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蛟:隐于长沙街巷的“红旗一号”研发者

2022-06-16 23:34伍婷婷
华声 2022年5期
关键词:靶场两弹一星设计院

伍婷婷

在长沙市左家塘街道宣讲团里,有一位身份特殊,却默默无闻的老人,大家亲切地叫他“彭爹”,他每年都会给社区的同龄老人赠送一份礼物,每年节日里还会给自己家乡的五保户送去慰问。作为社区的青少年辅导员,他常常给孩子们讲“两弹一星”艰难发展史。

他就是“两弹一星”“红旗一号”防空导弹研发的亲历者——彭海蛟。跟随钱学森、张履谦,从科研、设计、生产、总装、对接、联调和国家靶场的试射,彭海蛟一路见证“红旗一号”的成功。与很多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一样,他坚守着“秘密”,若不是满了80岁的他不经意间提起,或许这个“秘密”也如他当年进入国防部导弹设计院二分院那般,一直隐匿。

了解他,或许也能透过时代,看到那代人为强军强国奋斗的激情。

全班20多人毕业后跟“两弹一星”有关

彭海蛟是益阳岳家桥竹根岭村人,1937出生时,正值抗战。所以,小时候的他在闭塞的小村庄里时常想象自己长大后造武器的情形。“我几乎没上几天小学,但是1950年,我很顺利考上了离家不远的宁乡二中初中部。”那时住不起校,他和村里的小伙伴租在宁乡街上一老人家里,他每周回一次家,带的干菜就能管一周。在这种艰苦条件下,他考上了长沙一中。学校到家有100里路,碰上假期,他经常凌晨1点出发,走到家时已经上午11点了。那几年的锻炼,也为他之后能吃苦打下基础。

1956年,彭海蛟进入军工院校北京工业学院,分配到导弹自动控制系,真正跟“武器”扯上一些关联。1958年,对彭海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他在院勤工助学活动中,利用50多天时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压力应变自动测量仪”,这个发明填补了当时国内的空白,也为他接下来的道路做了铺垫。两年后,中苏交恶,学院对口援建的苏联莫斯科包乌曼工学院,一夜之间,专家撤离。学院在这紧急关头选拔业务能力较强的师生接替苏联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项目。彭海蛟被选中,成为导弹自控专业的党支部书记兼政治指导员,他带领20多个学生下工厂实习,编写论文,跟学生一起毕业。他还记得班上学生都分到国防科委导弹设计院、原子弹设计院和国防工办下属的军工厂,几乎每个同学的岗位都跟“两弹一星”研发有关。

在“红旗一号”靶场失眠常坐起来数星星

1961年9月,彭海蛟进入国防部导弹设计院二分院,成为“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工作永定路,葬在八宝山。”这是他刚接触“两弹一星”项目时的第一印象,还没来得及领悟,研究室主任张履谦就带着他和工作组以驻厂军代表的身份下到各工厂与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了。

他从事“红旗一号”防空导弹科研、设计、生产、总装、对接、联调和国家靶场的试射任务,那时候没有设计图纸,更没有技术资料,全靠着自己摸索。1961年到1963年底,他跟随张履谦在西安一机器厂,和天津、太原、成都、宝鸡、北京等地“红旗一号”的部件生产工厂对接,他们工作组十几个人跟工厂的工人、工程师同吃同住,通宵达旦。

1964年3月,“红旗一号”地面设备运往国家靶场(戈壁滩)进行打靶试验。戈壁滩的环境和生活物资供应条件非常差,每年寒冬长达七个多月,最冷可到零下34摄氏度,最热可达43摄氏度,他们正好经历了冷热交替的几个月。“我们的工作是在密闭车厢里进行,里边只有排气装置,热的时候外面40多摄氏度,里边更热,常常是两个班轮流来操作,汗湿的衣服不知道有多少套。”

在这里,生活完全没规律,夏天十多个人挤在一个小帐篷里,蚊虫多,又加上工作压力,整晚失眠,“睡不着怎么办?就坐起来数星星看月亮。那里的日光刺眼,月亮倒是极好看的。”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试验终于开始。“我虽然籍籍无名,但是当时这个靶场发射方案是集体创作出来,我主笔的。”1964年9月16日上午9点半,“红旗一号”试验团队准时到达发射基地,半小时后,岳振华指挥长发出打靶的命令,装在发射架上三枚“红旗一号”防空导弹三弹齐发,15秒内成功击落了二万五千米高空的无人自动驾驶靶机,试验成功了。回忆这些,彭海蛟抑制不住激动,摘下眼镜的手还在颤抖着。

转业回长沙研发湖南第一台军用计算机

在第一代“红旗一号”防空导弹研发期间,彭海蛟和同事们一样,上班军装,下班便服,很是神秘。就连他的妻子和父母都不知道他具体在做什么。这期间,他跟家人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出差”“执行任务”。

“我们1963年2月23日结婚,他在北京,我在宁乡,两地分居十多年。”比彭海蛟小20天的樊春华说起老伴这段经历,不由得叹了口气。“我有时候也好奇,但是没有问过,我心里大概知道他从事的工作是保密的。”

彭海蛟的母亲在给孙女断奶时去了趟北京,她对儿子的工作也很好奇,有时候忍不住问一声,他便告知是在部队工作,随即避开话题不谈。碰到有时候一去外地就是几个月或者几年的,他就跟家人说“出差”或者“执行任务”,家里人听多这两个词,也不再问了。

1971年,彭海蛟转业回到长沙,跟樊春华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他被安排到湖南省計算机厂三车间,做仪表和显示器,这些产品还会用到地空导弹的配套上或者测量船上。他的特殊身份第一次被单位同事所知,不过大家只知道他是从国防工委回到地方的。

第二年3月,他调入计算机车间,担任主任、党支部书记、质量管理科长等职务。在这里,他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跟国防科大共同研发,生产出湖南省第一台军用计算机。“这是个大型计算机,有我家卧室这么大。”他比划着计算机的大小,似在回味,眉眼里溢满自豪。这次尝试给湖南计算机领域带来契机,接下来,湖南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台式计算机也在他的车间里制造出来,这成为后来湖南计算机厂大批量生产的主导产品,甚至在中国计算机行业创经济效益第一。

经历过“红旗一号”的研发,彭海蛟对“精益求精”更有体会,所以之后他转岗抓质量,并成为国际注册质量认证审核员。退休后,他自己办了一家咨询顾问公司,直到2013年前才真正退休。

摘编自《潇湘晨报》

猜你喜欢
靶场两弹一星设计院
“两弹一星”民族骄傲
从“两弹一星”研制历史看“国之大者”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在青海举行
精细化理念推动靶场总装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年6月18日,一架F-16战隼在联合太平洋阿拉斯加靶场上空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贵阳建首个“大数据安全综合靶场”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