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食诱剂监测田间稻纵卷叶螟发生的效果初探

2022-06-17 02:43程杰元夏红霞常向前
湖北植保 2022年3期
关键词:诱剂卷叶螟成虫

程杰元,夏红霞,张 超,常向前,张 舒,吕 亮,常 威

(1.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农业农村局,湖北 浠水 438200; 2.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农业农村局,湖北 武穴 435400;3.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n)俗称“刮青虫”,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稻纵卷叶螟以幼虫取食为害水稻绿色叶片,初孵幼虫常常先吐丝纵卷绿叶成苞,并藏匿其中取食叶肉仅留下白皮(俗称“白叶”),影响了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水稻结实率低下、秕粒增加,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最终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

国家对稻纵卷叶螟的关注程度逐年增加,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稻纵卷叶螟入选,表明其已然成为一种为害程度大的水稻重要害虫,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2]。

毋庸置疑,准确掌握其田间种群的发生和消长规律是稻纵卷叶螟进行科学防控的重要前提[3]。本文通过稻纵卷叶螟食诱与性诱、田间赶蛾等田间常用监测技术的对比,并结合田间幼虫量和成虫解剖数据,研究食诱剂用于水稻上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的可行性,为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监测和科学防控提供支撑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稻纵卷叶螟食诱剂由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2g/包(主要成分配比为柠檬烯∶水杨酸甲酯∶樟脑 =1∶2.5∶0.5)。

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740 μg/诱芯(主要成分为顺1-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醇∶顺11-十八碳烯醇 = 500∶60∶120∶60)。

1.2 试验地点及品种

试验地点设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新铺村,示范面积3.34 hm2。该区域为一季中稻种植区,常年种植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常年发生。

试验水稻品种为隆两优534,于5月13日下秧,6月2日机插,9月30日收割。

田间管理情况:6月8日田间撒除虫药,6月12日施返青分蘖肥、化学除草剂,6月20日施一次尿素,7月9日无人机飞防病虫害,8月15日加施一次肥,8月16日无人机飞防虫害。

1.3 监测方法

在2020年6月至9月监测期内,每2d调查记录一次食诱、性诱捕获的稻纵卷叶螟成虫雌、雄虫数量以及非靶标昆虫的种类和数量。根据《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规范》[4],田间赶蛾每2 d进行一次,估测每667m2蛾量。

每个试验点选择地势平坦且种植品种、栽培措施、施药、施肥等比较一致并且历年稻纵卷叶螟中等以上发生程度的相邻水稻田各3块,分别设置食诱、性诱监测工具和进行田间赶蛾调查,每块田块面积不少于3 335m2。在试验田中,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各放置3个重复,诱捕器应距离田埂至少10 m,诱捕器之间间隔不少于50 m。在水稻秧苗期时诱捕器放置高度为50 cm,在水稻成株期时诱捕器底部应接近水稻冠层叶面。生物食诱剂每两周更换一次,性诱芯每月更换一次[5]。

1.4 调查方法

1.4.1 不同监测技术的成虫蛾量及种类调查

每2 d调查记录一次生物食诱剂及性诱剂诱捕器记录昆虫数量及种类后,收集生物食诱剂内稻纵卷叶螟成虫,冷冻后邮寄百乐宝公司解剖;每2 d记录赶蛾的成虫数量及种群动态。

1.4.2 田间幼虫调查

在每代幼虫高峰发生期,使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3丛,记录幼虫数量,计算百株幼虫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物食诱剂与性诱剂诱捕量的比较

由表1可知,整个试验周期内生物食诱剂诱蛾总量为4 713头,性诱剂诱蛾总量为1 484头,食诱剂的诱蛾总量是性诱剂诱蛾总量的3.17倍。单日诱蛾最高量食诱剂是463头,性诱剂是191头,生物食诱剂单日诱蛾最高量是性诱剂的2.42倍。从解剖数据来看生物食诱剂的诱蛾雌雄比为1.3∶1。生物食诱剂的诱捕量显著高于性诱剂,且生物食诱剂雌雄通诱,且雌虫的诱捕量高于雄虫。

表1 生物食诱剂与性诱剂诱捕量的对比

2.2 不同监测工具监测虫情动态的比较

对比生物食诱剂与性诱剂诱蛾种群动态趋势图(图1)可知,生物食诱剂的监测峰值明显,生物食诱剂诱捕量大,而性诱剂的监测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无明显峰值;由表2可知,生物食诱剂与田间赶蛾稻纵卷叶螟动态监测手段相比,生物食诱剂的出峰时间与田间赶蛾较为一致(图2),但7月下旬的峰值出现较晚,监测的准确性及灵敏性上更好;另外生物食诱剂的监测种群动态趋势与浠水近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及为害趋势相吻合,三(2)代、四(3)代、五(4)代发生较重,其中四(3)代危害最重。

图1 生物食诱剂及性诱剂的诱蛾种群动态

图2 生物食诱剂及田间赶蛾监测到的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

表2 3种监测手段的出峰日期对比

2.3 生物食诱剂诱蛾量与幼虫量的发生关系

通过生物食诱剂监测的发生成虫量及田间百株幼虫的调查量,结合表2和图3可知,7月中旬监测到成虫高峰后,7月下旬田间百株幼虫量均值达到560头,随着时间推移及田间防治,8月上旬和8月中旬的高峰百株幼虫量明显下降,说明有效的监测能更准确的预测田间幼虫发生的种群动态,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图3 每代成虫高峰后田间百株幼虫数量

3 结论与讨论

生物食诱剂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与其他监测手段在准确性和灵敏性上一致,甚至更好,生物食诱剂相对于性诱监测诱蛾量大、蛾峰多且明显。生物食诱剂诱蛾量虽然不及田间赶蛾,但是生物食诱剂的蛾峰基本涵盖了田间赶蛾监测手段的全部峰值,且蛾峰清晰,出峰早,能真实反映田间发生动态。此外,与田间赶蛾相比,生物食诱剂的生物活性较好。

生物食诱剂可雌雄通诱,雌雄比接近1.3∶1,成虫羽化盛期集中诱杀成虫,可大大降低下代虫口基数,未来可应用于稻纵卷叶螟的生物防治,具体实施方法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诱剂卷叶螟成虫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二化螟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初探
果蝇诱剂配方筛选及田间引诱试验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
杨梅果蝇综合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