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2-06-18 16:07朱先明肖亚红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新时代

朱先明 肖亚红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29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指导意见,为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业态、新环境、新视野、新机遇、新挑战。当下,课程改革面临教材建设亟待改革、课程标准有待规范、信息化教学需提质、师资水平仍需提高、规章制度期待破立的现实与困境,应全面从校内协同,打造课程新体系;带帮赛培,打造师资新团队;以学定教,着力建设新教材;职教抗疫,营造教育新生态;夯实阵地,创新课堂新形式;校校协同,成立协作共同体;校企协同,开户育人新模式;质量评价,构建全程多元化;立破并举,诊断改进新思路九个举措或途径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时代;课程改革;职教20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116-04

Abstract: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Deepening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other guiding opinions, which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formats, new environment, new vision, new opportunities and new challenges for deepen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t presen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facing: the reality and dilemma of the urgent need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standardizing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eachers an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be broken. We should cooperate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school to create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lead to help Sai Pei, and create a new team of teachers.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focus on develop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combat the epidemic and create a new education environment. We also need to consolidate the position, innovate new forms of classroom, school-school collaboration,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community,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on,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educate people in a new mode. Finally, we should finish the quality eval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diversification, simultaneous innovation,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of new ideas nine measures or ways to reform.

Keywords: new era; curriculum re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20

一、改革背景

2019年1月國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着力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水平提升、信息化技术应用等催生的新业态,以及“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和百万扩招等形成职业教育新环境,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为改革实践提供先进理论指导。毋庸质疑,企业进步与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重构新时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大势所趋,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当与时俱进。在新机遇下,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要如企业,教师要如工程师,教材构建新形态,教法具有时代性,教学手段信息化,校企深度合作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是职教人一生永远追寻的事业。

三、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与困境

(一)教材建设亟待改革

1. 教材体系的针对性“不够”

职校经过多轮教材改革,但是本科教材的“学科味”依然存在,教材编写的理念存在偏差,职业教育教科书仍然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虽然能清晰地体现专业体系的基本原理,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 教材的质量与水平“不齐”

由于对教材编写人员的资格没有相关限定,而且受各类专业建设项目普遍要求以及教师职称评定的刚性需求,大量由校本讲义改编而成的教材涌入市场,导致教材质量良莠不齐。

(二)课程标准有待规范

1. 课程思政的职业性“欠缺”

课程思政目标定位并未体现出职业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植入方式有待改善,教学模式相对僵化,缺乏潜移默化的教学设计,更多的是显性思政,欠缺隐性思政。

2. 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不新”

课堂上,学生想学的不教,不想学的满堂灌,车型案例单一或不成系统,不能满足学生触类旁通,个性化学习需求;涉及的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实践工作中认可度不高。

3.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不活”

专业拓展课程陈旧,更新慢;在泛在学习的当下承载信息量太少,缺乏自主学习的需求;新知识添加不足,企业发展迅速,教材内容更新慢。

4. 课程实训的有效性“不高”

实训教学要求教师进行示范,而操作示范又不便于学生观摩;班额大,实训环节有效性不高,目前多以分组进行,但对核心技能点仍停在认知层面,导致重复做再用心做的“匠”心缺失。

(三)信息化教学需提质

1. 教学资源的认同性“不足”

随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以及资源库效益不显著等现象,欠缺被认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2. 教学资源的针对性“不适”

资源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创新性不足,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少且不成系统,如缺少汽车电路图识读能力和数据流分析能力的教学资源。

3. 教学平台的多样化“较窄”

亟待構建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以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拓展课堂教学时空。

(四)师资水平仍需提高

1. 课改成员的技术性“不全”

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大多教授2~3门专业课程,能掌握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的师资人才凤毛麟角,导致课程改革知识内容纵向不协调,不同课程横向不系统,同一部件关联多个系统的概念不全。

2. 专任教师的双师型“欠少”

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的重点和难点不统一,不熟悉的操作任务不开课,内容不够“理论凑”的现象“潜在”发生;教学技能大师多为竞赛指导教师,然而竞赛指导趋于常态化,投入教学时间少。

3. 师资队伍的学术味“偏淡”

课程团队的教学科研及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学课题、课程改革、教材建设都是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但在分工上却各自为阵,集中论证与研讨不足,甚至是主持人“一包到底”。

(五)规章制度期待破立

1. 准入制度的约束性“过强”

《教师岗位准入制度》导致职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无实践经验,“职教20条”对教师选聘提出新要求,一是要有3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验;二是要有高职及以上学历。

2. 督导制度的严密性“不精”

专职督导关注听课率与到课率,然而教师教学知识的前沿性与准确性无从评价;学生成绩影响教师绩效,教学和考试分离制度形同虚设。

3. 职能部门的事务性“不同”

校级省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为教师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平台,然而教务与科研等职能部门工作不协同,导致立项相关课程的课题主持人不一定承担教学任务,重立项,轻建设的“歪风”蔓延。

四、新时代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举措与路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于2019年立项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文以该团队为例,从以下九个方面论述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举措与路径,其是一个递进实施,具有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

(一)校内协同,打造课程新体系

第一,推动课证相互融通。学校融入“1+X”证书标准体系、企业最新技术标准,联合深度合作企业、评价组织,共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炼毕业生能力清单。结合省技能抽查制度,建立校级课程技能测试制度,将技能测试项目与“1+X”证书认证项目对接,开展同步考试与评价,课程模块考试即为技能等级认证。

第二,开展“1+N” 新课程体系试点,“1”代表通识的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N”代表学校的多个校企合作项目课程学习。各校企合作项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保留体育、创业基础、汽车英语等素质课程的基础上,将校企合作项目品牌课程与原专业课程进行置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项目的师资与教学资源,深度校企合作潜入深水区。

第三,实训教学模块化,如将汽车认识实训课程分成8个模块,集中在汽车文化馆、实验室、校企共建的培训基地、校内专业实训室等不同场景完成,增强学生对汽车文化的全面了解、汽车职场全新认识、汽车技术的全方位认知。同时化解实训教学安排场地多、教师多,排课复杂的难题。

(二)带帮赛培,打造师资新团队

开展“青蓝工程”,签订师徒协议,老带新,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内培与外训相结合,促进整体教师成长;以校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育一批师资力量,通过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和省级精品课程,培优一批师资团队,坚持校级教学能力竞赛“人人参与”的传统,依托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指导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促成一批技能大师;开展国际交流,逐步提升交流层次。

(三)以学定教,着力建设新教材

总结“1+X”证书制度试点的经验,构建模块化课程,引入行业新标准,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和员工岗位技能需求为原则,融入技能竞赛资源成果,开发工作手册式教材,注重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通过学校8个校企合作项目,构建新型活页式教材,注重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为来华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课堂贴合学生,开发双语教材。

(四)职教抗疫,营造教育新生态

第一,疫情下,构建线下教育和远程教育新生态,学校推动“课程全部覆盖、师生人人参与、质量全面掌控”的在线教学模式,催生新一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成长。

第二,开辟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培养过程数据可通过视觉、语音、传感及痕迹记载等手段伴随式采集,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教学。

第三,采用“钉钉直播+智课堂”等上课方式,遵循“跳起来摘桃子的原理”设计教学任务,注重讲练结合。采用钉钉直播的屏幕分享模式,逐节录制视频,结合智课堂完成题目推送与作业布置。

第四,适应防疫要求,推进“1+X”证书制度进一步落地实施,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即任务循环,场地循环,项目教师循环指导,如图1所示。

(五)夯实阵地,创新课堂新形式

第一,守住第一课堂。调查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拓展“X”能力,注重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培养“芙蓉工匠”新生代。以“课程思政3分钟”为基石,挖掘隐性思政元素,教学过程和工作场景中融入思政要素,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金课”,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在线开放课程。基于“智课堂”和“微知库”云上湖汽教育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持续完善和更新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共享精品课程资源。

第二,创新第二课堂。一是实施“红扳手”工程,开展“工于技,匠于心”校企合作项目学员技能竞赛。二是组织汽车技术类专业学生技能统考,主要围绕实训课程中的基本任务进行考核,以期实现“人人能动手,人人会技能”的目标。三是举行汽车专业特长队为教职工免费义诊活动。有效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受益。发挥汽摩协会等社团作用,促进学生在团队实践中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知识结构, 以及标准的理想信念。

第三,衔接第三课堂。后疫情时代,试点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助力企业生产,学生利用寒暑假参与社会实践,改变校内“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仍是兩座孤岛的现象,实现工学结合取得“1+1>2”,助力经济复苏。

(六)校校协同,成立协作共同体

牵头组建国家教学创新团队(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协作共同体。按照新时代职教改革发展新要求,全面促进首批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能力,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第一,领导重视,规范有序。各建设单位领导重视,积极响应,各创新团队主持人纷纷参与,并设立联络员1人。

第二,共建平台,优势互补。采用钉钉在线视频会议形式,分享各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明确课题验收提交资料的相关要求,并对下一阶段主要工作安排及分工进行讨论。

第三,校际交流,经验分享。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培训会,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七)校企协同,开启育人新模式

第一,对接当地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课程标准融入行业技术标准,开展行业认证和学员就业,服务“长株潭”区域汽车产业。

第二,以名师工作室为窗口,积极邀请名师进课堂,将典型案例融入学生毕业设计,打通企业名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渠道。

第三,开展毕业生巡访调研,课程改革形成闭环,打通育人新模式。

(八)质量评价,构建全程多元化

第一,基于学生视角与需求,以能力为本位,结合车行最新评价标准和企业顶岗实习辅导员评价,通过专职督导与兼职督导并行,创新学生全程评价与多元评价新模式。

第二,从用户应用的角度出发,构建标准、可持续的三级结构教学资源库评价方案,发现问题并总结提升资源库应用效果的对策,从而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与升级,改变教学资源库“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

(九)立破并举,诊断改进新思路

第一,学校统筹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科研、教务与二级学院协同,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校级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必须符合立项团队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原则,实施“宽进严出”。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十三五”课程建设规划为目标,基于PDCA循环的8字螺旋,1年小周期,3年大周期不断持续的方式进行课程诊断与改进,如图2所示。

第二,定期召开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资源更新推进会,充分调查和研讨,明确具体任务,完成资源的更新上传和激活,结合课程实际合理利用资源,采取“多课程、少课时”的形式,整合资源库、智课堂等平台的“碎片资源”,帮助学生“小步快跑”。

五、改革成效

目前,完善了学校课程建设与管理制度,课程改革对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标准、融入企业标准,重构毕业生能力模型。其中,职业或岗位、学习任务、课程标准有据可依,完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三教改革”为抓手,课程建设在资源共享、校企共建、人才共育等方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通过重建课程体系,再造教学流程,建设“三可视一精准”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办学水平可视化、教师发展可视化、学生成长可视化、管理服务精准化为特征的学校智慧教育新生态。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学生就业率创新高,居全省之首。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忠于职业教育的有志之士全力以赴,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协同与全力支持,需要职业教育专家的宏观和微观的指导,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Z].

[3]刘晓.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组群逻辑与行动方略[J].中国高教研究,2020(6):104-108.

[4]杜坡,孙凤,段振云,等.“六化一体”工程实训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6):202-206.

[5]王文娟.融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5):68-71.

[6]杜娟,杨翠友.基于“PDCA”循环的现代学徒制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9(5):66-71.

基金项目:2020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重点课题“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ZD2020060101)

作者简介:朱先明(1979-),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机械设计制造。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