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2022-06-16 01:09曹文芳
时代商家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统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曹文芳

摘要:事业单位肩负着大力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以及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任务,最大程度满足现代人们日益上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中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加快实现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学实质是将海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将统计技术应用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准确、全面地了解财务工作情况,能够更好地监控单位资金的支出情况,提高财务部门作为单位后勤保障的作用,为单位的资金安排提出建议。

关键词:统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统计资料记载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历程,为当时的决策者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新时期条件下,统计已成为我们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社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通过各项统计数据的分析,能够使得单位的领导层全面掌握其发展中的各项情况,从而基于行业的发展目标制定并及时调整相应的发展策略,最终实现行业的全面发展,不断落实行业的各项发展政策。

一、统计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

(一)统计工作有利于充分反映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统计工作可以渗透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诸多环节。通过统计工作,取得全面、系统、科学、量化、直观的数据,为日常规范采集数据信息做好铺垫,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数据的长期积累更新工作,同时真实地再现了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内容的五大指标体系,充分反映了目前财务管理工作现状[1]。

(二)统计资料有利于综合评价财务管理工作情况

统计资料可以体现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情况。通过统计资料,整体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每一项工作的数量、分布、结构、变化等特征和关系,为管理者充分了解情况打好基础,及时发现已经产生的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有效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价,促使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统计科学有利于提高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统计科学可以延伸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方向。通过统计理论与方法,建立科学模型,预测演变趋势,优化各方面资源配置,推动信息化集成和信息系统建设,引导正确的发展思路,为制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是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中统计因素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仍然不能充分地意识到做好统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机构改革前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和管理工作都要受到其所属上级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通常由其所属上级部门直接负责财务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导致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财务管理,更别说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将财务管理的工作看作一项会计记账的工作,而忽略了具体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职工普遍认为财务部门是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承担者。财务工作中的统计因素得不到重视,就会对单位一些其他日常工作包括日后的统计分析的开展产生阻碍。

(二)财务管理体系中涉及统计工作部分有待完善

在没有进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费制度体系改革之前,事业单位的基本经费和其财务管理大部分都是由其上级部门直接给予的财政资金供应,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工作开展方面,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统计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中统计工作不够规范、不够健全,存在或多或少的统计管理漏洞[2]。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财务管理制度工作的内部职责分工不尽合理,相关部门责任没有完全贯彻落实统计法要求,导致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统计监督、处理、落实效率相对较低;(2)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贯彻落实工作水平不高,特别是在对大额财务费用的管理审批、出差费用管理、现金管理以及重要物资的库存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没有统计分析、统计预警和统计管理,存在明显性的缺位;(3)财务管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缺乏高度连续性,统计预警作用不突出,存在管理会计账务、管理人员频繁的职务更替等,使得财务管理内部工作的财务质量不断发生波动,容易出现导致混账乱账的发生。(4)对统计工作不重视,例如未实施严格的经费审批制度,对于资金的使用一般需要项目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签字,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由单位领导授权决定,事后也没有统计分析和研究,存在风险隐患。

(三)财务工作人员的统计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统计业务素质不高。没有受过系统性统计专业学习和培训的会计人员占据大多数,其统计工作经验和方法基本是在财务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还有的是从其他部门半途兼任而来,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全面的统计专业知识。(2)统计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由于财会人员是最直接接触单位资金流动的人员,诱惑力大,具有铤而走险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一旦财会人员法制观念不强,或者统计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就很可能出现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行为,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单位自身和国家都造成相当大的损失[3]。(3)自我提升意识不强。会计人员本来的知识结构就较为单一,也缺乏相应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如果还不进行自我提高的话,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财务工作是整个单位健康运行的“心脏”,作为心脏给养者的会计人员要从统计专业角度对于单位资金的运转想到管理者所没有想到的问题,做好统计预警、统计分析和统计研究,保障单位资金链条的安全,保障单位的健康发展。部分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统计专业素质低下,无法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要求。

(四)财务监督体系中统计管理有待加强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财务监督中的统计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职能范围不断变化,依法开展财务监督统计管理工作,预防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可全面提升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但从实际监督执行的总体情况分析来看,两大事业财务监督和统计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和监督职责划分还不够明确,监督管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多头监督检查、重复开展监督或者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完全建立相互尊重的监督,彼此相互制约、彼此协调促进的良性經济社会管理格局。因此,重复多头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加大了对部门监督的管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监督资金、人力、物力和监督时间上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一些部门监督的工作死角,降低了其部门监督的工作效率和监督质量[4]。另外,由于整个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兼职统计的定期多个岗位财务轮换管理制度未能够得到严格执行,内部的财务监督绩效考核、执法检查流于形式,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并且内部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得不严,从而大大降低了对整个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监督统计管理的整体绩效。

三、加强统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一)提高重视度

为保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满足现实运行发展的实际需求,那么就必须要加重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确保通过全面调整与匹配来保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落实,能够依据现代化发展速度来凸显其自身的重要性,并真正通过统计工作揭示事业单位发展的规律,以此才能实现为建设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5]。对此,在具体工作落实上,就要强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真正重视起来,并且要将事业单位统计指标进行全面合理设置,并保证其完整性和系统性,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能为其他工作的落实给予数据支撑。

(二)利用统计手段分析资金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自评

部门预算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所有收支的单位预算和单位计划,充分反映本单位财政资金的需要和支出。通过预算执行分析、事前分析、进度分析、事后总结与评价,设定科学的绩效目标,建立完善的绩效目标评价体系,主动发现项目问题,及时规划,这其实就是一个统计分析的过程。在支出过程中,及时分析支出进度缓慢的原因,以更好地完成项目的支出进度。比如,对比分析2018-2020年公务车运行维护费用的月支出情况,可以发现哪个时段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用支出最多,从而科学地安排下一年的预算计划,并可以为明年这个阶段安排更多的预算支出[6]。项目完成后,该单位应进行绩效自评任务,将数据汇总分析与绩效目标进行对比,发现与目标不符的数据流向,提出未来工作改进的方向。

(三)健全各项统计制度

想要保证统计工作的落实效果,需要建立并完善具体规章制度,保证工作运行的实际质量。同时,为了更好地确保管理机制的良性运作,那么也需要按照统计法规的相应需求来实现制度建设。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領导责任制度,并实现加强相关单位对统计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确保统计工作的落实效果。在具体工作中,要实现对事业单位统计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调整,从而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7]。此外,实现奖惩制度的有效建设,能够实现加强对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有效管理,并且也能减少许多由于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这样就能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且也能减少弊端问题的发生。

(四)提高财会人员统计专业素质

财会人员自身的统计专业素质以及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均会影响到统计工作开展的实际质量。因此,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统计素质与职业能力,就需要以统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统计业务知识等内容为基础来实现业务培训工作的开展,定期举办统计业务培训班,加强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知识得到不断更新。以考核制度的建设来实现满足对人才质量的把关[8]。在具体工作落实上,想要真正实现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需要全面加强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表格制作能力,并通过具体工作强化来实现提升其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监督统计管理体系

管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统计监督管理系统。通过事前的统计预警、事后的统计分析和统计研究来更好的促进财务监督。众所周知,财务监督管理系统,包含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因工作上错综复杂的因素,各种利益的交织,导致内部监督缺乏监督的客观公正的独立性,但是,外部监督由于其特有的独立性,能很好地保障公平公正,把外部监督纳入监督体系作为内部的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监督职能的发挥[9]。因此,为了使监督部门能够尽可能地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便必须要建立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监督体制,并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外部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强化事前统计预警和事后的统计分析,保证财务内外部监督体系职能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各项业务中所发现出来的各种问题作出准确的分类,一旦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所以,事业单位要依法依规建立财务监督统计管理体系,当然,建立财务监督统计管理体系,必须依法依规,不依法依规就是违法违规,不仅起不到有效的监督,反而成为违法漏洞,形同虚设,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者必须依靠2000年新修订颁布的《会计法》和2009年新修订的《统计法》,依法依规开展财务工作,会计人员应当对一切违法活动进行抵制,尤其要坚决抵制统计造假,切实维护统计和会计合法行为,保障会计管理制度和统计工作的合法权威性[10]。用法律法规作为建立财务监督和统计管理制度的保障基础和体系架构,让制度监督体系的建立,有法律依据支持,促使监督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统计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创新息息相关。伴随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事业单位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应该根据国家财经法规的要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监督和统计管理体系,强化其财务监督管理。深化对统计预警和统计分析、统计研究的应用情况认知,从而有效地增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使统计职能作用能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更好发挥。

参考文献:

[1]蔺晓波.浅论统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13):66-67.

[2]宋平.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20 (19):11.

[3]高凤楠.探讨统计分析方法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财务中的运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 (03):167.

[4]刘慧秀.探究统计分析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营销界,2020 (07):147-148.

[5]刘玉华.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财务应用探讨[J].中国中小企业,2019 (10):82-83.

[6]张国飞.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应用探讨[J].纳税,2019,13 (08):116.

[7]张楠.谈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统计分析的应用[J].纳税,2019,13 (08):73+76.

[8]马红.试论统计分析方法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J].纳税,2019,13 (02):160.

[9]侯连梅.民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中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0):33.

[10]史立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工作的必要性[J].山西农经,2016 (18):45+50.

猜你喜欢
统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2008—2015我国健美操科研论文的统计与分析
山东省交通运输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