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联合认知教育对帕金森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副作用的影响分析

2022-06-18 17:02王晓霞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帕金森服药依从性

沈 霞 王晓霞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神经内科,安徽 合肥 230022)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情感、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等,此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家庭也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上升,患者无法独立生活,在临床治疗期间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鉴于此,我院将针对本次收治的帕金森患者资料展开深入调查,重点分析个性化护理联合认知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就诊治疗的帕金森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单盲法划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男女性别比例是20:15,年龄55~78 岁,平均(64.12±5.36)岁;观察组35例,男女性别比例是21∶14,年龄56~79 岁,平均(65.22±5.41)岁。以上资料对比差异不大,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符合英国帕金森协会的有关诊断标准:年龄≥55 岁;存在三个运动症状;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沟通交流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教育,内容如下:(1)心理状态评估。日常多留意患者的言行举止,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积极向患者灌输正确的思想,相互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积极开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正视自身病情,学会自我情绪调节,鼓励其保持开朗的心态积极战胜困难[1]。(2)认知教育。耐心的向患者讲解帕金森疾病知识、药物使用方法及重要性,叮嘱患者遵医积极配合用药治疗,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对饮食、生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态开心生活。(3)家庭关怀。老年患者极容易出现负面、悲观情绪,家人应给予更多陪伴和关心,营造充满爱的环境氛围,耐心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鼓励患者练习穿衣、吃饭、喝水及洗脸等动作,不断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2]。

1.3 观察指标 服药依从性评价:完全依从:遵照医嘱能自行主动服药;基本依从:在医生的叮嘱提醒下能配合服药;不依从:自行停药、减药,并且不配合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测评患者的精神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3.0 统计,定性资料检验用χ2;计量资料行t 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的用药依从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用药依从性对比(n,%)

2.2 MOCA、MMSE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MOCA、MMSE 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MOCA、MMSE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MOCA、MMSE 评分对比()

表2 MOCA、MMSE 评分对比()

3 讨论

帕金森是一种发病率高、起病相对隐匿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主要由中脑位置中的黑质多巴胺发生病理性改变所致,主要症状有震颤、肌肉僵直、行动迟缓、神经错乱以及心态异常等。帕金森在临床中又称为震颤麻痹,此病的治疗原则以改善病症,控制病情加重,恢复其正常认知和行动等为主。目前,多以长期用药治疗为主,但由于患者年龄大,认知功能异常,导致服药依从性差,故实施科学护理措施很关键[3]。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MOCA、MMSE 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由此说明个性化护理和认知教育对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精神状态具有积极效果。个性化护理联合认知教育主要通过正确的知识宣传和教育,贴心、舒适的心理、身体照顾来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改变错误认知,以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此护理模式主要围绕患者展开服务,通过教育和心理疏导能帮助患者消除顾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主动配合服药,促使其病情得到改善[4]。

综合上述,在帕金森患者护理中合理选择个性化护理+认知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精神状态,提高其认知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帕金森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服药不能猛仰头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服药不能猛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