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2-06-18 17:02李建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癌痛针对性癌症

张 曼 李建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四病区,安徽 合肥 230031)

癌性疼痛是由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癌症治疗方法所引起的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影响较大[1]。癌痛类型多样,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暴发性疼痛、偶发性疼痛;内脏痛、躯体痛、神经痛等[2]。慢性疼痛是最为常见的癌性疼痛,持续时间在三个月以上,且具有渐进性。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癌痛患者护理管理,通过科学、有效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睡眠治疗、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不利影响。本文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患者及家属意愿,按照入院前先后顺序,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男2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5±8.01)岁,癌症类型主要有肺癌15例、胃癌9例、肝癌9例、淋巴癌3例、肠癌6例。研究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43±7.92)岁,癌症类型主要有肺癌13例、胃癌10例、肝癌8例、淋巴癌3例、肠癌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癌症确诊患者;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癌痛患者。(2)排除标准:沟通困难、临床资料不完整、对护理依从性差、有严重精神类疾病、血液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癌痛患者心理疏导、基础知识讲解、疼痛药物服用指导、生命体征检测等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原则,对常规护理进行强化,形成系统性、针对性癌痛患者护理模式。具体包括:(1)成立癌性疼痛护理小组,在疼痛专科护士指导下对癌痛患者护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癌痛患者护理职责,掌握癌痛患者护理要点,并通过专题培训进行护理能力与水平提升。(2)患者入院时对其疼痛强度、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及时了解患者感受,结合患者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3)将疼痛护理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有机结合,提升护理措施协同性,增强整体护理质量。如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整洁的住院环境,根据患者疼痛强度,遵循“三阶梯镇痛原则”合理用药,以控制与改善疼痛程度;通过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对癌性疼痛具有深入了解,具备一定疼痛护理能力;灵活运用兴趣疗法、病友支持疗法、音乐疗法、情感激励法等措施,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使患者以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疾病及其治疗的影响。

1.3 观察指标(1)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心理状况越差,负面情绪越重。(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利用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对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3)疼痛强度变化情况: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护理后患者疼痛强度进行评估,分数与痛感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 软件处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行t 检验;病例、性别等计数资料用数(n)与率(%)表示;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变化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观察组SAS评分与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SAS 评分与SDS 评分比较[(),分,n=42]

表1 SAS 评分与SDS 评分比较[(),分,n=42]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QL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癌性疼痛是制约癌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影响患者生活、睡眠、工作、情绪及与亲友关系的重要因素[3]。由于引起癌性疼痛的因素多且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疼痛控制与改善[4]。由本研究结果可知:针对性护理的科学应用,大幅度降低了癌症患者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护理前,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高于对照组。同时,针对性护理干预能促进疼痛治疗效果的提升,即观察组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1)针对性护理注重患者主观感受,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疼痛护理需求,制定护理方案,落实护理措施,增强疼痛护理有效性;(2)针对性护理除具有针对性外,也具有综合性,能以降低患者疼痛为目的,将疼痛护理与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环境管理等有机结合,形成“护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患者问题,增强患者生理上、心理上的舒适度,从而让治疗与护理更有效[5]。

综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与生活质量改善,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癌痛针对性癌症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痛到底有多痛,您了解癌痛吗?
癌痛有多种治疗方式
癌症“偏爱”那些人?
中国癌症分布图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