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2022-06-18 04:46黎怀斌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法律意识

黎怀斌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越来越被重视,其中,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受到广泛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提升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立足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巧妙利用课堂教学探索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开启美好幸福的人生征程。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法律意识

引言

法律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准绳和基石。没有法律,不会有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更不会使社会发展到如今这种发达与便捷的程度。中学生处于刚刚开始理解社会、建立价值的黄金时期,培养他们强烈的法律意识不仅是有必要的,更有助于孩子们长大成为社会公民后,能够顺利、平稳的融入法制社会。是否采用适当有效的方法,在初中时期将法律意识润物无声般的融进学生们的骨骼血液中,是关乎我们能否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大事,希望这篇文章的探讨可以为在这份事业上持续前进的人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笔者也会大感欣慰。

1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现状

1.1初中生的生理和年龄特点导致他们法律意识的淡薄

由于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基本上过着家庭——学校“两点一式”的生活,对社会生活认识单纯、想法简单但又充满好奇和探索。加上他们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心智、观念、思想还不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等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和蛊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观念,一旦被诱导和迷惑容易形成某些不良习惯或行为,并且很难矫正。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增强自我保护的需要出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若能结合时政新闻热点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十分有必要。

1.2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忽视法律教育的实践意义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有时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现状和具体案例,导致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践意义。加之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多处于课堂教学主导位置,学生没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阻碍了其法律意识的形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思维现状等进行指导,创新教学模式和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2.1联系生活,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分析素材

法律意识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时常拿生活中的实例说与学生听,学生才会直接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生活中的实例可以是自己身边的见闻,也可以是看到的报纸刊登的其他新闻案件,甚至是最近电视上演播的国际新闻。要求只有两个,第一是真实性。事情一定要是真实可靠的,不要刻意为了教育学生,硬行编凑一个故事。假设其中有无法顾及到的疏漏,带给学生的影响是不可挽回的。第二是时效性。事件的发生最好是近期的,然后也要贴合法律的实时更新。一个有着强烈法律意识的公民必定会意识到,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的时期,依循法律处理的结果往往也不一样。这种法律潜意识也是我们要学会通过不动声色的方式植入到学生心中的。

2.2开展法制生活情景教学,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鉴于当前初中生法律意识欠缺的现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手段,将法制教育与生活化教育相结合,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来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教师講解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学会将法律案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消费者在某购物网站上面买到了假货该怎样维权?当我们遭遇网络诈骗后该怎样处理?这些问题都是初中生在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如果自己真正遇到了这些问题时该如何处理,避免遭受损失。

2.3以案说法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

目前许多初中生的法律意识都较为淡薄,他们认为法律是用来惩治罪犯的,与自己没有较大的关联。甚至有的学生还步入了较大的误区,他们认为法律并不能约束自己,于是开始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为了让初中生能够认识到法律的威严性,加强初中生对法律的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利用这些真实案例来导入新课,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说服力,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例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解《法不可违》这一节内容时,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那么未成年人犯罪是否与违法犯罪无关呢?”教师请学生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未成年人犯罪需要付出与成人同等的代价,有的学生则认为未成年人犯罪不构成违法行为。学生们的想法各不相同,甚至产生了争论的行为。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引入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李某立、李某文、张某强三人抢夺案件。案件中的三人都是某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在课余时间里经常聚在一起玩耍。某次他们产生了想要抢夺他人项链的想法,原因是这样做能够获取较大的刺激,而且也能够收获一笔钱财。三人经过简单的商议后,他们开始盯上了一名骑电动车的妇女,他们将这名妇女脖子上戴着的黄金项链抢了下来,而且还将黄金项链卖给了典当行。被抢妇女报了警,这三个人也很快就被警方抓获。教师在为学生们分享完这一案例后,教师请学生们说一说对这一案例有什么看法,有的学生表示未成年人不是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吗?怎么还会判刑呢?这三个人把项链还给被抢妇女不就可以了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教师应趁机向学生讲述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的一项规定,案件中的三人虽然均为未成年人,但是他们所犯下的抢劫罪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刑事责任。通过在课上向学生分享这一案例,学生们意识到了法律不会因为你不懂法而在你实施违法行为时就不追究责任,法盲触犯法律后一样要承担法律责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法律才能防患于未然,学好法律才能保护自己。

结语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育人观念,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并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外化为学生的行为导向,法治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张丽.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19(21):2.

[2]杨淑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9):1.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法律意识
浅谈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情境教学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与运用
情景体验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浅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研究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