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问题向度与逻辑分析

2022-06-18 16:07奚丽萍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43

摘  要:課程思政实践在逐步走向规范和常态,要在把握问题向度中聚焦问题样态,进而明晰课程思政问题的发展逻辑,把握好何为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是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的综合转型,根本问题是政治属性引领下价值导向和人本取向的三维共振,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课程思政;问题向度;逻辑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173-04

Abstrac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the norm and normality.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problem state in grasping the problem dimension, and then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and grasp what are the basic problems, fundamental problems and core problem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The basic problem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s the three-dimensional resonance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people-oriented orient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tical attributes. The core issue i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people" question of ability.

Keywords: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problem dimension; logical analysis

马克思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质。从实践基点看,课程思政目的是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中破解育人瓶颈问题,破解思政课和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中长期存在的“两张皮”弊端。面对多样性和变动性的课程思政实践,很容易失去问题聚焦的准星,找不到聚焦问题的标靶。要牢固树立课程思政问题定力,在厘定课程思政问题向度过程中实现问题排序中的有序,通约中的聚焦。具体而言,要在宏观层面释析好何为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问题是育人观、课程观、教学观的综合转型

(一)从育人观看,课程思政是全要素育人观得以确立的巩固进阶

“三全育人”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央16号文件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表述,而后于2005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第一次在会议上提出“三全育人”概念,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发展。早在1994年一篇名为《关于德育工作思路的思考》文章中已经提出“三全育人”,指出“三全育人”即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无论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还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都聚焦“育人”,前者着眼细微,后者着眼理念。从“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阵地”的定位看,育人必须要将“课堂”地位凸显,这是后来“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的逻辑所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2017年底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育人”居首,也强调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指出“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已经不言自明。其更强调政治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真理性。现实中,尽管思政课程非常重要,思政课教师非常努力,但存在“其他课程”不同程度上消解思政课程效果的现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的“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的原因所在,也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意义所在,更是全要素育人的内核所指。所以,课程思政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育人观的转变,体现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实践纵深。

(二)从课程观看,课程思政是以课育人理念得以确证的迭代升级

教书育人,课程是基本单位。无论是知识还是价值都要以课程为单位进行传递,都要以课堂为阵地进行传播。提及“课”的育人功能,所有课程都在育人,所有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常常强调存在合力不足的困境,这与潜意识中强调“思政课程”与“非思政课程”的理念有相当关系。潜意识中强调有“两类课程”,深层次原因是“重教书轻育人”的片面取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原因所在。从比较视野看,课程思政理念与实践是对于通识教育的深层次超越,一方面,通识教育经历了“自由教育观与理性价值”“进步主义教育观与工具价值”“折衷主义教育观与多元价值”的实践后,开始了“后人文主义”的转型,这对课程思政实践具有很多启发,要深思:博雅教育不关注职业是不是真正的非功利?教育世俗化与博雅教育有无结合的可能性以及何以结合?教育工具性倾向何以促进劳动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折衷主义价值作为一种理念如何衔接到课程实践中。这些触碰到教育本质,无法回避。总之,课程思政实践是克服育人“两张皮”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确证了“以课育人”的重要意义,这里的“课”必然涵盖“非思政课程”,要将“以课育人”的理念与实践“同向同行”地推向高校所有课程,面向高校所有教师。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思政是以课育人的迭代升级,是中国特色的教育话语,价值观教育的中国阐释,通识教育的中国表达。

(三)从教学观看,是从“经师”向“人师”并重,“专才”与“全面发展”并进导向的进化转型

教学观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于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涉及理念与实践双重转换。长期以来,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观,学生“重专业轻思想”的成长观一直存在,没有得到很好化解。教育部于2021年在井冈山大学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强调“要不断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引导教师做教书育人‘大先生’”。“大先生”就是要高校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要“经师”“人师”并重;另一方面,高校课程设置方面,遵循“学科-专业-课程”的思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导向,这些映射到学生身上是学生更为重视专业,从而在成才观上“唯职业论”“唯专业论”“唯市场论”,忽视了德育重要性。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多自发倾向于更好的智力开发和才能培养,倾向于谋职谋生谋技,而急功近利地轻视德育。这是不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实践长期存在的教师“重教育轻育人”,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情况显然需要通过树立长期的实践视角来应对和解决,课程思政实践恰逢其时。在教学方面,教师由“经师”向“人师”转型,从注重学生的“专才”到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育人高度。

二、课程思政的根本问题是政治属性引领下价值导向和人本取向的三维共振

(一)从政治属性看,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必然延伸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教育命题,而是有深刻的政治考量。高校的立德树人问题,尤其是立德,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意识形态问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调整期,中国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期,前景光明,也面临着风险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其使命就是以育人为目标,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后继有人,让共产主义事业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9月,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对31所中管高校党委反馈巡视的情况公布,指出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薄弱,意识形态工作存在不足的现象,这警示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深刻复杂,必须有效应对。要通过立德树人的使命和任务去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价值引领方面处于关键地位,也要考虑到高校课程设置方面的特殊性,更加重視专业课程在育人育德方面的重要性。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如果80%的教师、课程、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只依靠思政课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显然又陷入了“两张皮”境地,专业课程的育人阵地就会失守。因此,课程思政实践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课程不但具有教育属性,更具有政治属性,且政治属性体现着管根本管方向的作用,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义。基于此,课程思政本质上是课程政治属性在课程实践中的表达,是立德树人工作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必然延伸。

(二)从价值导向看,课程思政是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必然举措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启发。如果把课程思政仅仅看做一个教育理念和实践,显然低估其价值,如果不能够将课程思政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以及中国梦的复兴视野下审视,显然不是低估其价值的问题,而是政治站位不够高的问题。纵观国内外高校,人才的培养必然需要价值观的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保障,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环节。前文指出,“课程育人”位居“十大”育人体系之首。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主渠道”时刻在立德树人领域鼓呼,与主渠道对应的“分支渠道”“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对应的课程思政显然不能旁观和缺席。要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意义重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优厚的沃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要将新时代与新思想充分融入到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这是系统工程,落实到“课程育人”方面,需要成体系全要素推进。

(三)从复兴视角看,课程思政是培养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乃至接班人的必然载体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全局的根本问题,其落脚点是“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续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走进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原因就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目的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更进一步说,课程思政形式上是一种教育,本质上是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立德树人和立德树人的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而后提出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将两者之间相互衔接,时代新人的内涵和特征逐步清晰,尤其是从使命和作用上去理解把握“时代新人”的内涵这一维度具有重要关联,既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和实现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青年学生见证了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如期实现,将继续参与和见证第二个百年目标,其“理想”“本领”“担当”与高等教育的质量效度必然关联,“本领”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密切,“理想”“担当”和思政教育关系密切。以复兴角度看,课程思政是培养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乃至接班人的必然载体。

三、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是以“人”为本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以聚焦“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从培养“某种人”到“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质的飞跃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哲学的智慧在于“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在高校中存在着“80%”的定律,专业课程培养“某种人”,在社会职业分工和高校专业分工背景下,“某种人”是时代所需,高校是科技攻关、人才培养、创新活力的策源地,着眼于培养“某种人”是规律必然。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看,新增备案专业1 672个,审批专业181个,这些是培养“某种人”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具体化;现实中,“某种人”培养得比较好,但是“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方面却出现明显短板的案例屡见不鲜,“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理想。从词源上看,“课程思政”恰是实现了从培养“某种人”到“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质的飞跃,“课程”聚焦“某种人”的培养,“思政”聚焦“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飞跃。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当两者汇聚于“人”这一中心点和交汇点上,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野之下,课程思政举措的战略意义和全局意义就凸显了。在这个意义上来体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够更好地权衡“德”与“才”的辩证关系,以及“某种人”和“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辩证转化。从课程思政实践角度看,“某种人”培养再成功,但是在“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上存在短板,在价值观融入或价值观培养方面出现偏差,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将无法前进。

(二)课程思政以培养“人”为落脚点和观测点,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方案

实践不能离开“现实的人的意识”,也不能离开“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哲学思辨要在具体的场域和场景中展开,这个“场域”和“场景”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按此逻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就有了清晰图景。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涵: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扎国家制度之根、扎基本国情之根、扎教育规律之根。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内容重点相互对照发现,“纲要”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既是课程思政的内容重点,也是以课程育人为切入点深化“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理念與实践的具体举措。“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某种意义上侧重于一种思维层次的理路,落于实践中必然要追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答案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实践已然把握到了这一高度。《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宗明义就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而聚焦“人”的因素是这一根本问题的核心所在。

(三)课程思政以发展“人”为着眼点和切入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提高人的能力的教育实践

从“某种人”到“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飞跃,再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确证,其目标是要“发展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指向人的全面解放。《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毕生追求人类解放,这是人类发展的终极和自我确证。这种“解放”“相应的演变为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劳动解放和文化解放”。当然,“解放”是一个理论进程、历史进程和现实进程交织的复杂体系,不同的解放有不同的向度,“四重解放”是一种人的“全面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重要关联。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解放”聚焦人,是一种全面解放,其必然聚焦于“发展的人”和“人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全面解放中的发展”和“发展中的全面解放”。“发展”是“解放”的前提,“解放”是“发展”的旨归。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特色的育人体系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实践举措,以“发展人”为“中程目标”并最终促成“解放人”的终极关怀。只不过我们将课程思政更多地界定为一种以“发展人”为目标的教育实践,其实质是以“解放人”为志趣的政治实践。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课程思政,就抓住了问题的标靶与核心。

参考文献:

[1]陈经绍.关于德育工作思路的思考[J].泰安师专学报,1994(4):365.

[2]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

[3]聂迎娉,傅安洲.课程思政:大学通识教育改革新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8(5):38-40.

[4]杨兴林.关于高校立德树人问题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8,6(1):121.

[5]邓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N].光明日报,2020-06-06.

[6]倪邦文.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36(2):2.

[7]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69.

[8]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1.

[9]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1,69.

[10]刘建军.论“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9(2):9.

[11]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1.

[12]周光礼.以“九个坚持”为根本遵循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2.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14]刘同舫.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2.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课题“浙西南革命歌曲与大学生课程思政融合研究”(Y202045133)

作者简介:奚丽萍(1977-),女,汉族,浙江东阳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