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

2022-06-18 16:07潘兵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立德树人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13

摘  要:我国的心理育人工作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高校心理育人事业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然而,由于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心理咨询存在抵触情绪和心理测试流于形式等问题,给高校学生心理、育人成效带来诸多挑战,同时增加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难度。文章通过建立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实施机制和实施路径,打通高校心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消除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实现学生与心理咨询无障碍沟通,对新时代下我国高校心理育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立德树人: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52-04

Abstract: The work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the main compon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to one of the top ten education syst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full staff, all-round and whole process. The cause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developed and improved from scratch, from small to larg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conflict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 formality of psychological testing, it brings many challenges to the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and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the "last mile"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we can get through the "last mile"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liminate the concerns of college students abou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realize the barrier of fre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is study has a very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last mile

通过心理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指导下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立德树人总体目标,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的基本特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心理育人过程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要坚持把育德和育心相结合,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建立预防干预、平台保障、咨询服务、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等“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同时构建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務、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而心理育人被列入十大育人体系之一。 把立德树人效果作为体现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校学生,通过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来实现心理育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挑战,也是高校心理育人发展的机会。但随着高校心理问题学生数量增加、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和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抵触情绪,对我国高校心理育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高校仍面临着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那么怎么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顾虑,打通高校心理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学生与心理咨询无障碍沟通,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心理育人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高校心理育人内涵和特点

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实现育人的过程。一般来说,是实施者从被实施者的身心实际出发,按照人的教育规律和心理成长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被实施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在心理育人工作体系中,实施者既包括全体师生员工,也包括高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还可以延伸至各界和学生家长,但高校心理育人的中坚力量是辅导员,其对高校学生具有最直接和最直观的影响,他们既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心理育人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是以学生成长成才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把心理学概念贯穿于高校心理育人的全过程,同时注重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关心关怀,这样不仅可以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更能提升心理素质,促进身心人格全面发展,实现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以此来培养有能力、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通过高校心理育人的内涵,我们可以归纳如下几个特征:第一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强调从培养有能力、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任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角度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任务,使得高校学生具备合格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对我国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認知。第二是规范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我国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从刚开始的零星咨询发展到网络平台、新媒体的多渠道多途径咨询方式,已基本形成了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第三是积极推动跨学科参与;高校心理咨询师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导,结合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组建成的跨学科队伍,充分运用各学科知识,从不同方面来研究高校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心理问题,以此来满足高校学生多样化需求。

二、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缘由

(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高校学生的年龄跨度在18~24岁,这一时期正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在心理、生理方面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与社会人员相比,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尤其明显,主要体现在学习、感情、与人相处等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上。有些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烈,但他们的心理极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会造成学习稳定性下降,甚至会攀比;有些学生思维敏捷、乐于交往,但存在较为严重的自我封闭和自卑心理,造成情绪容易波动、很难控制;有些学生想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但因迈入社会后承受社会压力的心理准备不足,会造成对社会的失望、迷茫。上述矛盾的心理表现,使学生成为一个矛盾体,善变且不容易掌握,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存在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现象,也增加了心理咨询工作的难度和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二)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抵触情绪

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抵触情绪,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学生自身性格。学生主要的心理咨询有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感情等,很多方面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隐私,不愿把这部分事情告知他人,认为别人知道是对自尊的伤害,还有是因为对心理咨询师信任程度不够,在心理咨询过程刻意回避。第二,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一半以上的学生不会选择心理治疗,认为只有不正常、有问题的学生才会去接受心理治疗,导致有些学生确实有心理疾病,但因担心被同学或者老师发现,造成宁愿不接受心理治疗也不能被发现的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第三,对学校心理咨询情况了解不够。由于心理测试只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学校没有宣传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室的报道,并且没有后续的跟踪记录,造成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不愿去治疗的抵触心理。

(三)高校学生心理测试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测试,但在进行心理测试时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不知道其心理测试的意义。首先,心理测试难度较高,高校新生在入学心理测试规模很大,少则数千人,多则上万人,组织起来比较困难,且没有全面宣传关于心理测试的重要意义和对未来的影响;其次,心理测试时间较长,形式单一,而且是一系列的调查问卷,会造成学生不认真填写而直接提交的应付形式的现象;最后,心理测试可信度不高,心理测评结束后会通过一些指标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经过后续谈话和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心理问题,是因为在进行心理测试时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以上现象反映学生对心理测试的不重视,从而不能发现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第一时间进行干预治疗。所以目前的心理测试存在有效度和实效性的问题,要想真正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需要通过老师、同学很长时间的观察和反馈。

三、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机制

(一)建立心理育人协同工作机制

高校心理育人协同工作机制对外要强化家校联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面支持作用,通过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来服务社会,构建家校常态化联络机制。对内要建立具有“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格局,推动辅导员班主任、专兼职心理健康咨询师和其他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协同。高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对“7个重要时间段”(即放假前、考试前后、开学前后、新生入学后、重大活动前后、季节交替前后和毕业生离校前)“11类学生”(即家庭经济困难、言行异常、性格内向、父母离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本人有精神病史、直系亲属有精神病史、遭受重大打击、考试成绩急剧下降、失恋、网络痴迷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和毕业班学生),重点建立“五个一”,即“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以此来实现心理咨询和服务工作的协同运行。

(二)建立心理育人师资配备机制

教育部提出的高校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师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以专职心理咨询师为骨干、以兼职心理咨询师为补充”的队伍建设思路,但面对日益增加的心理危机案例和心理咨询服务,高校要不断强化师资配备机制,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咨询师的数量,优化专兼职相结合的队伍配置。第一,配置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淮南师范学院目前有2名专职心理咨询师和10名兼职心理咨询师,基本满足师生配置比;第二,邀请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相关专家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座谈等形式,加强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专兼职辅导员的危机干预的意识和心理健康通识,提升学院心理健康育人工作队伍的综合能力;第三,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培训等相应的考核机制,辅导员班主任要切实履行责任,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对班级存在心理异常的同学进行谈心谈话并做好记录。第四,严格按照岗位同责、一岗双责原则成立学院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小组,及时解决出现的心理危机。

(三)建立心理育人危机干预制度

高校要逐步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不仅要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硬件设施,更要建设心理健康咨询的内涵,这样才能发挥出心理咨询和干预等服务作用,提高心理危机应对和防范能力以及心理咨询服务质量。首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新生开学后心理健康测试、定期排查学生心理问题等方式,扎实做好心理危机信息筛查和预警工作,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其次,学院对因心理疾病休学、患精神疾病康复学生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提供相关学生信息。最后,完善心理危机防范和快速反映机制,建立学院、学校和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畅通机制,转介过程有详细记录,同时要落实好心理育人危机干预制度,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建立起心理育人危机快速反应渠道,全面提升心理育人危机干预能力。

(四)建立心理育人危机预防控制体系

高校应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寝室的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借助宿舍单元和同学朋友,做好心理危机的跟踪、识别和营造和谐的氛围,但是在此过程中,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强化对相关师生群体的教育,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学院充分利用网络(QQ群、微信群)、易班建设、微信公众号(“经管新青年”“学习为民”)等媒体,加强心理健康咨询及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学院、班级、宿舍三级预警防控体系,提升工作前瞻性、针对性。一级预警防控体系由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组成,二级预警防控体系由学院52个班级心理委员组成,三级预警防控体系由学院377个寝室长組成,打造三级预防控制体系,实时掌握心理学生动态。

四、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路径

(一)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全面促进心理育人实践发展

高校要顺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心理育人活动中突出人文关怀。学校要清楚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从学生和兴趣的角度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通过职业规划、人际交往等高校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通过确定主题让高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从不同角色来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心理变化,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要求,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具体可以开展如下活动:第一,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情景剧比赛来预防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各年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完成“心启航——我参与”主题的心理情景剧比赛,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可以演绎不一样的心理情景剧,通过演绎,深刻重现角色内在的心理协调和心理冲突的过程,通过参与表演增强了同学们对心理矛盾的深入理解,与剧中角色形成情感共鸣,实现成长,通过观赏剧目,同学们领会如何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与剧中角色相似的困惑。第二,为了加强学生心理沟通与交流,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与心理辅导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学院每年邀请校内外心理专家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并通过团体辅导、体验学习、讨论分享等方式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此活动,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压力得到舒缓、向团队成员敞开了心扉,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同时也体会了积极心理辅导的魅力,丰富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与技能,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为进一步排查和筛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月来提高学生兴趣,每年5.25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通过举行心理健康教育手抄报比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共建心愿之树活动、“临别依依,且行且珍惜”关爱毕业生等系列活动,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月,以此来提高学生兴趣。

(二)强化高校学生心理育人意识,全面提高心理育人队伍育人能力

高校应该全方位灌输心理育人思想,只有提高心理育人队伍的育人能力,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心理育人作用,心理育人队伍要先接受心理教育是心理育人的重要遵循,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规律,它要求心理育人队伍必须要掌握心理育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所以要全面加强心理育人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任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朋辈等心理育人队伍的育人能力,使之成为心理育人的中坚力量。心理育人主体能力是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专业知识,熟悉高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不断研究新时代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掌握心理育人相关的谈话技巧以及倾听和共情技能。不断促进实施者和被实施者之间在思想品质、言行举止的双向融合,在情感上的共鸣,在心理上的和谐,从而发挥心理育人的最大功效。

(三)建立高校心理思政课堂,全面覆盖心理育人教学全过程

普及和推广心理知识的重要渠道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同时,高校心理思政课堂也成为了心理育人的重要途经,所以要充分体现心理思政课堂在心理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方面,建立高校心理思政课堂,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纽带关系,例如在心理教育课程中引导学生全面看待得与失,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学习观、恋爱观,把价值观的教育贯穿到高校心理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育人元素,除此之外,还要选择合适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程,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覆盖。另一方面,把心理育人教学渗透到其他学科或实践活动,挖掘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育人元素。班主任通过班会或其他实践活动来开展心理育人活动,任课老师通过专业课教学来强化心理育人意识,充分挖掘专业课教学的心理育人元素,把心理育人理念贯穿于课堂中和课堂外的全过程。

(四)建立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全面形成心理育人的合力

建立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形成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的新格局,突出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特点。第一,要把“两个渗透”体现在心理育人的全方位中。即把心理育人渗透在高校资助管理、服务等育人体系中,形成育人合力。把心理育人渗透到高校学生教学活动、文体活动、生活、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加强学生成才成长。第二,要把“两个贯穿”体现在心理育人全过程中。即把心理育人贯穿到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针对不同学生心理问题因材施教。把心理育人贯穿在学生全面发展全过程,以此来体现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认知、行为和意志等微观心理的引领和教育。第三,要把“六个涵盖”体现在心理育人的全员中,即涵盖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师、任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亲朋好友和学生本人等六个群体,六个不同心理育人的群体在心理育人过程中体现着不同的价值,所以要协同管理,形成心理育人合力的良好局面。

五、结束语

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性质来看,它具有周期长、问题复杂等特点。而高校心理育人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任何偏离心理育人目标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成效。因此,要在新时代的视角下创新心理育人价值导向,重塑心理育人价值内涵,突出心理育人价值理论,只有这样,高校才能真正将心理育人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学校要依据学生发展规律,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围绕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机制,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围绕心理育人“最后一公里”实施路径,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3):90-94.

[2]马建青,杨肖.心理育人的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87-90.

[3]吴艳,韩君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6):77-79.

[4]倪佳琪.打通高校心理咨询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N].中国教育报,2020-11-26.

[5]许翠梅.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9(11):179-18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项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sztsjh-2020-1-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潘兵(1991-),男,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讲师,党政办主任,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快递公司深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