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旱塬区13个谷子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2022-06-16 02:38梁洞理王小锋李智远蒋军锋陈永军郑爱红任旭灵
南方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节数穗长谷子

梁洞理,王小锋,李智远,蒋军锋,陈永军,郑爱红,任旭灵

(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平凉 744000)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抗旱、早熟、耐热、耐瘠等优点,广受农民青睐[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谷子的种植规模大幅提升,相关研究也大量开展,集中在品种选育、品质改良、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2-4]。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谷子产量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因此引进与区域资源相匹配的优良品种意义重大。

谷子作为陇东旱塬区主栽小杂粮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然而目前该区谷子栽培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下,特别是品种更新慢,新技术应用少,严重制约谷子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基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引进适宜的谷子新品种,有助于该区谷子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发展,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13个谷子新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其性状及产量表现差异,筛选出与当地自然资源相匹配的优良品种,以期为该区谷子品种更新换代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 年在崆峒区草峰镇夏寨村旱塬地进行,前茬为玉米,黑垆土,中等肥力。试验地位于东经106°47′46″,北纬35°39′03″,海拔1 453 m,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干燥,夏热丰雨,7—9 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0%。年平均气温7.9~10.0 ℃,≥10 ℃活跃生长温区日照时数1 060~1 240 h,无霜期155~185 d。年均降水量500~600 mm,地面蒸发量450~600 mm,干燥度1.5~2.0,春秋旱发生率13%~30%,夏旱发生率24%~69%。该区谷子种植多为露地撒播和条播。

1.2 参试材料

参试的13个谷子品种信息见表1。

表1 参试的13个谷子品种信息

1.3 试验方法

按照谷子品种设13 个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 m2(2.5 m×4 m),小区之间筑梗隔开,各重复间留0.5 m 宽步道,试验地四周设置宽2 m以上的谷子保护带。播种前旋耕整地,采用覆膜穴播,每幅覆膜种植4 行,行距20 cm,株距30 cm。播种时间为2021 年5 月1 日,间苗时间在3~4 叶期,定苗时间在5~6叶期,定苗时每穴留1~2株。每667 m2施复合肥(磷酸二铵)20 kg、尿素10 kg 作基肥。所有处理的田间管理都相同。

1.4 数据处理

播种后,记录谷子生育期,在成熟后测定株高、穗长、产量等性状。采用Excel、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谷子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研究谷子品种生育期有助于调控种植时间,同时也能优化生育时期与区域资源的拟合度,为高产形成打好基础。由表2 可见,13 个品种的出苗时间基本一致;分蘖最早的有M2、M7、M9,较分蘖最迟的M8早4~5 d;不同品种的拔节时间相差1~5 d,其中M1、M2 拔节最早,M8 拔节最迟;谷子抽穗时间直接影响开花时间,所有品种在抽穗3~4 d 后均到达开花期,13 个谷子品种的抽穗时间差异较大;7 月10—20日之间开花的有M1、M2、M4、M10、M12,7月21—31 日之间开花的有M3、M5、M6、M7、M11、M13,8 月1 日后开花的有M8、M9,成熟较早的谷子品种有M1、M2、M3、M4、M6、M10、M12,生育时长为129 d,其次为M5、M7、M13,生育时长为154 d,其余品种成熟最晚,生育时长为169 d。

表2 不同谷子品种的生育期比较

2.2 成熟后谷子地上部干物质分配

干物质积累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基础,研究作物的干物质分配,可进一步明确作物不同部位干物质积累量对产量的影响。单株干物质质量在50 g·株-1以上的品种有M1、M2、M4、M5、M6、M7、M8、M10,其余品种的单株干物质质量均在50 g·株-1以下,营养生长的积累可为生殖生长提高营养基础,这可能是高产形成的原因之一。从单株穗干重占地上部干物质总质量的比重来看,M1、M2、M3、M4、M5、M11、M12、M13 谷子的单株穗干重比重在50%以上。综合来看,单株干物质质量在50 g·株-1以上,且单株穗干重占地上部干物质总质量50%以上的品种有M1、M2、M4、M5;M3 的单株干物质量虽然最小,但其单株穗干重占地上部干物质的比重最大,为59.73%,说明M3 生殖生长阶段的干物质转运率高,这样的分配比可能有助于品种获得高产。

图1 不同品种谷子地上部单株干物质分配

2.3 不同谷子品种的植株性状及产量表现

不同谷子品种的植株性状及产量表现见表3。株高最高的是M11,达182.67 cm,株高在150~180 cm的有M2、M4、M5、M6、M7、M8、M13,其 次是M10,株高为148.83 cm,其余品种的株高均在140 cm以下。主茎节数在14 节以上的有M5、M6、M7、M10、M13,在12节及以下的有M3、M9、M11、M12,其余品种为13 节。穗长表现最好的有M2、M11,分别为27.67、27.00 cm,较穗长最低的M3增加了39.50%、36.13%,M1、M2、M8、M11 的穗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穗数来看,最大的是M13,最小的是M10,这两个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M13 的穗数较M10 增加了36.45%,其余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千粒重表现最好的有M1、M2,表现最差的是M6,M1、M2 的千粒重较M6 分别提高了27.72%、32.22%。每667 m2产量达到300 kg 以上的品种有M1、M2、M3、M5、M11、M12、M13,产量在200 kg 以下的品种有M7、M8,其余品种的产量在200~300 kg,M1、M13 的产量较M7 增产106.84%、96.58%。综上,品种M1 产量最高,千粒重表现较好,其余指标表现一般;品种M13 的穗长、千粒重表现不是最好,但其余指标表现较好,综合来看,各指标的协调发展是形成高产的基础,M1、M13可作为该区主推品种进行推广。

表3 不同谷子各指标及产量差异

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谷子产量与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株高与节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株高影响节数和穗长;节数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干物质呈正相关,说明节数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千粒重减少,但是会增加干物质质量;穗长与干物质质量呈正相关,说明干物质的增加有利于穗长的增加;千粒重与667 m2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增加千粒重可以实现增产。综合分析,株高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穗长和节数,进而增加干物质质量,而干物质质量的增加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表4 谷子产量与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中,籽粒产量表现最优的是M1、M13,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77.77、359.03 kg,表现最差的是M7 和M8,每667 m2产量在200 kg 以下。M1 的生育期短,M13 的生育期长,可以看出生育期并不是决定产量的至关因素。郑洪建等研究发现[5],不同的生态因素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而生态环境时空条件因作物生育周期的推进而变化,有必要进一步挖掘生态因子对谷子产量的影响机制,了解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从谷子干物质分配来看,穗干重占全株干物质50%以上的品种,每667 m2产量均在200 kg 以上,谷子穗干重分配越高,越有利于形成高产[2],因此研究谷子产量形成机制,还需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深入研究谷子的干物质分配情况。分析各谷子品种性状的差异,可了解谷子对区域资源的适宜性,进而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中,M2 的各性状指标表现相对较好,但产量不是最优;M13的千粒重与M6(最低)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M3 的主茎节数、穗长表现最差,千粒重表现同样不是最好,但其产量在13个谷子品种中仅次于M1 和M13,说明只有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形成高产,这一结论与李明昊的研究结论一致[3]。从相关性来看,株高越高,产量越低,这可能是随着株高的增加,谷子的抗倒伏能力越弱,已在董孔军的糜子抗倒伏研究中得到证实[6];株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干物质质量,研究发现干物质质量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7-8];同样千粒重也显著影响产量,这一结论在禾谷科作物中已经被证实[2,7]。综上所述,M1和M13品种可作为该区优良谷子品种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节数穗长谷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打谷子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晒谷子(外一首)
齐白石为什么“画错虾”?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齐白石画错虾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