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作业形态的转变

2022-06-18 02:47姚月月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双减

姚月月

摘要:学生在放学后仍被困于书桌前数小时不得自由,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机会,掠去了孩子们本该多彩的童年。这正是“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原因,本论文聚焦“双减政策下作业形态的转变”,理清作业的本质,从传统作业观与作业形式入手,探寻符合双减学业减负、提质增效要求下的作业新形态。

关键词:双减;作业本质;作业形态

作业一直以来都被教师当作“驯服”学生的手段,作业以“布置、命令、下达”等形式传递给学生,似乎在本质上已然忘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辅导作业更是成为了家长眼中最艰苦的“教育”,不辅导作业父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如此看来,作业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一、作業的本质

(一)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工具,而非难倒学生的武器。

传统作业观看来:作业一定要越多越好、越难越好,学生见多了生僻难题才能在考场上迎刃而解千奇百怪的题型。“见多识广”似乎无可厚非,而把作业的本质延伸为难倒学生的武器早已远离了作业最初的目的。无论是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结束后的作业都应当紧紧围绕教学进行设计,成为检验教学目标的标尺。

(二)作业是巩固知识点的手段,而非延长教学时间的秘诀。

作业要与教学紧密相系,作业即要为教学服务,要为知识点的迁移搭建平台、创设机会。而目前多数教师将课堂中未完成扎实的知识点布置与学生当作业,目的在于延长教学时间,谓之“在弯道超车”,使学生在课下去完成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即实现的目标。

(三)作业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体现,而非同一性发展的途径。

作业的本质应当是“美丽的不同”,应当服务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分层作业设计应当与分层教学一样被重视;将作业分为基础知识巩固、知识概念运用、知识综合迁移等不同水平的类型供学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课业压力,缓解了因为课业“繁难偏旧”造成的厌学情节。

二、传统作业常见形式

传统作业的目的往往与升学考试联系在一起,试卷怎么考作业就怎么布置,导致作业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与教学目标脱节、与其它学科作业脱节。此外,传统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体现于知识点的记忆、抄写、公式的应用等机械型任务。

传统作业的常见形式表2.1

三、“双减”政策下作业形态的转变

“双减”下的作业新形态表3.1

(一)生活问题型作业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观,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更好而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教育观下的作业更应当“打破鸟笼式的知识型任务,建立森林式的实践型作业”。如: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找零问题”,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问题的解决——陪爸爸妈妈去超市自己进行结账,使写作业真正意义上成为做作业。

(二)艺术创造型作业

艺术创造型作业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尤为重要,因识字量小,庞大的“文字型、书面型”作业不符合该学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违背了“双减”政策下“五项管理”提出的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艺术创造型作业如:画一画古诗或用超轻粘土捏一捏古诗的内容与情景,学生沉浸于这种体现“自主创造”的作业形式,在动手中“做”作业、在想象中“做”作业、在创造中“做”作业。

(三)迁移型作业

“为迁移而学、为迁移而教”、“举一反三”是迁移型作业的核心,分为学科内知识的迁移及学科间知识的迁移,目的在于让孩子做“活作业”、不做“死作业”,无论纵向与横向,知识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层层递进的逻辑,做一道题是为了解决这一种题及更多种题,培养学生将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练就“乾坤大挪移”的百变本领。

(四)基于STEAM理念下的跨学科融合性作业

STEAM为science,technology,art,mathematics五大英文单词的缩写,跨学科融合性作业旨在打破学科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或学科思维整合起来,以此来共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作业形式,其要求遵守各学科的科学性与问题的实际性,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跨而跨”。跨学科融合作业强调情景性、问题性、综合性、开放性。

“贺兰山探寻”融合作业设计单表3.2

参考文献:[1]李建华.“双减”,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作业问题[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41(10):19-20.

猜你喜欢
双减
“双减”之下,教育投资急转弯
“双减”政策下,“宇宙补课中心”海淀黄庄“人去楼空”
落实“双减”需多方协力
落实“双减”工作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