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理论课程的设置现状与变革

2022-06-16 00:52李乃舒
新闻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慕课

李乃舒

【摘    要】媒体行业的巨变推动了传播理论教育的变革,但是目前对于传播学理论课程改革的探讨还比较缺乏。本文对近年来慕课平台上传播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内容、用户评价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探讨其现实合理性的同时,提出教改实施的路径,即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社会科学基础、传播理论应用、历史文化视野,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关键词】慕课;传播学概论;新闻传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原工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培养角度下〈传播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一、课程与问题

传播学理论是新闻传播专业的核心课,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传播领域的核心概念和理论,进而全面理解产业、学科的发展,但目前,该课程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流教材框架格局宏大,开放而前沿,但由于课程體系不够完整,随着产业格局的变化,学生常感到理论晦涩且与现实脱节。与此同时,近年来,课程思政也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2021年12月,三场关于传播学理论课程的讨论会在线上召开,重提传播学的碎片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推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只有全面地了解目前国内各层次高校的相关课程内容设置情况,才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当前课程设计。慕课的理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其设立初衷与广播电视教育类似,是为无法进入大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随着宽带用户增多,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慕课越来越成为线下教育变革与创新的引擎。目前,绝大多数慕课平台上都有各层次院校开设的传播学理论相关课程。虽然它们主要面向社会,内容也更为精简,并不能体现高校相关课程设置的全貌,但也有效地整合了课程资源,具有示范性。在此背景下,对此类课程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有助于从教学和用户两个角度观察课程,更好地辅助普通高校的线上线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目前,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公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资源丰富,发展完善。相较而言,多数其他慕课平台提供的课程数量少,且距今年代久远,内容以课堂录像为主,缺乏互动性,有一些仅对在校师生开放,受众面窄。因此,本研究以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作为主要抽样框,在总结分析部分又参照了中外其他平台的相关课程。截至2021年12月8日,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有四十门标题中含有“传播”一词的课程,通过对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的阅读,筛选出八门传播理论课程为主要分析对象,在检阅课程基本信息之后,用“慕课下载器”获取完整的课程视频,随后再用爬虫工具“八爪鱼”抓取用户评价进行编码和内容分析。下面本文将从基本情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面考察这些课程的主要特征。

(二)课程概况

这八门课程开设时间均在三年以内,涉及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影视、设计等相关学院。主讲教师中有七位博士、七名高级职称获得者。课程中,有五门是由一位教师独立讲授。教学团队不存在跨部门、跨学校合作的情况。这些课程的开课次数分布在2-4次之间,授课周期在7-20周之间,每周学时分布在1-5学时之间,单个视频的长度基本上不超过20分钟。课程的编排结构有章节和专题两种形式。对于章节式的课程而言,主要是沿袭传统的传播理论知识框架,从传播的概念、分类开始讲解,而专题的安排则相对自由。一些课程结束后依然可以查看课程内容,另外一些课程则不可见,但课程视频不难获取。对于课程参与者来说,跟随课程进度进行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获取互动资源和证书认证。

互动资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类是平台自身设置的讨论区、作业、配套资源下载。参与人数多的课程一般资源比较丰富。第二类是外部互动平台,比如南京大学的《传播理论前沿》课程,就开设了微信群,群里有助教和老师,学员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在证书认证方面,课程考核及格就可以获得电子证书。考核方式一般包括章节测验、期末考试、课堂互动三个部分,三部分的比重,课程之间差异较大。平时测试多分布在课堂之内,在章节结束之时,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互动方式则为在互动区域留言或回复,部分作业也采取了同学互评的方式;期末考试一般是结构化试卷或者论述题,总评分60分及格,85分为优秀。

(三)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可以为后续开设同类课程提供参考。这八门课程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传播学理论,讲授依据现有教材框架,面面俱到。另外一类是命名为批判或者前沿的课程,这些课程大都聚焦特定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本研究梳理了这些课程涉及到的领域(见表格2),统计特征为:(1)媒介理论和效果理论是核心内容,分别有7门和6门课程涉及;(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传播模式和传播类型并未受到足够关注,有关阐释取向和修辞分析的知识星星点点;(3)批判理论受到了格外的重视,有四门课程都单列了章节,但并未完全整合到课程之中。

虽然课程群的知识点相近,但授课形式和方式却大不相同,大都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进行,如采取双语教学、设计动画等,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参考书目上。每门课程都列出了参考书目,其中,郭庆光先生的《传播学教程》出现的次数最多。双一流院校开设的课程,参考文献主要是专著、论文,且中英文并举,而普通高校的参考书目则多为经典教材。

在课程导入、理论背景讲解、举例、课件素材安排等方面,课程群创意迭出。比如在课堂一开始,通过对“潘晓来信”和当代青年困惑的对比,引入对媒介的讨论;在讲授发展传播学时,阐述理论背后的冷战背景,激发批判性思维;在讲授神话理论时,指出西方奢侈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蛇皮袋;将中国特色建筑作为课件主要背景等。

(四)学习者评价

中国大学慕课平台设有课程评价栏目,是观察课程满意度的窗口。本研究所选择八门课程的用户评论,借鉴定性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编码。这些评论除去教学团队的说明以及重复、无意义、语义不明的评论,共计1283条。研究者首先对原始记录进行聚类和二次编码(其中181条评论难以聚类),比如将“非常好!”、“棒呆了!”标记为课程整体的正面评价,将提及“条理清晰,案例丰富”的留言标记在“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两个类别,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再次聚类。表3所呈现的是统计数量较集中(正面评价出现十次以上,负面评价出现五次以上)的类别。

研究发现,90%以上的评价者态度呈正面,约三分之一的留言者表达了对于课程、教师的直接情感态度。而富含具体信息的评价,也以正面为主。评价者最不吝啬的赞美有以下三类:(1)给学习者带去的好处。如学到了具体的知识,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帮助,以及对于个人思维的启迪、对考研考博有帮助;(2)课程内容安排。如案例丰富,详细深入,深刻广博;(3)教师教学手段与特征。如思路清晰,生动有趣,认真负责,具有人格魅力等。针对技术的正面评价,并不多。而在负面评价当中,对技术的批评占据了主流,如字幕有问题、课件看不清,视频缺失、学习资料无法下载,作业没有提醒。其次是教学内容。如理论晦涩,内容碎片化。这些都反映了学习者对于传播学理论慕课的认知框架。

(五)相关慕课概况

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另外有三十余门以“传播”命名的课程,不少也与传播学相关,这些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1)传播学的具体领域,如大众传播学、健康传播学;(2)用经典传播学理论讲解某一事物的传播规律,如体育传播学、教育传播学;(3)用其它领域或学科的视角观察传播问题,如传播心理学、品牌传播(营销)、华夏传播;(4)传播事业发展情况、传播技术发展情况等历史和实务方面的内容。此类课程体现了传播学核心理论的拓展。此外,在Cousera平台上以“comm”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仅有一门阿姆斯特丹大学所开设的传播理论课程,余者均为传播技巧类课程,这类课程国内平台比较少见。

三、研究发现

目前,各个层次的学校均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开设了课程,内容也都能够拉开层次。这些课程教学方法丰富,案例融入自然,内容既涵盖了传统传播学的知识框架,又包括了未定型的知识领域,具有典范意义。但是,这些课程的开设大都集中在特定院系的某个课程组,院系和专业之间缺乏交流和对话。就内容而言,对批判理论、媒介理论、效果理论三大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偏好,对传播内容、传播者的关注略显不足。从另外一个维度进行观察,传播学实际上包含了理论、历史、实践三个脉络,但是在慕课建设上却呈现出传播理论及其分支领域枝繁葉茂,而传播历史、传播理论的实践(如人际沟通技巧)较为羸弱的局面,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拓展空间。就用户使用评价而言,慕课平台广受好评,学习者能够从中受益。虽然技术问题会构成听课的阻碍,但多数课程学习者主要关注的是课程内容和教师的风格,课程内容的充实和讲授方式的活泼都会改善课程学习者的感受。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者认为,在传播学课程内容建设上,应当融入社会科学思维,结合传媒产业实践、现实生活场景应用,方能使经典理论具有示范性,不显得过时。在注重应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文化视角和历史视野,在授课方式上则应当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1] Dousay T A ,  Janak E . All Things Considered: Educational Radio as the First MOOCs[J]. Techtrends, 2018.

[2] Dijck J V ,  Poell T . Higher Education in a Networked World: European Responses to U.S. MOO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5(09):2674-2692.

[3]韦路,谢点. MOOC(慕课)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新闻与写作,2015(05).

[4]刘涛.“翻转+直播+实训”:新闻传播学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闻与写作,2020(09).

[5]郭英.慕课与思政课教学“联姻”的前景[J].青年记者,2017(32).

[6]李秀丽.我国高校慕课建设及课程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以中国大学MOOC等四大平台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7(10).

[7]陈香.面向全民的信息素养慕课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21(01).

[8]侯春笔,田爱丽.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公众关注与反思——基于知乎、微博平台话语的扎根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1(06).

[9]余天敏,盛蓝.新媒体视阈下“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模式建构[J].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05).

(作者: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责编:项贤勇

猜你喜欢
慕课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慕课”浪潮下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农业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慕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