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2017-2021年报道为例

2022-06-16 10:08乐和晴谭灏宋佳
新闻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图式

○乐和晴 谭灏 宋佳

一、研究缘起与方法思路

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变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 年,合肥提出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发展新口号,以“科技创新”为总体方向的发展目标正式确定。建构与传播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有助于形成尊重知识、追求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城市知名度,为引进更多科创企业、投资做铺垫。然而,媒介塑造的城市形象并不是城市客观状态的再现,而是经过某种媒介框架作用后,对信息进行选择、凸显与重组,来形成框架内的公众印象与受众反映,从而加深受众对城市的印象。在表现事实的特定方面时,框架理论关注事实自身特征的显著性,通过架构框架告诉受众哪些方面是重要的,从而框定受众的思考中心与范围。

学者臧国仁将框架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即“高层次指的是时间的抽象意义,或是主旨,通常难以辨识。中层次则由主要事件、历史、先前事件、结果、影响、归因以及评估等几个环节组成,有些事件包含了所有上述环节。低层次指的是框架的表现形式,系由语言或符号组成,包括字、词、句,以及由这些基础语言所形成的修辞或比喻。”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分析,从选定范围的新闻文本入手,去探讨媒介是如何通过符号的选择与重组来建构现实的。《人民日报》是中央级主流媒体,在社会各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其站在全国视角上,挖掘呈现各城市魅力,是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推手,《人民日报》的传播策略与文本建构对于城市的形象宣传具有显著意义。故此,本研究即从三个结构层次的框架来分析《人民日报》在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建构上发挥的作用。

二、数据统计与框架分析

本研究在人民日报数据库中,以“全文”为检索项,“合肥”+“科技”/“创新”为检索词,选择近五年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筛选后得出《人民日报》关于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报道的新闻文本共83 篇。2017 年报道数量达15 篇,2018年报道数量略有下降,但在2019年回弹至17 篇。2019 年合肥的科创实力突飞猛进,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产业和成果成为《人民日报》新闻报道的主题。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报道数量下降至13 篇,而在2021 年,量子科技、中国声谷等科创成果耀眼全国,合肥的科创环境愈加优渥,与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相关的报道数量激增,文本数量达到峰值,共有25篇,占据报道总量的近1/3。

《人民日报》关于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的新闻报道数量与宏观政策指导及合肥自身的科技实力密切相关,契合“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名片。报道形式多种多样,消息、通讯、评论、特稿等体裁皆有运用,报道选题角度新颖,涵盖面广,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指导意义。

(一)高层次结构:新闻主题的建构与呈现

高层次框架主要是通过新闻文本的标题、导语等表现文章主旨,回答了“这是什么”,即有关新闻主题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体的关注点、倾向性。

1.主题类目建构

从合肥科技创新议题新闻的属性出发,借鉴学者刘建明和胡钰提出的科技新闻分类方法,进行高层次框架的主题类目建构。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有关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报道内容的主题框架主要包括:科创产业、科创成果、科创活动和会议、科创名片、科创人才、科创项目、科创政策、科创环境这八大主题。

科创产业框架,是指与合肥科技创新产业相关的报道内容,主要围绕“芯屏汽合、集终生智”这八个字,聚焦合肥的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成果框架,是指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核心基地,合肥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和丰硕成果。科创活动和会议框架,是指合肥举办的多项与科技创新相关的活动以及召开的会议,如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发展论坛等。科创名片框架,是指对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这一城市名片的集中宣传。科创人才框架,是指合肥市有关人才落地这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及政策报道。科创项目框架即合肥即将或正在开展的大型科技创新项目。科创政策框架,是指国家对于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好合肥力量的宏观政策引领与指导。科创环境框架,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涵括科创人才、科创项目、科创成果等众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描摹合肥“科技创新”的城市形象。

2.主题数据统计:科创产业、科创成果、科创环境是报道焦点

如图1 所示,2017 年至2021 年《人民日报》关于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报道的主题框架中,科创产业框架居首要地位,其次是科创成果和科创环境框架,再次是科创政策框架,其余主题框架占比均未超过所有主题框架总和的10%。科创产业框架与合肥高质量制造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前合肥在“芯屏汽合、集终生智”领域取得突破,为合肥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信心。科创成果框架位居第二说明合肥近年取得的科创成果受到认可,侧面反映“创新高地”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到实处、办了实事。科创环境框架位居第三,并在2021 年快速增长,这背后说明不论是产业、项目方面,还是政策、人才方面,合肥正在全力打造各方面出彩的创新之城。

图1

(二)中层次结构:新闻要素的强调与组合

1.新闻图式结构

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可以用新闻格局、语义宏观结构等专用概念来对新闻文本进行结构分析。新闻图式是从宏观结构上对话语进行考察,不同的话语在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中构成的新闻图式也会有所不同,梵·迪克也将这种图式称作“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臧国仁对梵·迪克的假设性新闻图式结构进行借鉴以后,提出了在其框架分析结构中的中层次结构,即:主要事件、历史、先前事件、结果、影响、归因、评估。臧国仁对中层次结构图式的分类,是分析出每篇报道的中心主题,将中心主题置于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来判断该篇报道属于事件进程中的哪部分结构,从而明确新闻媒体如何对新闻事件进行重新排序,得出结构框架。据此,本研究将《人民日报》对合肥“科技创新”报道的层次进行类目建构,依次归类到主要事件、历史、先前事件、环节、结果、预测和评估当中,以此来窥见在中层次结构中,《人民日报》是怎样建构中层次结构图式,从而来进行框架架构的。

主要事件:指有关合肥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以合肥为主体的科技发展动态,深入分析合肥的科创形象或以合肥为主体的科创政策等等归类在此。历史:引起合肥主要科创事件的间接原因,常作为新闻事件的背景出现。先前事件:引起合肥主要科创事件的直接原因,与之有联系或可能造成其产生的背景或事件。环节:对合肥主要科创事件的具体叙述。结果:合肥主要科创事件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效果。预测:记者进行自主表达,或者引用其他个体的表达,对主要科创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表述或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评估:记者进行自主表达,或者引用其他个体的表达,对主要科创事件进行主观评价或引导。

2.新闻报道结构:“主要事件+环节”为基本框架

《人民日报》对合肥科技创新报道所呈现的各主体框架权重有所差异,涉及各主题框架的新闻文本图式结构范畴亦有所不同。结合以上数据,《人民日报》在报道中保持着相对完整平衡的图式范畴采用率,但也有所倾向。所有主题几乎都使用了“主要事件”和“环节”图式范畴。通过对报道结构有选择的“组装”,以勾勒出《人民日报》对中层次结构的主要框架图式是以“主要事件+环节”为基础,结合其他图式范畴进行报道。总体呈现出“主要事件”图式场景构建最多、重“环节”,轻“预测”、“评估”的特点,报道框架呈现形式多样(见表1)。

值得注意的是,七大图式结构中“预测”、“评估”之所以使用率最少,是因为其涉及到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或意见领袖进行预测或解读,具有多元性;同时由于合肥科技创新相关报道是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和现实发展境况的内容,具有宏大性和专业性,因此《人民日报》作为传统纸媒更倾向于保持谨慎、中立的立场,同时接纳多方意见,借用他人的话来做出结论或评估,尽量不让报道带有偏向,营造出客观中立的态度倾向。在“评估”上引用他人的话语时,多来自权威人士,也提升了媒体和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让受众更加信服。但从整体的报道倾向来看,《人民日报》对于合肥科技创新的态度青睐有加,负面或质疑态度几乎不存在。这一方面直观反映媒体的立场,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合肥科技创新的发展势头良好。

表1:《人民日报》相关报道主题框架与新闻文本图示范畴交叉分布

(三)低层次结构:高频词汇与修辞手法

臧国仁认为,低层次框架层面,框架是通过语言或符号来呈现的,注重对具体文本的分析。结合本研究实际情况,将低层次新闻框架的分析对象定位于新闻标题、导语以及正文所使用的词汇和话语修辞风格。

1.文本词汇分析

利用Python 精准分词的算法程序对83 篇新闻文本建立语料库,剔除文本中数字、符号、无意义词汇等干扰项,最终得到10752个词汇,其中出现频次在100 次以上的共有57 个词,最终选择出现频次排名前150名以内的词汇绘制词云图(见图2)。

图2

(1)用词凸显报道客观性

从词性角度而言,出现频次前150 名的词汇中,高频词性为名词和动词,如发展、建设、量子、产业、改革等。《人民日报》在报道有关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的新闻时大量使用名词和动词,较少使用形容性词汇,注重从客观、真实、中立的角度描写合肥的科创实景,帮助读者进一步加深思考、联想和记忆,避免了过于强烈的主观认识和情感色彩导致新闻事实失真和受众心理反感的负面传播效果。

(2)围绕“发展”建构新闻文本

“发展”在所有新闻文本中出现了723 次,频率最高,《人民日报》在构建以“发展”为内核的新闻文本中,多从发展对象、发展主体以及发展方式三个角度展开。发展对象即发展谁,相关高频词汇包括量子、企业、产业,精准突出合肥“科技创新”的实力点。发展主题即谁在发展,相关高频词汇包括安徽、合肥、国家、总书记,直观看出合肥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主体,但国家顶层设计、政策落地等同样发挥着巨大效能。创新、建设、科技点出了合肥发展的主要方式,展现合肥积极提高自身科创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手段。

2.话语修辞分析

《人民日报》有关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的报道中软新闻居多,硬新闻偏少,重点突出新闻文本的耐读性;多选择具有人情味的故事,着力在大发展中捕捉小细节,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向读者推介合肥的科技创新名片,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例如《合肥跃升的神奇“密码”》一文将合肥创新之路比作“勇毅者的‘马拉松’”,将发展科技形容为“勒紧裤腰带”,化用“一粒沙子”“一个声音”“一块芯片”的修辞手法,强调谱写聚“沙”成“塔”的传奇。

三、结论与反思

(一)精准把握传播核心,紧贴城市发展脉搏

《人民日报》在建构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时,将更多笔墨放置在科创产业上,注重报道合肥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进度,这与当地“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核心发展规划和目标紧密贴合,形成从政府到媒体的和谐传播格局,扩大城市形象的传播效能,携手共同推动“皖美”创新成为“最靓名片”。

(二)官方信息与民间声音并举,淡化宣传色彩

在塑造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上,《人民日报》以当地官方信息为主,体现媒体对于信源可靠性、准确性的重视,同时大量相关报道还糅合采访了普通百姓、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观点,避免生硬的政府宣传色彩导致宣传力量被削弱,潜移默化地引导读者主动认可合肥“科创之城”的新形象,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采用多说法传递信息,实施针对性传播策略

《人民日报》在塑造合肥“科技创新”城市形象时善于使用“多说法”,在适当重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相关信息,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人民日报》注重信息重复的频率、强度和时距,避免重复过度引人不适,重复不足出现漏看的现象。同时“多说”具有变化,对观点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运用不同形式进行多面的立体的传递,比如在关于科创名片的报道中,多次从环境、人才、产业、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呈现,带给受众更为立体的报道。

确立“科技创新”城市形象定位,是依据合肥城市特色与发展现状而做出的长期性、策略性决策,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无疑对合肥城市形象建构大有裨益。然而,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灵活的传播节点,如若能实现官方和民间联动传播,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形象的宣传效果。因此,除了继续深化官方传播外,还应大力推动“城市”与“个人”之间的日常交流,借助个体叙事的传播力,持续调动城市市民的参与积极性。此外,对于“科技创新”的宣传策略也应当创新思路,如建立一个城市形象IP,强化人们的记忆,继而官方民间共振,大屏小屏共动。未来合肥的城市形象内涵也应当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完善。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有不同的传播目标和传播重点。

[1]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 —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2]刘建明,胡钰.科技新闻理论与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3]冯·戴伊克.话语 心理 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93.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图式
新媒体传播下地铁广告中的城市形象建构
蒙古族传统纹样对地域城市形象塑造的意义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透过“图式”读懂儿童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
微电影中城市形象的植入与传播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