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中语文新教材中优秀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2022-06-16 07:58李翠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6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传承

李翠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育是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内容之一。就山区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有效实现新教材中优秀文化传承,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在情境中启发引导,激发学习兴趣,重视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注重文体特征,培养审美情趣;平时常态化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优秀文化经典阅读习惯。

【关键词】山区高中;语文新教材;优秀文化;传承

在新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就是在梅州市五华县山区,电视、网络等媒体也逐渐代替书籍占据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忙碌的生活,快速的工作节奏,让人们的阅读开始走向娱乐化、网络化、肤浅化,经典名著阅读已逐渐被淡化。其次,由于长期深受应试教育风气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占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大多是“短平快”的“速成式”,直到现在高中生仍然深陷于应试题海战术中,经典名著阅读在基础教育领域重视程度有减弱趋势。这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而言肯定是相当不利的。因此,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优秀文化阅读的研究策略,我觉得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在情境中要以启发引导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注重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指出,应当大力尝试改变学生学习已知和定论知识的传统,推动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广泛学习模式的转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相应的教学策略也要随之改变,由传统的重知识传授向启发学生思维型方式转变。在情境中传承优秀文化,了解背景,对于历史久远的阅读文本的文化,因其原初性的文化价值会随着时空变迁而发生变化,所以在情境中传承优秀文化,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阅读兴趣。

比如教学《鸿门宴》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分析项羽、刘邦、范增等人物的性格,进而感受相关的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师说》时,可以导入两个方面的文化背景:一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重在文风的拨乱反正;二是关于师道文化的历史背景。再如,在教学《祝福》时,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逃”“撞”“回”“捐”的结果分别是“被抓回”“被逼嫁”“被嫌弃”“被赶走”,去思考其背后深层的文化原因,即“夫权、族权、神权”等封建思想文化对人的压迫,由此理解祥林嫂是不得已而死,因而产生同情悲悯,进而产生奋起疗救的文化自觉。

二、在阅读中注重文体特征,培养审美情趣

第一,小说是借助塑造形象来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解读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由于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等不同,可能会对小说内容产生理解上的不同。因此,在开展小说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能在文本的对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精神,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获得审美体验。而这一目标需要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创设多种信息来源,为互动“热身”;批判阅读,使互动“走”得更远;运用多种方式,为互动添加“助燃剂”。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放手,引导他们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比如,在《药》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明暗两线交织的结构特点,结合有关资料,探究出小说的主旨。然后,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的自由阅读,并组织成一场问答比赛,让学生之间互问互答,还选一组做裁判组。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问的内容既包括环境描写,也包括人物形象,大都从它们与主题的关系来进行质疑,而回答者经过认真的思考,回答得也合情合理。甚至连我在备课时都始料不及的一些问题,学生也能作出自圆其说的回答。而裁判组对自己裁判结果也作出有理有据的解释。

第二,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是现行高考文言文考察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综合素养,我们不妨凭借文体结构特征、图画图片、音像资料和名家点评等资料来设计文言文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学《苏武传》时,我先向学生播放豫剧大师李树建的《苏武牧羊》的一些视频片断,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情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同时批注自己的心得体会。又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当学生问起“瑟”与“缻”,教师便可以出示图片介绍:瑟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弹弦乐器,其共有二十五根弦。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通常用整木斫成,瑟面稍突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都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缻”通“缶”,瓦制的打击乐器。学生就豁然开朗了。

第三,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古诗词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高中生正值如诗的年华,学好诗歌,对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养成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对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做一些探讨。诗歌的语言富有凝练、含蓄等特征。在诗歌内容中,凡在节骨眼处炼的好字、关键性的好句,能使整句或者全诗游龙飞动,让人刮目相看的,即是所谓的诗眼。透过诗眼,就容易窥见诗人神府,准确把握诗歌的精魂。因此,在平时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诗眼来细细品读诗歌语言,通过学生的审美联想和想象,深刻挖掘诗歌内蕴。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以诗眼促理解,带领学生“采全篇精神,深入诗人脏腑,把握诗的精魂”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优秀文化经典阅读习惯

传统文化中,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作品选择原则非常重要。第一,阅读要注重选那些“风流蕴藉”的作品。“风流蕴藉”,这是古人对文学语言的要求。“风流”是指有诗意,“蕴藉”是指蕴含的意义深厚而不露。也就是说,无论是教材中,还是教师向高中生推荐的经典阅读作品,都要起到丰富高中生的精神内涵,充实他们内心世界的应有作用。第二,选文应该是一流大家的精品。对于高中生来说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阅读经典的时间更是有限,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能产生最大化阅读效果的方式就是读一流大家的一流精品。第三,要着力从具有激发人的生命活力的作品中挑选文章。有人认为文学就是人学,所以优秀的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起到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作用,还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激发人的生命活力的文章”能够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对加快高中生早日养成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迈入全面推广实施的阶段,高中语文课程標准在课程目标、内容和结构等层面均作出了重大调整并优化,推动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性教学、从狭义教学向广义教学模式转变,让学生真真正正实现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尝试着在课堂上渗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最大化。这是课程标准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对语文素养做了重要的规定,渗透优秀文化传承,这对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鸿铭.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上),2021,08(2):23-24.

[2]温小军.实用与文化: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困惑与突破[J].课程教学研究,2019,10(2):99-100.

[3]王小连.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J].新课程,2020,9(33):173.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传承
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研究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社会职责及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