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漆酶产酶条件

2022-06-16 14:49张嘉清单玉虹张天宇唐小婷越张建伟马懿贤王盼盼冯九海梁倩倩丁玲强
食用菌 2022年3期
关键词:氮源碳源蔗糖

张嘉清 牛 丽 单玉虹 张天宇 唐小婷 王 越张建伟 马懿贤 王 霞 王盼盼 冯九海 梁倩倩 丁玲强

(1河西学院农业与生态工程学院,甘肃张掖734000;2河西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张掖734000;3河西学院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甘肃张掖734000)

漆酶(laccase)是一类含铜的多酚氧化酶[1]。近年来,在对漆酶性质和作用进行研究后发现,漆酶在食品工业、造纸业、环境保护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漆酶的进一步研究[2]。据研究发现,不同食用菌产漆酶的能力也不同,食用菌产漆酶能力与其培养周期有关,产漆酶能力强的菌株,其液体发酵培养的周期短;而产漆酶能力较弱或者是不产漆酶的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周期长[3]。但是目前漆酶的应用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主要原因在于现有漆酶的低催化效率和高生产成本[4]。目前漆酶的工业化还需在缩短预处理周期、研制高效的经济介体、实现大规模生产等方面加强研究[5]。其中实现大规模生产是漆酶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响应面法(RSM)能够在有限的次数内,对影响生物过程的关键因子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优化、评价,以获得影响过程的最佳条件,已成功应用于种子培养基以及发酵条件的优化[6]。笔者以漆酶产量较高的金针菇闽金1 号为材料,采用P-B(plackettburma)设计、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试验CCD(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设计优化营养培养基组成,考察碳源、氮源、Cu、K+、VB1[7]等因素对金针菇漆酶分泌的影响,寻找适宜的营养及培养条件,以提高金针菇闽金1 号分泌漆酶的能力,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金针菇菌株:闽金1号,由河西学院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提供。

主要试剂: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 thiazoline‐6‐sulfonic)]购自Sigma 公司,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铵、酒石酸铵、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麸皮、MgSO4、KH2PO4、VB1、CuSO4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主要仪器:SF-CJ-2 A 净化工作台(扬州市三发电子有限公司),HZQ-X400 恒温振荡培养箱(华美生化仪器厂),日本立洋移液枪(上海泽权仪器设备有限公司),DKB-501 恒温水浴锅(扬州三发电子有限公司),LRH-500-D恒温培养箱(韶关市泰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L-32 L 蒸汽灭菌锅(日本ALP 公司),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SP-722 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TCL-20M 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湖南赛特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IMS-50制冰机(江苏格林电器有限公司),BK-FL 荧光倒置显微镜(重庆奥特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供试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 g,麸皮30 g,磷酸二氢钾1 g,蛋 白 胨4 g,葡 萄 糖20 g,琼 脂20 g,水1 000 mL,pH 自然,115 ℃灭菌20 min。基础产酶培养基:马铃薯200 g,麸皮30 g,磷酸二氢钾1 g,蛋白胨4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pH 自然,115 ℃灭菌20 min。

1.3 菌液制备

将供试菌株接种于平板固体培养基,25 ℃活化培养5 d;用0.8 cm 打孔器取活化后的菌饼三块,接种于装液量80 mL 的液体培养基三角瓶(250 mL)中,25 ℃、120 r/min培养3 d。

1.4 粗酶液的制备

取5 mL 活化菌液转到装液量为80 mL 的供试产酶培养基中(250 mL),25 ℃、120 r/min 培养9 d。将培养好的产酶菌液用双层擦镜纸过滤,滤液在4 000 r/min 下离心10 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20 ℃冰箱保存备用。

1.5 漆酶活性测定

以ABTS为底物[8](λ420 nm处ABTS的摩尔吸光系 数:3.6×104mol/cm),3 mL 反 应 混 合 液 中 含2.75 mL pH3.8 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200 μL 0.5 mmol/LABTS 和50 μL 粗酶液,25 ℃反应2 min 后立即用冰浴终止反应,于420 nm 处测定吸光度。以灭活的酶液反应混合液为对照。酶活单位定义:1 min 内催化氧化1 mmol ABTS 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9]。

式 中:ε420(ABTS)=3.6×104 mol/cm;Δt—2 min;ΔOD—2 min 内吸光度OD 的变化值;V1—酶反应中反应液的总体积,3 mL;V2—酶反应中酶液的体积(mL)

1.6 碳源、氮源单因素试验

碳源的筛选:分别用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麸皮代替基本产酶培养基中的碳源,配制成5 种不同碳源的产酶培养基,考察不同碳源下菌株的产酶量。

氮源的筛选:分别用7 种氮源代替基本产酶培养基中的蛋白胨,配制成7 种不同氮源的产酶培养基,考察不同氮源下菌株的产酶量。7 种氮源为: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铵、酒石酸铵、蛋白胨+酵母粉、蛋白胨+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铵。

1.7 P-B因素水平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蔗糖、蛋白胨+酵母粉、MgSO4、KH2PO4、CuSO4、VB16 个营养因素,采用11 因素12 个试验组的P-B 试验,因素水平设置如表1。

表1 P-B试验因素和水平

1.8 响应面优化设计

根据P-B 设计结果筛选出的3 个显著影响因素(蔗糖、MgSO4、KH2PO4),采用CCD 设计对闽金1 号产漆酶发酵条件进行3 因素5 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因素水平设置如表2。

表2 CCD设计因素和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筛选结果

如图1 可见,以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产漆酶活力较高,考虑经济原因,确定蔗糖为金针菇闽金1号产漆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

图1 碳源对供试菌株(闽金1号)漆酶产量的影响

2.2 氮源筛选结果

如图2可见,蛋白胨+酵母粉为氮源的培养基漆酶活力最高(682.22 μ/mL),其余6 种氮源培养基漆酶活力依次是蛋白胨>酵母粉>酒石酸铵>蛋白胨+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硫酸铵>硫酸铵。因此,确定蛋白胨+酵母粉为闽金1 号产漆酶培养基的最佳氮源。

图2 氮源对供试菌株(闽金1号)漆酶产量的影响

2.3 P-B试验结果

P-B 试验选取蔗糖、蛋白胨+酵母粉、MgSO4、KH2PO4、CuSO4、VB16 个营养因素,添加5 个虚拟因素进行全面考察,选用n=12 的P-B 设计,每个因素选高低2 个水平,以漆酶活性为响应值(Y),按表3设计进行试验。

表3 P-B试验设计

由表4 可知,各因素中蛋白胨+酵母粉、VB1对漆酶活性具有正效应,而蔗糖、MgSO4、KH2PO4、CuSO4为负效应。混合营养培养基组分中显著影响漆酶活性的因素依次为:KH2PO4、蔗糖、MgSO4,贡献率分别为38.36%、17.83%和15.89%。因此,选取KH2PO4、蔗糖和MgSO4作为显著因素,进一步优化。

表4 P-B设计结果及效应分析

2.4 响应面优化结果

结果见表5。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以KH2PO4、蔗糖、MgSO4为自变量。通过Design-Ex‐pert 8.5软件对表5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回归拟合获得编 码 的 回 归 方 程 为Y=920.10+7.4×A-64.03×B+21.19×C-24.06×A×B+23.65×A×C+35.52×B×C-38.82×A2-109.83×B2-4.94×C2。

表5 CCD实验设计及结果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模型的F=5.92,P<0.05,表明该模型显著。模型失拟项(lack of fit)表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不拟合的概率,P>0.05,失拟项不显著[10],因此模型选择正确。模型中的参数B 和B2达显著水平,表明MgSO4体积质量对漆酶酶活性具有显著的线性效应和曲面效应。模型的相关系数R2=0.8420,表明方程拟合较好。综上所述,回归方程为闽金1 号营养培养基产漆酶预测分析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模型。

表6 二次多项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由图3 可以看出,随MgSO4体积质量的上升,漆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蔗糖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等高线图中,沿MgSO4轴方向,等高线变化密集,而沿蔗糖轴方向,等高线的变化稀疏。故MgSO4对酶活性最大值的影响大于蔗糖,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效应因子。图4 显示KH2PO4和蔗糖对酶活性的交互影响,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此二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较显著,因为等高线的形状反映交互效应的强弱大小,椭圆形等高线表示二因素交互作用显著。当KH2PO4体积质量较高时,可获得较高的酶活性,随蔗糖体积质量的增加,酶活性呈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图5表明在选定的试验水平范围内,较低体积质量的MgSO4可获得较高的酶活性,而KH2PO4的体积质量影响不大。从等高线图可见,MgSO4对酶活性的影响远大于KH2PO4,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图3 MgSO4和蔗糖对供试菌株(闽金1号)漆酶产量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图4 KH2PO4和蔗糖对供试菌株(闽金1号)漆酶产量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图5 KH2PO4和MgSO4对供试菌株(闽金1号)漆酶产量的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

因此,KH2PO4与蔗糖对酶活性的交互影响显著,MgSO4与KH2PO4和蔗糖对酶活性的交互影响不显著。通过优化顶点分析,得到模型的3 个优化参数 分 别 为 蔗 糖22.27 g/L、MgSO40.96 g/L、KH2PO41.25 g/L,预测的最大漆酶活性为945.981 U/L。

3 小结

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中的P-B 设计,从11 个营养因素中筛选出影响金针菇闽金1 号产酶的主要营养因素依次为蔗糖、MgSO4、KH2PO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CCD 设计建立了预测闽金1 号高产漆酶的模型,优化了主要参数的水平。通过中心组合试验,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出闽金1 号发酵产漆酶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得到蔗糖、MgSO4、KH2PO4对漆酶活性最大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MgSO4>蔗糖>KH2PO4,所得优化混合培养基参数为蔗糖22.27 g/L、MgSO40.96 g/L、KH2PO41.25 g/L。模型预测的最大漆酶活性为945.981 U/L。此结果为今后金针菇闽金1 号菌株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氮源碳源蔗糖
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的选择与投加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硫酸盐还原菌复合碳源的筛选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氮掺杂碳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游离氯检测中的应用
去除脐橙白皮层的产酶培养基优化
木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离体保存的研究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