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课中错误 生成智慧学习

2022-06-16 00:08钱泺妃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创新学习智慧学习数学思维

钱泺妃

[摘  要] 实践证明,没有出现错误的学习是苍白的,没有经过错误磨砺的经验不牢固,这样取得的学习成果也经不起长久的考验。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待错误,反刍学习;正视错误,反思学习;驾驭错误,深化思考,要努力让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成为学生智慧学习的重要资源,成为他们创新学习的发源地。

[关键词] 善待错误;智慧学习;数学思维;创新学习

理性地对待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应成为教师课堂的重要教学预设。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努力从这些不可预见的错误中总结规律,发掘其蕴含的亮点,引领学生再探索、再思考等,从而总结出错误出现的原因,让学生投入对应的学习反思之中,以此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形成,建构起正确的学习认知,使得数学学习更为智慧。

一、善待错误,反刍学习

善待学生学习错误,就是践行人本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用儿童的视角去学习,用儿童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数学课堂势必充满和谐的声音,充满人性的温馨。

例如在“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练习课”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表现,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给予必要的引领,使错误成为深入学习研究的资源,以此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灵活分析的学习习惯,让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学习更加有效。

如,有这样的一道习题:小明用彩纸给一个圆柱的茶叶罐做外包装,茶叶罐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刚好是一个正方形。问小明做好這个外包装需要彩纸多少平方厘米?

在展示学习成果时有学生提出:半径是10÷2=5(厘米),底面积是3.14×52=78.5(平方厘米),侧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表面积是78.5×2+100=157+100=257(平方厘米)。该学生的回答可谓是条理清晰,让其他同学都忍不住点头。

面对这样的回答,教师该如何处理?是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还是以此为源,引导学生更详细地对每一步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深度理解该习题的计算过程,以便做出自我判断和自我修正呢?针对这两种处理方式,笔者选择了后者。

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师应给予更细致的思考,也就是要借此机会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让学生逐渐悟出要解决好问题,就得进行必要的知识回忆与学习联想,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等,促使数学学习顺利地走向更深处。

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并特别强调侧面的构成。经过梳理,学生对圆柱侧面的构造学习进行了再次强化。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高剪开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其次引导学生逐步解读前面的解答。经过有序地思考和分析,学生发现底面积的计算是正确的,而侧面积的计算是不对的,用10厘米乘10厘米,计算的是直径乘直径,而不是底面的周长乘高,所以这里的解答是错误的。

在如此详尽地学习梳理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圆柱侧面的构造,明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学习变得更加理性,学生的思考也变得更加严谨、缜密。

由此可见,灵活地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就能构建一个更为理想、民主的数学学习课堂,也能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得敢说、敢议、敢问等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从而逐步增加学生直面问题、正视错误的勇气。

二、正视错误,反思学习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数学学习亦是如此。那么,在错误出现的时候教师该如何处理呢?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宽容地、理性地直面学生的学习错误,是让教学走进儿童心理的基本方式,也是培育学生学习自信和完美人格的重要举措。为此,在“乘法分配律练习”教学中,教师就得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时的各种表现,正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灵活地给予运用,使之成为学生新的研究话题,从而助推乘法分配律模型的有效建构。

比如,在做“(1)45+55×8,(2)125×75×8,(3)99×75+75”等练习时,就有部分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思考。

生1:45+55×8=(45+55)×8=100×8=800。

生2:125×75×8=(125+75)×8=200×8=1600。

生3:99×75+75=(100-1)×75+75=99×75+75=99×(75+75)=99×150=14850。

……

基于此,教师需引导学生逐一分析,通过相应的学习辩论,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学习大辩论”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用自己的笔、嘴,讲述理由,讲清楚学习过程,让其他学生心服口服,从而更好地甄别这些学习成果,更有效地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比如有学生提出:生1的分析是有问题的,一是没有认真审题,这个计算题“45+55×8”里没有乘法分配律的规律,它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混合运算,第一步应该计算乘法,第二步计算45加上积。二是没有进行验算。

还有学生指出:生3的第一步思考比较合理,让人疑惑的是,他又在第二步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绕了一圈,啥用也没有。第三步的问题与生1几乎是一样的。实际上只要抓住第一步继续用乘法分配律做下去,就能圆满解决问题。你们看99×75+75=(100-1)×75+75=100×75-1×75+75=100×75-75+75,这里先减75,后面又加上75,可以看成既不加又不减,最后直接变成100×75=7500。

这时也有学生补充到:还可以这样思考,99×75+75=99×75+1×75,把75变成1×75,这个就和乘法分配律的一般形式吻合了,于是就可以直接计算99×75+75=99×75+1×75=(99+1)×75=100×75=7500。

可见,让学生经历学习错误并不是万劫不复之事,反而是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涅槃的大好时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也可以说是从解析错误开始的,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漠视错误。所以,引领学生去读错、析错、更错,就一定能激活他们的学习需求,也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智慧。

三、驾驭错误,深化思考

驾驭错误是把握好教学生成的基本智慧,也是打造精彩课堂的重要机智,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积累数学经验的基本途径。为此,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就得学会审时度势,能够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灵活地加以应用,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投入新一轮的学习研究和学习思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更有效地拓展数学思维,让整个数学学习活动更加灵活,也更具创造性。

比如,学校体操队的男生有12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5倍少8人。学校体操队一共有多少人?

生1的解答是:12×5=60(人),60-8=52(人)。生2的思考是:12×5=60(人),60+12=72(人)。面对这些错误解答,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评价,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再思考之中。于是有学生指出:生1的解答还是有一定道理,只不过题目问的是体操队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求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之和。他计算的仅是女生的人数,并没有加上男生的人数,所以是错误的。

其次,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同学的解答过程设计出新的问题吗?接下来,学生在分析与思考后提出:生2的解答所对应的题目是“学校体操队的男生有12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5倍。学校体操队一共有多少人?”;生1的回答对应的题目是“学校体操队的男生有12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5倍少8人。学校体操队中女生有多少人?”。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由错解去编写新问题,不仅能加速学生分析思考的深入,而且还能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考能力,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习在“将错就错”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脉课堂中所生成的学习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出发,学习寻根溯源之法,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实现学习理解的深入,加速数学知识的建构,使得智慧学习顺应而生。同时,教师要开发错误资源,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促进数学知识的积累,拓展学习思路,让求异学习、创新学习成为主旋律。

猜你喜欢
创新学习智慧学习数学思维
“智慧学习”提升党员教育的科学性与信息化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云班课实现智慧学习
智慧学习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智慧
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图书馆,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