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肥胖标准对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2022-06-17 02:38潇,陈泳,朱
宁夏医学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脂率肺动脉噪声

孙 潇,陈 泳,朱 力

急性肺动脉栓塞(PE)是一种常见并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疾病,其30 d 死亡率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为0.5%~20%[1]。CT肺动脉造影(CTPA)可以直观显示肺动脉内血栓的形态、部位及血管堵塞的程度,且无创、快捷,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2]。在过去的十年间,已研发出多种技术来减少CT检查期间的辐射剂量,肥胖患者也应该被列入其中。因此,本研究以体脂率为标准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及超肥胖2组,比较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体重、BMI、去脂体重(LBM)等的相关性,以探寻不同肥胖指标对CTP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自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临床疑似肺栓塞并行CTPA检查的门诊及住院肥胖患者63例,根据去脂体重分为肥胖(体脂率28%~34%)和超肥胖(体脂率≥35%)。肥胖组33例:男8例,女25例,年龄(55.8±16.1)岁,心率(79±12)次/min;超肥胖组30例:男1例,女29例,年龄(56.6±12.4)岁,心率(78±10)次/min。病例排除标准:年龄<18岁;妊娠及哺乳期;患幽闭恐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碘过敏;肾功能不全,肌酐(Cr)>1.5 g/L,且肾小球滤过率≤50 mL/min;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 Ⅲ、Ⅳ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BMI、去脂体重、体脂量及体脂率计算: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并计算BMI、去脂体重、体脂量及体脂率,LBM计算公式:LBM(男)=1.10×体重(kg)-128 [体重(kg)2/ 身高(cm)2],LBM(女)=1.07×体重(kg)-148 [体重(kg)2/身高(cm)2]。

1.3 检查方法:检查设备为飞利浦Brilliance iCT256,扫描参数如下。探测器准直:128×0.625 mm,机架旋转时间:0.5 s,螺距:0.993,实时自动调节管电流,管电压100 kV;重建方式为iDose5,矩阵:512×512,层厚1 mm,间隔0.5 mm。病人脚-头仰卧位,右侧肘正中静脉埋置18 G套管针,连接双筒高压注射器,双臂举过头顶,先进行常规胸部平扫,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到膈肌水平,尽可能包括整个肺野,平扫完成后直接进行增强扫描。选用浓度为370 mg I/mL(碘普罗胺)的碘对比剂50 mL,注射流速3.5 mL/s,随后以相同流速注射生理盐水35 mL,以尽量减少上腔静脉内残留的对比剂,降低射束硬化伪影。延迟时间采用自动触发扫描系统,将兴趣区设在肺动脉主干,触发阈值为100 HU,延迟5 s后扫描自动开始。扫描完成后图像自动传至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

1.4 图像质量:客观图像质量评价包括测量肺动脉主干与升主动脉,右肺上叶动脉和右上肺静脉,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动脉和右下肺静脉CT值,并计算肺动静脉CT值比值及肺动脉平均CT值。测背阔肌CT值作为背景噪声,肺动脉主干CT值标准差作为噪声,然后计算图像信噪比(SNR)=肺动脉平均CT值/噪声,对比信噪比(CNR)=(肺动脉平均CT值-背阔肌CT值)/噪声[3]。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有无肺栓塞及栓子的数量。

1.5 辐射剂量:CT机自动测定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剂量长度乘积(DLP)*k(k为肺部的权重系数),采用欧盟委员会推荐的胸部权重系数0.017 mSv/(mGv·cm)。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年龄、心率:2组患者的年龄、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肥胖患者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见表1。以体脂率进行分组时,体重、BMI及体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M及体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BMI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2 客观图像质量:2组患者肺动脉平均CT值、肺动脉CT值比值、图像噪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NR、CN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BMI组CTPA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

2.3 肺栓塞检出及栓子数:肥胖组有栓塞者10人,栓子数17个;超肥胖组有栓塞者6人,栓子数12个;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辐射剂量:肥胖组和超肥胖组CTDIvol、ED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肺动脉平均CT值、CNR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的相关性:肺动脉平均CT值、CNR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一般,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体脂量相关性最强。噪声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一般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DIvol、ED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均呈正相关,与体脂率的相关程度一般,分别与体脂量、体重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与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间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CTPA辐射剂量的危害及影响因素:作为排除急性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CTPA近年来的使用频率明显增高[4-5],甚至出现过渡使用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无明显临床症状支持的患者。然而,CTPA使用率的增加并没有增加肺栓塞的诊断率[6]。CT扫描仪有电离辐射,具有致癌的潜在风险,而且,这种致癌的潜在风险是难以预测及测量的,还可能有很长的时间延迟。一项多中心研究[7]对330名接受CTPA检查的20岁女性进行了跟踪研究,显示有1人出现了辐射诱发的癌症。因此,应选择性地、适当地使用CTPA检查。CT辐射剂量主要受成像参数及受检者自身因素影响,如管电压、管电流、患者体重、BMI等。了解患者自身因素和CT扫描参数如何影响辐射剂量是减少剂量的第一步。

3.2 体脂率对CTPA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CT成像参数中,管电压对辐射剂量的影响最大,管电压越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越低,且多项研究已证实低管电压在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优势[8-10]。但是,即使管电压一致,不同患者因其体内脂肪、骨骼及肌肉所占比例不一致,对X线的吸收程度不同,最终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也不一致。较常用的肥胖标准是BMI,以往有研究[11]分析了BMI与有效剂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体重相比,BMI对患者接受的有效剂量的影响更大。并有研究[12]根据BMI计算有效剂量,提前预测CT扫描中的有效剂量,显示了其在预测有效剂量上的应用价值。另有研究[13]根据BMI调整CTPA的造影剂剂量及流速,进一步减少造影剂剂量,提高肺动脉强化程度,提高对周围肺动脉的显示效果。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体脂率越来越多被应用为肥胖的判断标准。本研究以体脂率为分组标准,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及超肥胖2组,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CTPA图像的肺动脉平均CT值、肺动静脉CT值比值、噪声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值差,且SNR及CN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脂率越大,图像客观质量越差。在诊断肺栓塞及明确栓子数方面,2组不同体脂率的差异不明显,且没有统计学意义。就辐射剂量而言,2组患者间差异不明显且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以体脂率为标准对肥胖进行分级时,虽然图像质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影响诊断结果,且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的变化亦不明显,考虑到体重、BMI等因素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在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时,可以忽略体脂率的影响。

3.3 图像质量、辐射剂量与BMI、LBM及体脂率等的相关性:以往研究[11]显示,有效剂量受BMI影像较大,肺动脉强化程度受患者体重、BMI及BSA影响较大,且呈负相关(r=-0.58~0.63)。在本研究中,引入LBM、体脂量及体脂率的体重标准,进一步探究LBM、体脂量及体脂率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肺动脉平均CT值、CNR与上述指标也呈一般程度负相关,与体脂量和体重的相关性最强(r=-0.383、-0.379)。但与上述研究相比,本研究的相关程度弱,相关系数均小于0.4,主要原因为一是本研究的碘总量及注射流率均低于上述研究(350 mg I/mL,75、4.5 mL/s);二是以往研究采用管电压为80 kV,测得肺动脉CT值明显高于本研究。本研究中,患者的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对图像噪声的影响不大,相关系数小,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原因在于噪声大小与管电压及图像重建方式有关,管电压越小,噪声越大,本研究为了保证肥胖患者的图像质量,选择了相对较高的100 kV及iDose5重建方式,所测得的噪声基数较小。因此,在对肥胖患者进行CTPA检查时,只要管电压及图像重建方式选择合适,可以忽略图像噪声的影响。在辐射剂量方面,体重、BMI、LBM、体脂量及体脂率与辐射剂量呈较强的正相关,且相关性较肺动脉平均CT值CNR及噪声强,尤其是与体重、BMI、体脂量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7。综合以上与图像质量及有效剂量间相关系数最强的肥胖标准,在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时,体重、BMI或者体脂量均可作为选择合适的扫描条件的判断标准,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降低有效剂量。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为每组样本含量较小;且以体脂率为分组标准时,由于女性基础体脂率大于男性,导致男女比例明显失调,男性患者数量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倚,更倾向于以脂肪为主的肥胖标准。

猜你喜欢
体脂率肺动脉噪声
肺动脉肉瘤1例报告
“白噪声”助眠,是科学还是忽悠?
1例单纯性肺动脉异常起源胎儿孕中期心脏超声漏诊分析
基于声类比的仿生圆柱壳流噪声特性研究
急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胖不胖?体脂说了算
不胖不瘦,需要运动锻炼吗?
体脂率下降5%后,你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要减少暴露在噪声中吗?
肺动脉高压可怕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