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2-06-18 17:16刘秀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班级管理班主任

刘秀梅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行为培养和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身为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等方面對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以后得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行为习惯;班级管理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为终身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习惯可以造就好的未来,但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只有通过日积月累的培养与规范,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非观念并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和家庭需要通力合作,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良性引导,而班主任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接触的最多对象,应该及时的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把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放在工作中的重点。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需要经历不同的成长历程,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们就像是一张张纯白无瑕的白纸,需要家长和老师在白纸上进行色彩丰富来丰富白纸的内容。如果老师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防止白纸被污染,让学生也能够朝着一个良好的趋势进行发展。如今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崇尚素质教育,身为小学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更加鼓励学生们进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但是整个发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基础,只有学生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日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小学生不具备充足的分辨能力,但是他们的思想特别活跃,如果能够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们的素质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小学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当学生们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后,就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并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这样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做到有条不紊。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分辨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的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的发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管控。但是有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一直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忽视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部分教师在观念中错误的认为只要维持好课堂秩序,保障课堂纪律,学生们就会好好学习,但是教师却忽视了行为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日益管束才能够养成的。

(二)家校沟通不紧密

现如今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大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认知错误,误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为孩子好。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只有通过严苛的教育才能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两种错误观念都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了阻碍。孩子的教育是双向奔赴的工作,需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付出努力,只有家长和班主任之间进行密切的沟通,才能够让家长了解到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改变以前错误的唯成绩论的教育理念。但是一些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就导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十分的被动,家长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而不理解班主任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不应该是以教师的身份,而是要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班主任才能够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并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学生。班主任在整个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多沟通,多互动,积极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心理健康的疏导,每当班级里的学学出现行为偏差时,教师要积极的了解学生出现行为偏差的原因,而不是一味的以严厉苛责的手段纠正学生的行为。同时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班主任应该一视同仁,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不是教师角色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它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教师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在行为养成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范围内,学生才会更容易接受建议,规范行为。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严苛,那么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这更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着重培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力

小学低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小学校园,并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孩子们养成了懒散的毛病,因此班主任的第一步,就是协同学生建立起一个行为规范守则,培养学生初步的纪律意识。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要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当老师提问时要举手才能回答问题,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可以交头接耳,嬉笑打闹,下课要及时的整理课本儿并在下一节课上课之前拿出学习用书,同时要注意爱惜文具,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不丢三落四。只有将细节的工作做好,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班主任要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不仅仅是表现在学习上,更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言行举止,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观察学生,当学生出现不使用礼貌用语,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或者是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时就要及时的进行纠正,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教会学生在日后生活中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随着日常生活中细节的落实到位,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重视培养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力,从而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小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们在学校中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毕竟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习而出发。小学生的生性活泼,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制定相关的课堂制度,帮助学生们尽快的适应学习环境,提升学习的注意力,班主任要注意在整个学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并不是要以惩罚和责备的方式来纠正学习行为,而是要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纠正。比如说班主任可以改变传统的提问问题的方式,用一种游戏抢答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的和老师进行互动,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们养成积极学习的习惯。同时主任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任务完成意识,要求学生们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学习任务,比如要求学生回家后要按时的完成作业,并且要对所完成的作业进行检查。班主任在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和家长进行双效的沟通,引导学生家长在家庭中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家长和老师一起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比如说当孩子结束一天课程回到家以后,家长要肩负起督促的作用,让孩子进行课堂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总结:总之,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级管理工作加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视程度,小学是学生人生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可以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希望通过班主任的不懈努力,可以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积极健康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启冬.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26.

[2]还静.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J].学苑教育,2020(07):7.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