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肾绞痛的效果观察

2022-06-18 17:02王剑徽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绞痛结石实验组

王剑徽

(佛山市顺德区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28333)

肾绞痛是由于结石引发的突发性、强烈疼痛,一般没有发病前兆,具有起病急、剧烈疼痛产生迅速、不易缓解等特点,同时易反复,容易导致患者机体及心理紊乱,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除了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有效护理[1]。本研究重点分析对于肾绞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收治的肾绞痛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各18例。实验组男9例,女9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3.5±5.2)岁;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22~63 岁,平均年龄(42.4±4.2)岁。入选标准:符合疾病的检查、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为泌尿系统结石引发的肾绞痛。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造血系统异常;性器官障碍、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输尿管梗阻、输尿管畸形等症状;精神异常、不能正常表达交流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组后接受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护理方案护理,包括接待患者并进行住院指导,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病情、症状变化,提供舒适病房环境,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及饮食控制等。实验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护理,主要包括:

1.2.1 中医情志护理 肾绞痛的发病原因具有多样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志失调,在中医上讲“喜伤心、怒伤肝”,情志失调能够引发脾胃失和、气机不畅,进而产生肾绞痛。因此,需进行情志护理,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宣讲,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同时动员患者家属开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避免患者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在治疗后,及时解答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的困惑,帮助患者放松心情,降低患者对于疼痛的敏感性,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造成气血阻滞而加重病情[2]。

1.2.2 中医技术护理干预 对于肾绞痛患者采用中医技术护理具有手法简单、止痛迅速、方法多样的特点,主要包括:(1)按摩护理,护理人员取患者足三里、任脉、关元、肝俞穴、胆俞穴、涌泉穴等穴位进行按摩护理,采用按、捏、推等手法,每次10min,可在疼痛发作时进行按摩,能快速缓解疼痛;(2)拔罐护理,拔罐护理操作容易,器械简单,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在肾俞、关元等穴位进行拔罐,能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有效。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具有使用器械简单、止痛迅速、疗效可靠、费用低、医务人员容易掌握和患者容易接受,对减轻患者疼痛具有显著的作用。(3)针灸护理,针灸护理适用于上述两种护理,止痛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在患者足三里等穴位取穴,留针10min,能快速、高效止痛[3]。

1.2.3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上讲,肾绞痛为湿热侵袭,阻滞经络和气血,造成尿液积累而变成结石,进而引起疼痛。因此,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以清热解毒、通淋排石、祛湿清热为主,宜服用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限制浓茶、豆腐及草酸和钙含量较高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的食物及吸烟、酗酒;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剂量在2000mL 左右;多次饮水能稀释患者尿液中草酸钙、磷酸钙等浓度,帮助患者通过尿液排出结石;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憋尿;对于尿路梗塞者需采取措施进行疏通[4]。

1.3 评价指标及标准(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有效率判定标准:患者接受治疗后30min 左右,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是1h 后疼痛没得到解除,为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30min 左右,临床症状改善,或是1h 后疼痛基本解除,疼痛解除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30min 左右,临床症状基本解除,为显效。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人数×100%;(2)统计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3)采用VAS 评分法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1~3 分为轻度疼痛、4~6 为中度疼痛、6~10 为重度疼痛;(4)采用SAS 量表对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程度越严重;(5)采用SF-36 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PF(躯体功能)、RP(躯体职能)、BP(躯体疼痛)、GH(总体健康)、VT(生命活力)、SF(社交功能)、RE(情感职能)、MH(心理健康)等内容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4.45%、94.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77.78%),两组结果差异较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对比/n=18

2.2 两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分析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相差较小,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对比[(),分]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 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更加明显,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n=36

3 讨论

肾绞痛是一种由于输尿管堵塞而引起的间歇性或持续性绞痛,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发病时产生剧烈疼痛,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于此病的治疗多以药物止痛为主,但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增加中医理念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6]。肾绞痛,在中医上讲是水少火多、气血交阻,结石与湿热并行造成的壅塞水道,其致病机制分为以下三方面:(1)湿热郁结,湿热郁结导致患者尿频、尿急,并发下尿路结石或感染,引起疼痛;(2)脾肾亏虚,脾肾亏虚导致下元不固,膀胱气化形成结石,一般病情持久,常表现为肾积水等;(3)气滞血瘀,尿流不畅,形成结石,引起疼痛。针对上述致病原因,从中医出发,临床治疗主要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在治疗的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帮助患者缓解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7]。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4.45%、94.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77.78%);试验组患者疼痛、焦虑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较为明显(P<0.05),说明中西医护理干预对肾绞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对患者施加中西医结合护理,以中医理念出发,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绞痛结石实验组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曲马多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绞痛不是脚痛
绞痛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得了胃结石千万不能随便喝可乐
常吃黑木耳化解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