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优化

2022-06-18 16:07刘亚辉刘怡肖凤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刘亚辉 刘怡 肖凤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37

摘  要: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德育队伍存在主体单一、配置失衡等问题,导致研究生教育出现德育失范,已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德育建设的现实要求。面对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论文抄袭、成果造假、数据作伪等学术不端现象,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的优化工作,通过整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青年博士教师和朋辈助理等德育主体,形成合力,并构建相应的实效保障机制,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融入高校育人环节。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147-0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lack of value education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postgraduates frequently appear academic misconducts such as plagiarism, falsification of results, and falsification of data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raditional post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team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simplific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sufficient disciplinary mechanism and emphasis, cognitive biases in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imbalances in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ng teams. These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reality.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ostgraduate moral education team, and carry out the necessary integration of educating subjects such as postgraduate tutors, counselors, young doctoral teachers and peer assistants, so as to form a joint force, by strengthening selection, evaluati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continuing education, etc.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guarantee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in this way, and the whole staff,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 all-round integration of "enhance morality foster talents" into the education link.

Keywords: enhancing morality, fostering talents; 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ies; structur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eam

隨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推进与改革,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呈现出日益提升的态势,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高校研究生群体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力军,作为国家培养科技研究型和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研究生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核心环节。而面对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存在的论文抄袭、成果造假、数据作伪等学术不端行为,坚持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在研究生教育范畴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方针,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是弱化这一现状的关键现实路径,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行教育(以下简称“德育”)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高校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支撑。“立德树人”高等教育本义中的“怎样培养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谁来培养”的问题,即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问题。而目前德育队伍存在诸多困境,对其结构的优化是“立德树人”亟需解决的关键。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意蕴及现状

道德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的产物,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当下,由于我国研究生受到社会思潮多样、认知结构多元和信息接收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影响,使得该群体的道德缺失问题较为严峻,而导师对学生的单一化德育已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德育被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立德树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意蕴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高度重视德育的国度,早于春秋时期便将“立德”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礼记·中庸》提出知、仁、勇为“三达德”,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来提倡“立德”思想……不同的历史阶段建构出不同的社会道德形态和结构,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实现对传统道德范式的提升和超越,彰显深刻的时代性意蕴。现阶段,我国对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围绕“立德树人”为主轴部署了一系列教育战略与决策。继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高校建设提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来,教育部不断摸索“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协同发展育人模式,并依据时代特征提出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立德树人”逐渐提升至新的历史高度。正是基于国家对“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现实基础就“立德树人”分别实施了相应措施,使得德育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高校学生的道德水平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在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研究生群体仍然潜藏的若干道德失范问题,影响着高校对研究生论文抄袭、成果造假和数据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教化进程,使“立德树人”的开展构成了严峻的难题与挑战。因此,应始终将研究生德育工作作为高校顶层设计关注的焦点和施政的重心,避免因其他工作的冲击使其逸出高校教育工作视界。

(二)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和德育队伍现状

我国在读研究生多数位于20~30岁的年龄区间,他们成长环境多处于一个与信息技术高频交互的复杂社会之中,接收信息的渠道广泛,能构成较强的自主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表现出个性化样态,使得研究生群体中的认知结构出现多元化差异。加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社会经济成分多样、社会思潮多元、人才竞争激烈和就业形势严峻等多维度社会压力。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面对庞大社会信息源“诱惑”时,容易出现道德缺失现象。面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从而造成的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或高校的有关部门迅速作出合理举措,及时遏止事态的恶性蔓延。这些事例固然说明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术不端行为秉承零容忍的严正立场,也反映出研究生群体的道德失范已非常严峻。虽然相关部门对学术不端的事后惩戒和警示措施具备一定的教化意义,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在研究生日常教育中唤醒其在道德伦理层面的自觉。

200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德育队伍建设应包含导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优秀毕业研究生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时下,高校德育队伍存在以下困境:一方面,我国教育系统中研究生培养制度自出台以来,以实行“1”(导师)对“N”(研究生)离散管理模式的导师负责制为主。再加上各高校育人模式和学生专业方向的不同所导致培养目标、计划和方式的多元,使得研究生导师难以以一己之力洞悉所带学生的学术道德情况,现阶段导师对研究生单一化德育模式已较难适应“三全育人”的时代育人要求;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过度注重对研究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德育队伍的职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生了偏离,或德育队伍对研究生“失德”行为的教育和惩戒机制不成体系、执行力不足,促使学生对学术不端存有侥幸心理,加剧了诚信道德缺失、学术失范的滋生;再一方面,高校对研究生“立德树人”还存在认知偏差,按部就班地沿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育人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最后一方面,德育队伍中研究生导师、辅导员、青年博士教师和朋辈助理等德育主体的配置问题难以保证,队伍之间的协同合力亦没能真正形成。因此,构建一支针对性强、行之有效、配比充足的德育队伍刻不容缓。

二、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优化的现实路向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优化工作,是高校一个多方联动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高校育人主体共同的责任,而且研究生的德育教化成效较本科生难度系数更高,因此,研究生德育队伍需协同导师、辅导员、青年博士教师和朋辈助理等育人主体形成合力。

(一)充分落实导师队伍的“主体责任”制度

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文件,明确研究生导师具有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新時代创新型人才的主体责任。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的重要力量”;在2010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再次明确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主体;2018年,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文件中,教育部又一次指出:“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 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导师肩负研究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的时代使命,既要注重对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指导,又要加强对研究生道德品行的教化和价值引领。

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较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方向细分、班级概念淡化、集体活动较少、日常科研和论文撰写多以与导师单线联系为主等。基于这一情境,导师如不能承担起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行教育的主体责任,研究生的科研与生活可能出现很大程度的德育滞后,严重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开展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因此需凝聚研究生导师的德育“自觉”,不断焕发导师队伍的德育效能。

(二)充分利用辅导员队伍的育人方法论优势

辅导员队伍的育人工作进行过专业化、职业化培训,具备一定的阅历与经验沉淀,在进行学生工作时显现出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等育人优势。此外,辅导员与研究生之间具有较高的共通性,两者日常交流频繁,辅导员能灵敏地察觉到学生的道德变化。因此,作为高校思政与价值引领主力军的辅导员,在协助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教学同时,也可以对导师的德育工作进行补充与加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对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极其重视,根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内容,高校需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专职辅导员岗位的设置不低于1∶200的师生配比。 而时下,辅导员队伍还存在较为严峻的问题:首先,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配置问题难以得到保证,辅导员基数的缺失直接致使个体辅导员工作量的上升,在德育工作板块预留的工作占比必然下降,德育成效也将直线下滑;其次,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质量要求不高,存在以本科生辅导员兼任研究生辅导员,或直接从在读研究生中选任助理辅导员承担专职辅导员职能的情况;最后,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杂,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党员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规划等板块的工作外,还涉及数据调查、统计和汇总等大量繁琐的重复性日常工作。因此,需重新考量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人员配置补充、工作质量提升、日常工作减压等方面的优化路径,最大化地发挥辅导员队伍的积极作用。

(三)充分发掘青年博士队伍的多层次德育属性

高校为了充实师资队伍、加强人才储备,会引进一定数量的优秀青年博士教师,这支队伍具备高学历、高素质、高研究水准等特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新生力量。新进青年博士教师的德育工作具备一定的积极效应,该群体是研究生关于自身未来科研规划的主要借鉴对象,能产生一定的榜样模范作用。基于这层良好基础,他们可以结合自身科研经历现身说法,使得德育教化更加具有共鸣性特点,有助于研究生对道德伦理相关内容的内化。

当然,新进青年博士教师作为研究生德育队伍中的一支轻骑兵,不仅因为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层次的属性:一方面,青年博士教师与研究生之间年龄差距小、共同语言较多,并且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思想观念等方面都较为相近,沟通方式区别于其他育人主体表现出更具亲和力的特征;另一方面,青年博士教师群体具备一定层次的逻辑思维与研究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协同能力较强,不仅善于借鉴已有理论基础来解决现实问题,又能有意识地将实操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再一方面,青年博士教师入职后的两年内科研任务压力相对较轻,可以让他们担任学生工作的部分职位,以增加青年博士教师队伍与学生的接触面,进而推进德育工作。而青年博士教师在这些工作中,也能相应提高自身对学生群体的认知与实操水平,有利于巩固高校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导向,促进其教学能力的升华。

(四)充分开发朋辈队伍的“同化”能力

个人品德的建构历程是由“共处同一社会环境的群体”的道德信念支配开始,再经自我内化,最终被同化形成自我约束的过程。而共处同一社会环境中的朋辈是人类个体内化接受度最高的育人主体,高校可通过配置优质的朋辈资源来引导研究生实现“自我教育”。就研究生而言,他们较本科生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得更为成熟、知识结构更为完备、认知能力更为突出,具有“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基于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和协同成长的方式为基础,他们之间自然鸿沟小、抵御性较弱、共通性强和互动性高,一定范围内的个体会形成相同或相近的道德范式,从而引申出一种新型德育形式——德育朋輩。

其实,“德育朋辈”是旧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复活”。“朋辈教育”最初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高校,他们最初表现为本校学生分担辅导和咨询工作,慢慢演变成一种教育方式。时下,“朋辈助理”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盛行,被称为“Student Pilot”(学子领航员)。而在中国,相近概念亦早有之,源头甚至可追溯到唐末五代而盛于两宋的书院式教育制度。“德育朋辈”实质上是借助各学生之间的年龄、兴趣、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共性,使得相同背景下具有共同语言的伙伴一起分享或同化德育信息、观念和思想,从而实现德育目的。故此,相关部门应认识到朋辈队伍在研究生德育队伍中的重要性,为朋辈助理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扩大德育朋辈的教育覆盖面。

三、高校研究生德育队伍结构优化的实效保障

深入开展高校德育队伍结构的优化工作,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着眼的首要环节。而为了维持德育队伍结构优化的“实效”,可通过强化遴选制度、构建“评价、考核和监督”协同模式、重塑成效奖惩机制、推进继续教育等方式来得以保障。

(一)导师队伍层面

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着重强调要完善导师责任制,改革导师评聘评价制,加强导师队伍能力建设。导师在研究生群体中担任极其重要的育人角色,其师德师风、学术道德会对学生的科研与生活产生引领作用。导师的言传身教是高校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高校需致力于加强导师队伍的道德内蕴和德育水平。

首先,高校在遴选导师时,除了要考核他们的学识、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外,还需重视该群体的三观、道德和思政,制定完善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其次,在“以评促建”工作理念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导师德育工作评价制度,构建实时、多元、量质共举、标准与个性统一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再次,构建出相应奖惩制度。对德育工作成效优异的导师,授予“杰出导师”等荣誉称号进行表彰,挖掘和树立一批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导师典型,调动和激励更多的导师承担起研究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行教育的责任;而对于德育工作成效不佳的导师,可采取“评价结果纳入职称评定体系”的方式,或建立德育成效排名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最后,完善导师德育考核和继续教育机制。高校依据时代的德育工作要求,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强化导师道德观念和“业务能力”,构建导师的德育考核体系,以巩固研究生导师队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职责和使命。

(二)辅导员队伍层面

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配置、建设与评价考核均由学生工作部(处)统筹负责,关于学生工作的计划也是由该部门进行布置和分配,部分高校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工作则属于研究生院管理。而现阶段,辅导员在学院科研系统的参与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参与至研究生学术不端或德育缺失问题的教化过程中来,使得学生工作部(处)或研究生院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建设要求不能有效地融入到学院的科研系统,易形成德育滞后。因此,辅导员队伍的德育工作与学院科研领域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并且可以加大辅导员在非科研维度的德育引领力度。

辅导员队伍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加强:首先,依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校以1∶200的师生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并确保辅导员队伍的德育质量,配置专业性较强、经验丰富、进行过系统培训的专职辅导员;其次,合理分担辅导员的非必要工作,优化工作结构,提高辅导员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关于思政教育和价值引领层面的工作时间;再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方面相关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该群体需时刻关注德育工作的政策要求,成为其他德育队伍接收教育部指示精神的信息枢纽。最后,需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完善该队伍持续性考核、继续教育机制等。

(三)青年博士教师队伍层面

新进青年博士教师作为研究生导师的助手,具有发挥科研示范引领作用和沟通优势等良好基础。而基于辅导员在科研系统中的短板,可让青年博士参与至德育工作中来,表现为对辅导德育工作的补充和对导师德育工作压力的分担。

首先,强化新进青年博士教师的遴选制度。可从近几年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中选聘思想政治坚定、道德品行兼优的教师,通过系统的德育培训,来辅助研究生导师为期两至三年的德育工作,或让该队伍担任研究生班主任、学科团队或项目组副导师、生活导师等职务,使其在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专利申请、实验研究和学科竞赛等过程中实行德育教化。其次,完善教师职称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将青年博士教师的德育工作成效进行量质评价,将评价的量化结果纳入至职称考评体系,并且对于评价结果优异的教师应给予合理的物质补贴和表彰鼓励,从而提高该群体“立德树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提高青年博士教师的理论与实操的相互转化能力。高校可通过制定一定的鼓励机制和规章制度,来满足“立德树人”工作中对研究型教师的需求,不仅要塑造青年博士教师在已有理论成果中解决实际德育困境的工作模式,又要激发青年博士教师将实操经验凝聚成理论成果的能力。

(四)朋辈助理队伍层面

朋辈助理的德育能够促进研究生近距离感受道德的重要性,使得因年龄、代沟带来的学生与老师交流不畅,和传统研究生管理的上传下达模式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等育人短板得到改善,教育主客体之间实现无缝对接。

首先,需完善朋辈助理选配制度,把好朋辈助理选拔的“入口关”。可以在研究生班、专业、年级、党员队伍和团学干部队伍等群体中,发掘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奉献精神兼优的同学担任朋辈助理,或在低年级中配置高年级的朋辈资源,使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交往、职业规划和学术科研等方面的道德问题。其次,需在人数配置上做到基本保障。可在100名以内的研究生群体中配置2名朋辈助理,并按照学院规模每增加100名研究生追加1名朋辈助理的方式进行配比。再次,需确保朋辈助理的德育能力得到保障,可针对相关知识、技巧等方面对该队伍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使其能够熟悉政策、通晓流程、掌握技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朋辈的角色走进学生群体,将朋辈德育融入至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中。最后,需制定合理的量化考核制度。为了使工作能落细落实,可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差别化的激励,以此为朋辈助理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00-04-0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60419.htm.

[2]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EB/OL].(2018-0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802/t20180209_327164.html.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9.

[4]卢丽君.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理论学习实效的提升策略探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122-126.

[5]普通高等學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2017-09-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6]胡守强,李伟,李洪亮,等.导师助理制度:破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新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51-53.

[7]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701/t20170120_295344.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教学模式研究”(19JDSZK034)的阶段性成果;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强化立德树人职责视角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G2018A026)

作者简介:刘亚辉(1972-),男,汉族,湖南南县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高校体育与立德树人研究
钢琴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立德树人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