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论析

2022-06-18 16:43于安龙
理论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在中华民族日益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当下,时代更加呼唤英雄人物,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也成为现实所需。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英雄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引擎。当前,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如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创新、网络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等。为提高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实效性,需要弘扬“主旋律”、探索“新方式”、占领“新阵地”、守好“主渠道”、强化“保护伞”等,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

关键词:英雄文化;英雄人物;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6-0116-06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奋斗精神的百年传承及赓续路径研究”(TJDJ21-009)。

作者简介:于安龙(1986-),男,山东日照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英雄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而又烙印深刻的文化记忆。具体而言,英雄文化是指以英雄精神、英雄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和价值系统,是关于英雄观念、英雄行为、英雄品格、英雄伟绩、英雄形象、英雄价值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内涵丰富、意蕴深沉。英雄文化主要包含精神、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其中精神是核心和基础。英雄文化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实践根基、文化基因和理论渊源,而从英雄人物的群体类型角度来说,主要包括民族英雄、革命英雄、人民英雄、时代英雄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但同时也不否认英雄人物在具体时代中的历史作用。相对于普通个体而言,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产生着更大的影响。“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时代呼唤英雄人物的产生,尤其是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一伟大梦想和远大目标面前,更需要英雄人物不断脱颖而出,更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

一、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价值意蕴

英雄文化并不只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现象,其会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英雄人物身上蕴含着的道德力量、精神力量等,具有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并且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现实力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因此,学习英雄人物、弘扬英雄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2]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力器”

英雄人物之所以被人们所颂扬和铭记,不仅仅在于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更在于他们身上所承载和体现的真、善、美,充分反映了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追求和道德倾向。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英雄情结”的民族,在悠久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孕育并产生了成千上万的英雄人物,也形成了浓厚的英雄文化。尽管英雄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其始终是社会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及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具体来说,英雄人物身上承载的精忠报国、崇德向善、无私奉献等宝贵品质,英雄文化所倡导和阐扬的崇高精神境界、高尚道德情操、正确价值取向等,能对人产生强大的精神激励和价值导向作用。因此,英雄人物身上所呈現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高度一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概言之,英雄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思想文化范畴,二者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和价值导向。弘扬英雄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这种相融相通性和内在契合性,使英雄文化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英雄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抽象到具体、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英雄文化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结,具有传播主流价值观念和规范社会秩序的巨大能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英雄文化,有利于形成明德唯馨、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使英雄文化逐渐内化为大众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风范。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发挥英雄文化的育人功能,使英雄文化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方面体现出独特的价值,进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二)增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催化剂”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主要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形成了具有崇高价值理念、高尚道德情操的英雄精神,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中的精华要素。英雄人物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捍卫者,英雄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精神价值,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英雄豪杰辈出、仁人志士云涌,他们以其英雄行为、英雄品格、英雄壮举等,推动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话语和价值标准,极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也成为增强人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英雄精神、英雄文化虽然代代相承,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演变,但其忠诚、执着、朴实的本质和鲜明品格未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出英雄模范人物,使英雄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可以说,英雄文化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又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征程中,需要我们以英雄精神筑牢全民族的精神根基,以英雄文化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底气志气,推动中华文化繁荣昌盛。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找到正确道路。正是在无数英雄儿女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下,我们才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成功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英雄文化所具有的感染性、激励性和引导性,哺育和激发着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地投入到民族复兴伟业中。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努力,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中国梦并非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够实现的,越是接近实现中国梦,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越多,也就越需要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激励。纵观世界一些大国的发展和崛起历程,无不有英雄豪杰人物的引领,无不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一个没有坚定信念、奋起精神和自强品质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的时代呼唤英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英雄人物身上坚韧不拔的意志、甘于奉献的情怀、百折不挠的信念等,是激励后人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3]一般而言,英雄人物在事关民族大义和人民整体利益的重大考验面前能够奋勇当先、勇挑重担,表现出先国后家、舍生取义、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行为、英雄精神如同号角一般,能够号召、鼓舞和激励社会其他成员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汇聚起强大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和磅礴力量,齐心协力地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毫无疑问,这能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斗志和激情,习近平曾指出:“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4]历史和现实表明,英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瑰宝,具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不断砥砺前进的强大精神动能。不仅如此,英雄文化还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总是与一定的时代课题、实践主题紧密相连。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英雄文化不断与我们矢志投身的伟大梦想、伟大事业相结合而进行创新转化,继而孕育、演化出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赋予了英雄文化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使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二、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现实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当前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变,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更加严峻。

(一)价值碰撞: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其中也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在日益开放的世界中,西方思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传入中国,这固然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但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思潮也裹挟其中,受之影响国内一些人的价值观念、价值立场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动摇,而青年学生是受浸染比较严重的群体。例如,美国历来非常重视向全球输出它的价值观,而英雄文化则是其向外输出的重要内容。美国通过影视、动漫、图书、网络传播等形式,将蝙蝠侠、钢铁侠、蜘蛛侠、美国队长等美国式英雄形象和精神传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使传入地大众的价值观、英雄观逐渐发生改变,崇拜美国式超级英雄的人越来越多。众所周知,中国与美国在对英雄人物的认知维度、评判标准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集体主义的英雄精神,而不是拥有超能力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英雄主义。所以,西方社会思潮的传入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对英雄人物、英雄精神的正确认知,使其受到错误英雄观的影响,妨碍了其对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英雄精神的传承,这对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构成了一定的挑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西方国家纷纷强化了新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文化输出的重要场域,西方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暗流涌动,这更加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污名化”严重: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

英雄人物历来是美好形象、崇高精神和非凡魅力的象征,对社会大众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領和思想凝聚作用。然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日益蔓延,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接连“躺枪”。历史虚无主义者故意颠倒是非、罔顾事实,恶意编排英雄人物故事,制造无中生有的“黑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插科打诨的方式调侃英雄人物,以别有用心的视角解构英雄人物,以脱离历史背景的方法评价英雄人物,以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的虚假材料丑化英雄人物,以达到颠覆英雄的美好形象、摧毁民族共同记忆和文化传统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是缺乏精神食粮的外在表现,也凸显了一些人的文化不自信和价值观危机。历史虚无主义者是非不辨、忠佞不分,一方面极力抹黑、污蔑和诋毁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人物,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和贡献;另一方面又竭力为袁世凯、汪精卫等反动人物美化和“翻案”,运用各种手段为其“正名”。对历史事件进行本末倒置的重新界定,对英雄人物进行颠倒黑白的重新评价,助长了是非错乱、曲直不分的不良倾向,造成了“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似好非好、似坏非坏”的混乱局面,极易导致人们思想迷惑、价值迷失,颠覆了人们正常的历史认知,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历史虚无主义的“醉翁之意”并不在于“重新评价”,而是要借此幌子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所具有的欺骗性、迷惑性、渗透性等特点,严重消解着英雄人物的庄严、崇高等正面形象,对新时代培育英雄文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手段空乏: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英雄人物、英雄精神蕴含着高尚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品格风范,大力宣传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在全社会塑造崇尚英雄、爱护英雄的良好氛围,培育积极向上的英雄文化,是我们继承英雄遗志、弘扬英雄精神的现实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英雄人物就是高高在上、远离尘世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常常陷入一种误区,即无限拔高英雄人物的功绩,竭力打造英雄人物“高大全”的形象,使英雄人物超然于现实生活,严重脱离人民大众。英雄人物固然有着非凡能力和卓著贡献,但他们依然是源于生活、扎根于实践、来自群众的。而当前一些口号式、鼓动式、夸大式的宣传教育方式,以及过度理想化、完美化的塑造,极大削弱了英雄人物的人性与个性,无形中把他们与普通人民群众隔离开来,极易使人产生高不可攀的距离感、疏远感,使人们对其英雄事迹、英雄精神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千篇一律式的宣传教育导致英雄人物脸谱化、定型化,很多人对这种居高临下、空洞说教式的宣传教育滋生疲倦和厌烦心理,对英雄人物产生了可敬而不可亲、赞同却不趋同的心理感受,虽然[JP+1]相关宣传教育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长期灌输式的教育和形式化的宣传之下,加上青少年强烈的猎奇和求异心理,导致网络上各种以“内幕解密”“独家秘闻”等为噱头的文章甚为流传,使得恶搞英雄、抹黑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所以,我们应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宣传教育方式,使英雄人物更加具有亲和力、感染力。

(四)网络消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负面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正如其他科学技术一样,网络技术也具有两面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各种自媒体平台蓬勃兴起,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自由化、即时性、交互性的新特点,“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草根媒介时代到来。自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速率的迅捷化、传播内容的隐匿化、传播范围的扩散化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前自媒体已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滋生蔓延的“温床”、传播扩散的“桥梁”。受“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等不良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网络空间中娱乐化、低俗化、媚俗化倾向日益明显,表现为把历史变成空虚低俗的玩物,用捏造事实、捕风捉影的手法矮化、丑化英雄人物,把英雄人物恶搞成低俗的“粉丝”娱乐和网络派对,使得一些歪曲事实、有辱先烈、“戏说历史”的谬论和文章经过网络平台传播后持续发酵,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无论是“为博眼球”的无心之举,还是“蓄谋已久”的有意为之,网络空间中将英雄人物泛娱乐化的现象,都会弱化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尊崇和对英雄精神的崇仰,严重侵蚀着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5],把庄重严肃的英雄文化演绎成娱乐消费的“滑稽戏”,这极易使英雄文化“精神枯萎”。因此,我们要高度警惕和重视网络空间和自媒体平台上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式,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

三、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实践进路

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是时代所唤、现实所需和群众所愿,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习近平强调:“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6]因此,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改进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式与路径。

(一)弘扬“主旋律”:突出中国梦

英雄是国家的丰碑、民族的荣耀,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爱。但是,当前英雄文化的培育和弘扬受到了西方社会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污蔑英雄、解构英雄的现象有所滋生,英雄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新时代英雄文化培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适应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凸显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发挥英雄文化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功能,不断激发人们投身中国梦的斗志和激情。中国梦具有高度的吸引力、感召力,能够极大地凝聚力量、提振精神。当前,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要高扬中国梦的主旋律,着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国史教育,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1]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要加强对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英雄文化成为青少年“强筋壮骨”的“精神之钙”,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基因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验证,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营养剂”,也是他们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高效价疫苗”,能有效提升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免疫能力”。因此,要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二)探索“新方式”:改善叙事技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应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不断改进宣传教育方式,提高英雄故事、英雄事迹、英雄精神的叙事技巧。在具体宣传教育过程中,应改变把英雄人物抽象化、程式化、圣人化的错误倾向,避免刻意拔高或夸大宣传,努力祛除英雄人物身上的“神性”,归还其“人性”,使他们回归“人间烟火”,即在肯定他们英雄气概、英雄壮举的同时,立足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用生动的细节还原他们的生活图景和真情实感,全面展现英雄人物成长的心路历程,多角度、多样化地呈现英雄形象,还原英雄人物的真实面貌,使其更加接地气、贴实际。当英雄人物不再被塑造成高高在上、尽善尽美的“完人”时,才能真正拉近人们与英雄之间的距离,增进对英雄人物的情感认同、心理认同,使英雄人物变得可亲可近、英雄精神变得可信可学,从而增强英雄主义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宣传教育方式上,应改变理论灌输式的单一手段,多采用体验式、情景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把理论教育与体验感悟相结合,把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切实增强英雄文化培育的实效性。文艺作品是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形式,文艺作品的构思、创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英雄观,立足历史事实,抒发真情实感,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指出:“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7]只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改善英雄叙事技巧,才能让英雄故事“记得住学得会”,让英雄事迹“叫得响传得开”,让英雄文化“立得住传得久”。

(三)占领“新阵地”:重视网络育人

当前,网络空间和自媒体平台是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思潮的重要传播场所,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必须强化网络阵地建设,使网络空间和自媒体平台不再成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温床”,而是成为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苗圃”。尤其是对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因此,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必须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各种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围绕英雄事迹大力创作优秀文化产品,使其成为网络空间主流话语之一,引领网络舆论导向,切实发挥出英雄文化影响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动英雄事迹、英雄遗迹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实现其由实物形态向数字化形态的有效转化,不断拓展英雄文化的发展空间。对于网络场域中各種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的谬论与谣言,不能采取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的态度,任其误导大众,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而要在正视历史、尊重英雄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澄清、释疑工作,以还原历史真相,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面目。因此,需要不断推进对英雄事迹、英雄故事的收集、整理和现实转化工作,做到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四)守好“主渠道”:树立正确英雄观

尊崇英雄、关爱英雄,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多维推动,以形成合力。其中,要格外重视青年学生群体的作用。一方面,青年的成长发展需要英雄人物的引领和号召,需要英雄精神的熏陶和哺育,每个青年学生心目中都有自己向往的英雄人物,这会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可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意愿最强烈、动力最强劲的时期,他们也是传承与弘扬英雄文化的生力军和先锋队。另一方面,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尚未定型,人生阅历浅,社会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有待提高,易受各种错误思潮、观念的蛊惑和误导。尤其是网络空间中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化等思潮,对青年学生荼毒较深,在他们心中种下错误的种子,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历史的认识、对英雄人物的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将英雄事迹、英雄人物、英雄精神等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围绕这些资源积极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等,以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补钙”,使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英雄观,不断深化青年学生对英雄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思政课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术专长,从理论上深刻剖析各种错误思潮的谬误之处,切实为青年学生解惑答疑、廓清迷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到纪念堂馆、革命遗迹进行瞻仰、祭扫活动,近距离感受英雄文化、感悟英雄精神。总之,思政课是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重要渠道,思政课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将英雄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之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资源,使青年学生将英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英雄事业的接班人、英雄精神的传承者。

(五)强化“保护伞”:用好法律武器

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既需要一定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如健全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强化家庭和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等,同时也需要发挥法律的刚性约束作用,使法律成为捍卫英雄尊严、英雄形象的利器与坚强后盾。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在网络中编造谣言、抹黑英雄、诋毁先烈,不仅侵害了英雄人物的名誉权、荣誉权等,也触碰了人们的情感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只有运用法律武器,筑牢法治堤坝,才能有效遏止贬损先烈、抹黑英雄的歪风邪气和不法行为,增强民众的敬畏感和底线意识。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的颁布实施,在引导全社会学习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方面彰显出了强大的法治力量。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推动制度化构建、法制化践行,充分发挥法律戒尺的作用,以法律规章的权威性推动人们依规依法躬身践行,把崇尚英雄的要求贯彻到法规制度和政策机制中,让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行为在法律规章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无处遁形。此外,要不断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牢固树立网络非法外之地的意识,自觉规范在网络空间中的言行,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使每个人都成为学习英雄、尊崇英雄的践行者、推动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2]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 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 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N].光明日报,2016-02-04(0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4.

[4]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4.

[5]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1.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光明日报,2018-08-23(01).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1.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