势。而从表演角度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对于演奏及演唱的方式要求非常严格,难度也比流行音乐更高。”试想古代宋词演唱时,飨宴热闹非凡,管弦丝竹在侧,美伶吟唱,众人觥筹交错间侧耳旁听,这些乐器、演奏方式和现代难以相融了,光说这些乐器,如今会使用的人就不多,更别说可以组成一个“乐队”一起来演奏了,所以宋詞想要入当代流行歌曲之乐,从流行歌曲本身来说,还是非常难的,需要进一步考究和创新。

二、发展道路浅探

(一)教育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应从小抓起,不要小瞧孩子们对传统古诗词文化的理解接受程度,像一些简单的唐诗宋词,是可以让小朋友们从小开始接触学习的,当然也要注意学习方式,不要让孩子们失了兴趣或者觉得枯燥,如此一来反倒不美。比如说唐诗宋词的吟诵教育,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当下全国有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吟诵教育的语文课堂,针对吟诵这一学习中国古诗词的方式,也有许多学者专门对其进行研究,制定了许多可行的规则和方法。据笔者所知,2020 年首都师范大学吟诵团队还在北京召开了有关如何更好地开展吟诵教育的学术前沿会议,与会人员有全国各中小学老师代表、吟诵学者专家以及少数研究生。这足以说明吟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得到不少学校的大力支持,也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更开放地面向了低龄群体。如此一来,从学校层面讲,对低龄人群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教育是正在改善的。

当然,社会和家长也应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家长来说,应更加重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正确鼓励、引导孩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前儿童也可以适当进行蒙学教育,比如参加蒙学教育辅导机构,观看蒙学教育视频等;从社会层面来说,可以大力支持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诗词的传播和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取不同方式。社会、学校、个人这三个层面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那么宋词接受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教育是宋词入乐问题解决的源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教育达到了一定程度,不管是受众还是作词者,对于宋词入乐应当是没有什么大的阻碍了。

(二)创作

说起将宋词写入歌词,早在20 世纪80 年代的流行歌坛中就已使用过这个方式了,并获得了好评,80年代的邓丽君曾出过一张名为《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就收录了多首经过配乐的宋词名篇,苏轼的表现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范仲淹的抒发羁旅情怀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柳永的表达离情别绪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等,由于作曲家对宋词原著词意和韵致理解透彻,再加上歌唱者轻柔内敛、细声漫语的演唱,这就将这些古老的宋词中的精品演绎成了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那么近三年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此类创作很少,鼓励宋词入当代流行歌曲之乐势在必行。而鼓励歌词中使用宋词,首先可以鼓励此类歌曲的使用方,比如《知否知否》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同名电视剧的火热,带动了歌曲的传唱,甚至电视剧方还邀请剧中主演赵丽颖、冯绍峰二人共同翻唱了这首歌曲,使得《知否知否》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各大电视台晚会、网络短视频等的必备歌曲。这个成功的例子表明歌曲的使用方——影视作品,尤其是古装影视作品可以多多提倡宋词入乐。只有所作歌曲能够被推广出去,能得到更大的利益,创作者才能更有勇气、更加坚持地使用宋词入乐,不断融合创新,连接起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

(三)传播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今音乐的传播方式普遍采用网络传播,电视传播都在渐渐变少,“在这个眼花缭乱的时尚、快速切换的镜头以及无所不能的拍摄角度所故意营造出来的一个充满快乐的世界中,图像中所体现出来的词不达意、碎片化的实际应用都可以消除音乐电视原本作为电视媒介具备的现实主义特征”。笔者很同意这种说法,如果在宣传宋词歌词的流行歌曲时可以增加广告宣传就太好了。这种广告宣传可以使用画面、动图甚至短视频,虽说音乐是不能用图画、动图表现的,可是词却可以,中国传统文化很讲求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传承至今,配合着广告使用正合适。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广告传播,宋词也可以促进歌曲的宣传,此乃双赢。

而且如今网络科技发展迅速,许多网络媒介也如雨后春笋般扎根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疫情的影响也进一步让网络媒介发展渐趋成熟,“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创作也变得更加自由……也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音乐创作者之间的距离。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与应用也更加简便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对歌曲进行传播,一些网络热门APP 如今已经成了音乐传播的主阵地,比如抖音等一系列短视频APP,“随着大量视频的传播,作为背景的音乐实现了二次传播和翻红。因此,中国流行音乐在传播中需要利用好抖音中丰富的用户资源”,大力宣传一些以宋词入乐的流行歌曲,给其以鼓励政策。从长远来看,利用抖音等短视频对此类流行歌曲进行传播,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加推动以宋词来进行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发展,利用这些新媒体,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音乐的有效融合与长远发展。

三、结语

宋词入乐是当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比较有趣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可以通过推进教育、鼓励创作、大力传播等途径获得成功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会往前大大迈出极其有建设性的一步,会对树立文化自信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流行音乐并不是两条平行线,相反,笔者认为两者可以通过创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为两者都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猜你喜欢
宋词流行音乐创作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Jazz
理解流行音乐的变化
阿多诺流行音乐理论视域下的中国流行音乐思考
书评|《流行音乐与文化关键词》:为流行音乐研究树范本
宋词
刘羽亮??《宋词数首》
浅谈小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